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初中歷史教學也有了相應的變化,通過在課堂中引入時事熱點,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本文首先介紹了時事熱點對于初中歷史課堂的意義,并探討了具體的運用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時事 ?歷史 ?興趣 ?實際 ?討論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69-02
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說教性比較強,學生對于枯燥和生硬的歷史知識缺乏興趣,并且對于歷史人物和事件沒有很深的印象,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難,導致歷史成績不是十分理想。
一、時事熱點對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讓教學更加形象
時事熱點由于貼近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學生好奇心比較重,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講解一些時事熱點,可以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并且將歷史與實際相聯系,可以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吸收,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讓學生更加主動
時事熱點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也就是可以根據現有的新聞和材料,對事件進行討論和評價,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并且學會總結經驗和教訓。
二、運用時事熱點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方法
(一)選擇適合的時事和熱點
在“娛樂至死”的年代,想要從紛繁復雜的新聞事件中去蕪存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初中歷史教師而言,想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和有效地運用時事熱點,就需要提高對各類新聞的識別度,尤其是要選擇適合初中生的新聞,過濾掉不良的內容[1]。尤其是現在互聯網比較發達,學生接觸信息的途徑比較多,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很可能會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沖擊,所以教師一定嚴格篩選新聞素材。同時這些時事熱點需要貼近生活,并且具有代表性,教師在選擇這些材料時,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拓展,比如在講解世界主要國家時,可以將美國與蘇聯進行比較,并結合當前我國與美國之間產生的貿易摩擦,向學生們介紹美國的霸權主義,并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一般而言,時事熱點都是與國家政治、重大事件以及知名人物有關,比如我國近年來高鐵行業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這方面的新聞,并引導學生對火車產生興趣,從而了解火車的歷史,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跨越時代的阻隔,將火車的發展統一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觀念,從而知曉火車的變遷。
(二)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手段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互聯網會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傳播低俗信息,從事違法活動,但是整體而言,科學技術還是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以及網絡進行教學,尤其是利用互聯網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時事熱點方面的報道,比如微博、今日頭條以及一些短視頻軟件,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而且這些平臺的內容都比較典型,并且分類合理,教師通過這些平臺可以在獲取新聞方面節約查找時事熱點的時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網絡上的可能存在惡意炒作或者是虛假新聞,所以教師在選擇時,要多渠道進行辨別,之后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短視頻,比如講解我國體育方面的歷史時,可以選取女排里約奧運會奪冠的視頻,向學生講述“女排精神”,進而引申到“乒乓球外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豐富課堂的形式和內容
在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內嘗試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并豐富課堂的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比如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就某一事件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增長見識。可以拿偉大的中國夢為例,讓學生自行搜集材料,并且與繁榮強大的唐朝相比較,結合時代背景,找到兩者的相同之處,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夢的內涵。另外還可以結合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構想,從經濟角度,幫助學生回顧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的偉大壯舉。學生在搜集材料,組織語言以及發表看法的過程中,能夠從現實生活中找到鮮活的例子,這不僅有助于歷史“活”起來,更符合“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古訓,真正達到學習歷史的目的[2]。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也要參與其中,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尤其是要糾正學生錯誤的看法和觀點,由于初中生年齡較小,心智不是十分成熟,喜歡暴力和血腥的事件,對戰爭狂人容易頂禮膜拜,并對革命烈士頗有微詞,所以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表現,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歷史觀。前段時間,戲虐歷史人物的相關涂鴉以及文字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教師一定要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引以為戒。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時事熱點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引用,開闊學生的視野,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歷史,并且能夠與實際相聯系,并在學習歷史中提升自己。
參考文獻:
[1]梁瑜君.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1):130-131.
[2]孫佳樂.滲透時事熱點優化歷史課堂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8(18):81.
作者簡介:
楊英(1986年-),女,漢族,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學本科學歷,中教二級,研究方向:中學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