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玲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交流;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059—01
課堂教學活動是每一位成員互相交流的過程,也就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對教與學活動中的知識、心得、存在的問題等等進行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的過程。教與學的主體也可以進行角色互換,這樣就會使得教更具有針對性,并且也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從而有效調節師生關系。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主要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實現有效課堂。為此,本文先分析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最后重點分析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這一特性直接決定了英語學科教學的目標主要就是培養學生具備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重視給學生講解零碎的詞匯、語法規則或者是句型。交流互動模式主要是將英語學科當做一種工具貫穿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互動參與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交流互動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從教師講課轉變為師生互動,互相交流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內容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情況擴大范圍,從而適當地擴展教學內容。
二、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 創新課堂教學情境,促進交流互動。教師創新教學情境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并且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情境化處理,從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一般來說,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成為交流互動的主體,并且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不止一種,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的表演活動中創設情境,然后將教學內容以及表演的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迫切地想要了解本節課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在課堂互動中留有懸念,讓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活動中。比如說在教學《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兩名同學上臺進行對話,假設某位同學明天要舉辦一次生日會,然后兩個人應該如何進行對話交流。這樣就給學生創設了豐富的課堂教學情境,從而引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這樣就有了讓學生交流互動的沖動,從而對學習的內容充滿好奇。如此教師便給學生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有利于讓他們在情境中思考問題,表達真實的想法,自然而然地產生互動與交流。
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交流互動。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添加劑,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發自內心地去學習英語,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能力也變得更加容易。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前提就是要促進交流活動順利進行。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一定要注意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選擇他們喜歡的主題、文字、視頻等,將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立體。通過這些方法引導學生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這樣課堂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自然而然地被激發,話匣子也被打開。同樣在寫作中教師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 豐富教師教學方法,促進交流互動。豐富的課堂教學方法能夠讓整個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層次感,同時還能滿足學生交流互動的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無形之間就建立了學生互動交流的意識。首先,教師可以通過運用配音軟件去與學生交流互動。基本上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開口說英語,甚至是不參與任何的交流互動,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自信,不敢在別人面前開口說英語。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以匿名的方式讓學生做一些配音,在視頻的引導下,學生積極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互動。這樣就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其次,還可以開展相關辯論賽活動。在活動中,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鍛煉學生的口語水平,并且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動力。
綜上,交流互動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真實目的就是讓英語課堂教學變成簡單、有趣的事情,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從而在互動的氛圍中接受知識,促進課堂教學有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