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 趙威威 楊梅
摘?要:針對高校課程思政新課題的研究,闡述了電力電子技術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給出了電力電子技術開展課程思路的具體方法,從理論與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工匠精神與創新能力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全過程、全方位思政教育,培養新時代的合格接班人。
關鍵詞:課程思政;電力電子技術;教學改革
一、 引言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養,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為新形勢下高校教育事業指明了行動方向。“課程思政”就是從高校育人本質出發,利用課堂教學這個最具效能的形式,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融合。
二、《電力電子技術》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建設思路
電力電子技術是伴隨理論探索的逐步深入及器件發展的逐步成熟而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學科,廣泛應用于交通、電力、軍事、建筑、航空航天航海等各個領域。《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是高等學校電氣工程領域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課程學習,要求學生系統掌握電力電子器件性能以及各種電能變換電路的原理與計算方法,具備一定的工程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畢業后的學生大部分會到供電局、電廠、電氣設備生產廠家等與電能打交道的業務部門工作,不僅需要較強的專業素質,更需要良好的政治素養、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
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要將求真務實、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與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科技強國、社會責任、愛國情懷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給學生。教學過程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和話語傳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標簽式的生硬說教,從而實現知識傳授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
三、《電力電子技術》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探索
《電力電子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在兩方面都要有意識地融入思政內容,才能真正達到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一)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內容可劃分為緒論、電力電子器件、整流、逆變、直流變流、交流變流、新技術應用等幾個模塊。針對各模塊特點,有機融入愛國、敬業、誠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求真務實、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1. 緒論
結合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歷程,講授科學技術的進步帶給電氣工程領域翻天覆地的變化。引領學生樹立科技創新、探索求真的科學精神及愛崗敬業、報效社會的家國情懷。
2. 電力電子器件
結合電力電子器件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晶閘管到現在的全控型高壓大電流復合型器件及集成功率模塊,引導學生認識器件的進步與理論的發展及技術的成熟密不可分,了解唯物主義方法論、實踐論的重要性,培養嚴謹、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
3. 整流電路
是電力電子器件最悠久、最經典的應用領域。相控整流技術將半導體器件從弱電領域引入強電領域,推動電能變換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引導學生認識學科交叉的重要性,不斷培養與提高自身的眼界及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4. 逆變、直流與交流變流技術
是電力電子技術在電氣工程領域的全方位應用,是理論發展與器件成熟共同推動的成果。引導學生認識學科發展波浪式前進的艱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工程素質與探索精神。
5. 新技術應用
包括PWM控制技術與軟開關技術等。PWM技術突破傳統的相控變流技術,以系列脈沖寬度進行調制來等效獲得所需要的波形,在電源變化技術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軟開關技術通過諧振方式極大地減小了開關通斷過程的功率損耗,使器件開關頻率呈數量級的提高,極大地推動了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引導學生認識到關鍵技術突破的重要性,更進一步認識到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一字之差,正是這一代工科人的歷史使命。在知識講授中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鉆研精神及奮發圖強的堅韌毅力。
(二) 實踐教學
電力電子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進行器件測試、整流、逆變、斬波、交交變流等典型實驗的訓練,并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綜合性設計。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同時,也系統性地培養學生科學規范的操作習慣及探索求真的鉆研精神。特別是注重培養學生耐心、專注、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在當今心浮氣躁的社會風氣面前,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執著、品質、細節、態度,是中國制造品質保證的關鍵要素,也是所有工科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優良素質。
四、 總結
“課程思政”是高校加強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作為專業課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與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的角色。針對不同課程特點,將愛國情懷、敬業精神、創新能力與責任擔當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有機融合到知識傳授中,真正形成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教育新機制,引導新時代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培養更多健康向上的有為之才。
參考文獻:
[1]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學科與課程建設,2018(3):64~69.
[2]田雨波,李鋒.對工科課程中思想教育的思考與探索——以“電磁場理論”課程為例[J].中國電子教育,2018(3):10~13.
[3]匡江紅,張云,顧瑩.理工類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8(1):119~122.
作者簡介:
謝輝,趙威威,楊梅,重慶市,重慶三峽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