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枝
[摘要]在“e時代”的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也同樣拓寬了口語交際情境設置的渠道,讓學生獲取信息變得方便快捷。為了讓口語交際課搭上“e時代”的快車道,變得“潮”起來,應進一步優化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網絡資源,還原生活情境;微課視頻,再現生活情境;遠程對話,貼近生活情境。
[關鍵詞]信息技術;口語交際;情境設置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要求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而且對促進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存在不重視、走形式、人為架空等問題,而且情境創設較為單一,缺乏創新,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e時代”的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也同樣拓寬了口語交際情境設置的渠道,讓學生獲取信息變得方便快捷。如何嘗試讓口語交際課搭上“e時代”的快車,變得“潮”起來呢?
一、網絡資源,還原生活情境
信息技術的使用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服務。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化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穎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信息技術應用的最優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接受能力都很強,在實際生活中,他們使用互聯網的能力遠遠超過大人的想象。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選編了“勸說”這一主題,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言語技巧和技能訓練,使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素養。可以說,“勸說”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范圍很廣,但在教學中如何勸得有理有據,讓對方因為自己的勸說而服氣,卻成了教學的難點。“勸說的語言要委婉”“勸說時的情感要真誠”“勸說的理由要充分”是本節課主要的教學內容。其中,“委婉地勸說”“說話得體、友善”,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勸說要真誠”,學生也能做到換位思考,認為這種勸說一定是出于愛、出于善意;“勸說時需要理由”,學生普遍感到困難或者說服力有限,知道“勸”,但不知道如何讓對方信服,勸說的理由相對單薄,缺乏說服力。因此,應引導學生積累有說服力的數據。當時,我們實驗班上課時人手一個iPad,每個學生都可以隨時上網查找資料。鑒于此,我讓學生在課堂上連接互聯網,利用網絡資源很快就找到相關的事例以及大量的數據,學生一下子覺得視野被打開了。有力的事實依據和數據出現在學生的“勸說”當中,“勸說”的說明力也增強了。學生在海量的互聯網信息中進行提取、判斷、概括、歸納并用于語言實踐,不僅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勸說”的有效性也顯現出來。
二、微課視頻,再現生活情境
而今,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其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延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還要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語文園地”里安排了口語交際課《春天里的發現》。這節課是在找春天,畫春天,收集春天的詩歌、圖片等一系列與春天有關的活動之后進行的。本次口語交際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如果能抓住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生活,把話說具體,而且能認真傾聽就可以了。整節課按“賞春”“尋春”“贊春”三個環節進行。學生展示了自己畫的春天圖以及在春天里看到的花草樹木的成長與變化,也了解了春天到來時天氣的變化。但是,在“尋春”環節,學生的話題絕大多數集中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上,而忽視了春天除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之外,還可以“聽得到”。此時,教師適時展示微課視頻《春天里的聲音》,畫面里除了呈現出自然界生機勃勃的景象之外,還播放了各種春的聲音:布谷鳥的叫聲,第一聲春雷的轟鳴,春雨沙沙的微響,青蛙微弱的叫聲,雪山上溪水融化、潺潺流動的聲音……這一切大自然的聲音,組成了一部春的交響曲,構成了一個有聲有色的春景圖。微課視頻的展示,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春天有了更全面的、更感性的認識,多角度、多層次的學習空間也因此生成。
三、遠程對話,貼近生活情境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它的主要特點是雙向互動,其中交際是核心,而合適的語境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
在全國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中,閆柏林老師執教的口語交際課《自我介紹》讓人眼前一亮。課堂上,教師營造了寬松快樂的教學環境,創設一個又一個真實的交際語境,尤其是巧借互聯網平臺實現遠距離對話,實施有效的雙向互動引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交際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自我介紹,然后提出:“你們已經和他共同生活了5年,你們來說說,他介紹的是不是自己最獨特一個方面,他的介紹能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此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不斷修改介紹詞,在互動中完善。最后,所有的交際目標都指向“能不能讓吉林的同學留下印象”,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隔空對話”開始了,教師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吉林、廣州兩地學生的遠程對話。吉林的學生在鏡頭下開始逐一評價,點評也從多個方面入手。由于自己的介紹得到肯定,又交上了朋友,學生們很有成就感。這時閆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互留微信群號,從“線上”發展到“線下”,把口語交際的外延進一步擴大。借助互聯網的平臺,閆老師引導學生把此前所學到的交際策略與交際技巧進行了綜合運用,通過師生間和生生間的點評、互動,形成了一定的交際能力。好的口語交際課最顯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哪些發展、哪些交際技巧和交際中運用的策略得到了優化。很顯然,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開發了新鮮有趣的互聯網遠程對話,貼進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了學生強烈的交際欲望和熱情,使學生體會到口語交際的魅力。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有效提升了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對學習材料感興趣后,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語言動機得到觸發,語言技巧得到提高,學生更愿意說、更想說、更有話可說。當然,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切不可“喧賓奪主”,為“潮”而“潮”,還應該考慮教材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作用于課堂的媒體信息多樣化,形成更為合理的教學過程,引領學生在最佳的口語交際語境中進行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閆柏林,鄒春紅.《自我介紹》教學實錄及評析[J].小學語文教學,2017,(3).
[3]文智軍.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新一代(下半月),2013,(5).
[4]谷柱.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7).
[5]唐玉輝.論低年級口語交際習慣的培養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09).
[6]曹建召.口語交際能力訓練體系的建構[J].語文建設,2009,(06).
[7]劉繪新.走進生活,著眼明天——《怎樣保護環境》口語交際教學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2003,(28).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