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文
摘要: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指面向全社會,為整體社會公民的需求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提供公益服務,我國政府予以政策和資金支持,其資源可在一定區域或者一定程度上由市場配置的事業單位,以及主要為我國政府職能的履行提供重要保障的事業單位。隨著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單位應該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推進內部控制的全面實施。筆者針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措施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實施,按照社會功能將事業單位劃分為三類,其中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為行政事業單位;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將從事公益類服務的事業單位則繼續保留其在事業單位中的序列,并進一步強化公益屬性,市場無法配置資源的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部分資源可由市場配置的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每一類型的事業單位開展的業務內容和目標均有所不同,因此,內部控制的實施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作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實施內部控制,對自身的業務進行梳理,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國家政策的要求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一個將公益目標作為主要經營與發展目的的機構,與政府職能的發揮具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工作目標以及工作質量受國家監督部門的督促和檢查。在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財務方面,其主要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因此,必須嚴格落實財務部門對其資金管理的要求,做好財政資金預算,這也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不僅有助于推進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單位資金管理能力。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對其資金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的實施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必須積極的以資金管理為重要核心,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全面落實勤儉節約,堅決抵制浪費的行為。
(二)有利于提供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
無論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還是其他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規范均是確保其能夠健康、長遠運行與發展的一種重要保障,特別是隨著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不斷的發展,其業務量也會隨之不斷的增加,不僅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保證,同時還需要具有規范的運行程序,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其朝著更好的方向飛速發展。由此可見,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肩負著重要的公益職能,其更加需要加強內部控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以此促使其重要職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從而實現社會效益的提高。
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全面預算管理
隨著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地質隊業務范疇隨之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因此,地質隊應該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無論是財政資金還是經營資金都要實現從預算編制、審核、調整、執行到決算考核評價。加強對所有環節的監督,以此有效的保障預算編制的合理性以及預算執行的有效性。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應該將其貫穿于單位管理的每一個層面和環節中,并且其標準應該具有一定的剛性,以此充分發揮預算事前控制的重要作用。在進行預算編制、審核的過程中,應該在財務會計結算部門設置預算工作崗位和相應的復核崗位,并明確單位內部各個部門的預算編制職責,將單位內部所有部門的經濟業務活動納入到預算管理中。同時,還應該全面的分析單位上一年度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并對本年度預算期間內單位資源的變化情況等進行充分的預計,以此有效的保證預算的編制與單位業務活動之間的相符,從而防止發生預算虛增的問題。在對預算進行調整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預算調整的前提條件進行充分的明確,進行預算調整需要具有充足的依據,調整方案必須合理并切實可行。其次,對預算調整的流程進行規范,并嚴格審批,一旦發現不符合規定的預算調整,必須堅決否定。最后,針對預算調整方案缺乏合理性的,應該與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協調,以此對方案進行改進和完善。
(二)加強收支管理的實施
地質隊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構建完善的收支管理制度,并設置專門的收支管理崗位,管理單位的各項經營收入和支出,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確保收款崗位、開票崗位、會計核算崗位等不相容,并相互分離。例如:地質隊內部各項業務活動的收入均歸屬于財務會計結算部門進行管理,各負責生產經營的二級部門以及各個工作崗位均不可以辦理收款業務,堅決杜絕外賬和小金庫的設置,單位全部的收入都需要保證足額的及時的收繳納入到指定的賬戶中。另外,還應該對單位辦公費用以及項目成本費用的支出實施嚴格的控制,以此有效的確保各項費用的支出均符合預算,避免超額使用資金以及相互占用額度的現象發生。突破以收入確定支出的收支管理模式,對各個地質分隊所承擔的項目成本費用支出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出現財政資金套用的現象,項目的全部結余應該由地質隊進行統一的管理。另外,在實施收支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對報銷審批的流程和權限進行充分的明確,尤其是差旅費的報銷,必須提前填寫差旅費報銷申請單,通過審批后才可以進行合理的報銷。加強對費用支出審核的控制,按照費用額度的大小甚至不同的審批層級,防止出現一人獨管的局面。例如:在費用報銷審核控制上,每個經辦人員的發生費用的發票分別先經過各二級部門配套的經過培訓的報賬員進行檢查,符合規定的合理費用的報銷均需經過科室、部門負責審核,分管部門領導、財管財務領導審批,最后由隊長簽字審批,而對于超過萬元的費用報銷必須在紀委書記簽字備案。
(三)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和維護是內部控制工作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對于地質隊來說,其大部分固定資產為較大型的機械設備,采購金額通常較大。因此,在采購這部分固定資產時,應該根據政府采購的要求設置嚴格的采購流程,采購依據必須充分、合理,并且需要通過決策和審批,以此有效的防止出現不合理的采購,而給單位造成資金的浪費和資產的閑置。對于單位閑置的固定資產可以與其他地質隊進行共享,以此實現固定資產的充分利用。另外,固定資產管理崗位和固定資產記賬崗位之間應該相互分離,以此避免出現以公謀私,固定資產盜用和流失的現象。并構建完善的固定資產交付使用驗收制度,由多個部門或者多名相關技術操作工作人員共同參與驗收,對固定資產的質量以及數量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嚴格的驗收,驗收入庫后,應該及時的進行登記入賬。對于地質隊已經報廢無法使用的固定資產,應該及時履行固定資產報廢程序,以此避免出現賬實不相符的現象。地質隊在實施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對其對單位內部的全部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的盤點,嚴格落實盤點制度,避免固定資產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同時明確各個固定資產使用的相關負責人,確保固定資產出現損壞和丟失情況時,能夠快速的找到相關責任人,并且這樣更加有利于固定資產的高效管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具有著特定的工作目標和職能,這部分事業單位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構建符合自身經營與發展的內部控制體系與制度,在確保其合理性的同時,還需要確保其具有可行性,以此實現內部控制的全面實施。內部控制的實施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經營與發展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應該對其引起高度的重視,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促進單位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中敏.貫徹落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12):141-142.
[2]姚紹勇.基層政府財務內部控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 (36):136-137.
[3]鄒元玲,何鈺嫻,鄭敏.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點及防控措施——以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為例[J].經濟師,2018 (12):71-73.
[4]齊明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模式的優化策略[J].農家參謀,2018 (23):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