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斌 朱雙榮
[摘要]“大思政”視野下,要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須發揮學生社團的重要栽體作用。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特點在學生社團建設上突出政治導向性,提升思想進步性,把握道德引領性和強調職業塑造性。
[關鍵詞]大思政;高職;學生社團
“大思政”,指的是在堅持傳統思政理論課堂教育教學的基礎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拓展教與學的空間,把思政課程與其它課程結合起來,深挖各門課程的“思政育人”要素,把課堂教學與課后教育結合起來,校園教育與社會教育結合起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各個環節,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從而把思政課教學納入到整個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去。
在“大思政”視野下,學生社團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社團是指在校大學生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志向等因素自發形成的學生群眾團體,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課堂教育的延伸。其具有覆蓋面廣,輻射能力強,發展迅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等特點。學生社團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為根本宗旨,對社團成員產生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陣地。“大思政”視野下高職學生社團建設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突出政治導向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最首要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高職學生社團要堅持政治導向性,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加強對各類社團的政治引導,加強日常管理,有效監督,把控方向。積極引導各類學生社團在保留自身發展特色的同時,搭建思政教育與社團活動的融合平臺,通過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深入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四個自信”,為塑造更多的政治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社團真正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二、提升思想進步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思想教育,其中愛國主義教育是基礎,理想信念教育是保障,培養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核心。提升思想進步性就是要將先進思想貫徹到學生社團活動之中。學生社團覆蓋面廣,輻射能力強,學生參與意識強,在思想教育層面作用突出,意義重大。各類社團可以從自身特色出發,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在參與中思考、在思考中實現自我教育,真正實現活動中育人。社團指導教師和思政教師可以進行有效溝通,將社團活動進行有效的提升,加強思想性與趣味性的結合,要讓學生懂得思考人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明確人生價值,做有擔當,負責任的“四有”新人,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三、把握道德引領性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精神,是構筑中華民族之魂的基石,是實現中國夢的有力支撐。道德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可以通過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做一個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人。讓學生從具體實踐中深刻感受,領悟課堂中和書本上所講的道理,從而讓道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生社團活動類型多樣、參與廣泛,將道德教育融入其中,能很好的產生道德共鳴,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培養高尚的情操。通過參加社團活動,提高了個人道德修養水平、養成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與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提升了與他人共處的調和力、拓展知識面及與社會的接觸面、鑄就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精神與道德素養。
四、強調職業塑造性
“職業塑造性”是高職院校的一大特色,要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社團對這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支撐作用。所以,積極打造專業類社團成為必需和必要。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本專業,以及專業背后的大的行業發展現狀,未來趨勢等,不斷完善發展人才培養方案。并在社團活動中加以貫徹和實施。另一方面,要加強思政教育在專業社團建設中特有的作用,深入了解現代“職業人”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職業精神。將學生職業素質、職業道德培養等基礎教育內容滲透到各社團中去,為行業企業培養整體素質高的優質人才,為培養學生的現代職業素養提供有效支撐。此外,可以加強社團之外的其它有效載體的“合體”作用,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嘗試學生社團企業化發展,讓學生在校期間做好成為“職業人”的準備,為走入社會積累寶貴的經驗。
“大思政”視野下,需要的是教育載體全動員,全覆蓋。高職學生社團建設還需要更多地研究與探索,我們只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完善,就一定能夠讓學生社團為“大思政”添上一抹亮色,為思想政治教育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