唐莉
【摘要】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當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實踐所學知識,在教育者的探究下,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順勢而生,從而通過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來達到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為新時代的發展儲備人才,培養國之棟梁。本文就以師范類專業為例,從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的意義、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與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具體關系等角度來進行探究。
【關鍵詞】第二課堂 ?社會適應能力 ?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44-02
面對每年“畢業即失業”的畢業季尷尬局面,社會各界人士都給予了關注,特別是教育界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對該現象進行了調查分析,追其根本原因,還是學生實踐少,單純的理論知識并不能使得學生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理論與實踐是不能劃等號的,面對嚴峻的新形勢,積極尋求對策是當務之急,而與此同時,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就是當下比較偏重的一項舉措,那么,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是不是真的非常重要呢?這二者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對此進行一定的探討。
一、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的意義
(一)強化專業知識技能
現在很多人都熱衷于考教師證,投身教育事業,而作為師范類的學生,今后將面對更加激烈的社會競爭,而不同的專業也有著不同的專業知識,因此,通過加強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可以進一步強化專業知識技能。針對不同的師范專業,進行相對應的第二課堂職業訓練。具體來說,對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而言,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應該側重于數學思維的訓練,并且設置真實的數學應用情景,讓學生能夠理解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運用,進一步強化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知識技能。再比如學前教育專業,由于將來面對的是學齡前兒童,對于該學齡段的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交流形式等特點有具體的了解,在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中要模擬和該學齡段學生相處的模式,讓該專業的師范生能夠得到更多實踐的可能。與此同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還應該訓練音樂和繪畫等技能。再比如小學教育專業,應該在第二課堂的專項訓練中將說,寫,畫,演等方面的職業技能進一步完善加強。諸如此類,對應不同的專業特點,強化專業知識技能是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的意義之一。
(二)拓展學生知識面
簡單理解,第二課堂其實就是對第一課堂內容的繼續補充和拓展,而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實際上就是除了強化原本教學課堂的知識之外,也可以讓學生在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的過程中繼續探索,不斷學習,從而獲得更新的知識內容,第二課堂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之上,還能延展知識,擴充知識層面。就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而言,通過第二課堂對于數學模型設計、計算機和數學軟件方面知識的職業技能訓練,可以了解到更多相關知識,了解到數學與數學應用專業更多的相關領域,比如說建筑設計、工商管理、三維動畫制作等等。有句話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范類學生就是今后教師的主要儲備軍,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擁有淵博的知識,特別是對所學專業,不能只是了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還應該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技能,而加強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更好地拓展了學生知識面,為今后走上教師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專業知識技能訓練可以在第二課堂的豐富多彩的小環境中得到廣泛應用,而新的知識體系就能夠產生,在原有的知識層面,又拓展了更多的知識領域,再比如,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專業,通過第二課堂來進行相關領域的職業技能訓練,一方面,強化了專業知識所學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性
(一)工作需要
夸美紐斯說:“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事實證明,投身這一職業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當然,教師崗位的競爭壓力那么大,很多初出茅廬的師范類學子都一度感到迷茫和疲憊,面對這樣激烈的工作求職現狀,如果師范類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只是簡單知道一些書本的理論知識而已,那么,直接讓學生沒有任何過渡的去面對以后可能需要任職的教師崗位,可能就顯得特別困難,學生不知道如何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教師工作中,所以,在做教師這一份和學生打交道的工作的時候,即使是遇到非常熟悉的知識理論,原本也可能還是信心滿滿,但是,等自己真正面對到工作需要處理的問題的時候,卻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從哪里可以入手,這就只能面對一些尷尬的境地了,主要還是因為師范類學生沒有能夠提升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通過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來使得師范生能夠在學生時代就應該逐漸擁有社會適應能力,無論是從師范生的相關的專業技能的掌握,還是從人際關系等社會情況的處理都是顯得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做到適應社會,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進入社會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那么,成為一名教師后,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才能夠游刃有余,才能夠隨時隨地都有所準備,才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二)生活需要
很多畢業生一離開學校就向往著去大城市打拼,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師范生,這固然是積極向上的表現,但隨之也面臨了相應的問題,比如說生活問題,既然是離家工作,那么多數情況下也就意味著需要獨立生活,而走上社會之后的生活需要與學生時期的生活狀態又是有很多的不同的,社會的紛紛擾擾,生活的內容便隨之有了很多的變數,而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前,通過第二課堂職業技能訓練來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比如說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師范類學生今后面對的都是比較小的孩子,也許需要教師給予生活上的幫助,那么,教師自己首先就應該是個生活能手。通過第二課堂提升師范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在畢業之后,不會顯得那么忙亂,更好地應對自己的生活情況,處理好生活狀態,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求職過程中顯得比較從容,才不會那么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