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為國家以及社會帶來了先進的、新型的技術理論和手段。在新技術條件下,我國各行各業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其中針對我國文物保護、鑒定以及鑒賞工作,一方面新技術的應用切實的提高了相應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了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的理論依據。本文主要針對依托于新技術,分別對文物的鑒定與鑒賞的方法進行探究,并闡述新技術在文物鑒定與鑒賞工作和方法上的實踐工作。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技術;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
一、文物鑒定的概述
我國文物鑒定工作來源許久,文物鑒定專業領域的工作人員以及專家學者,早期通過自身積累的經驗、理論知識以及技能作為文物鑒定的重要基礎,同時運用較為簡單的檢測方法完成對文物的鑒定工作[1]。其中常規的鑒定方法如下:
1.類比法
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鑒定方法之一,類比的方法是建立在同類型文物鑒定的基礎之上,同類型能夠類比的元素至少兩點以上。通過與鑒定完畢的文物進行對比參照,主要依據收集整理的文物參數和資料,(比如表面歷史痕跡、顏色、光澤度以及形狀等)從而分析出該鑒定中的文物的問題。在進行類比的鑒定方法應用過程當中,鑒定人員應當嚴格遵循客觀性的原則,保持平穩沉靜的心態,確保工作的整體進度以及結果的可靠性[2]。
2.分類法
與類比方法正相反,分類判斷法注重差異元素的查找,從文物的歷史以及材料等方面進行差異信息的全面查找,從而完成文物的鑒定工作。針對金屬材質的文物鑒定,還應當進行金屬含量的測量,確保鑒定結果的準確性。
3.分析法
在系列客觀資料和條件的基礎上,注重文物的形成原因,并且結合其他鑒定方法以及需要的技術手段,嚴格管控信息的使用,進行客觀分析鑒定方法的實施,因此客觀分析鑒定法具備較高的科學性質[3]。
二、文物鑒賞的概述
文物的鑒賞工作注重全面性,應當涵蓋文物的基本內涵、文化和歷史的背景以及藝術性等多方面因素。從而在心理和精神上,滿足鑒賞者的需求。實現鑒賞者對文物的成因進行深入了解以及價值的體現。文物鑒賞的方式和內容如下。
1.挖掘藝術價值
針對文物進行鑒賞的過程,并非單純是物質價值的追求,更多的是精神藝術層面價值的品味和追尋[4]。在藝術觀賞的維度進行文物鑒賞活動,去了解文物的藝術內容,去感知文物的文化價值,從而掌握文物的文化以及歷史的內涵,提升個人的認知水平與鑒賞的能力。
2.升華文物內涵
經過鑒賞后的文物,通過多層面的內涵分析和價值判定,通過年代帶入,在鑒賞者的心理會形成前后差異認知的對比,從而升華了文物在心理的價值和內涵。
3.個性化鑒賞文物
遵循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針對文物進行鑒賞的過程當中,應當在全面性的基礎上,注重個性化的角度進行鑒賞,以滿足不同人的審美標準,以及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三、新技術條件下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的實踐應用
1.三維成像技術的實踐應用
三維成像技術,具備電子測量、三維還原以及圖像處理等功能,因此三維成像技術在文物鑒定與鑒賞工作和方法上的應用,能夠切實的提高工作效率。
(1)三維成像技術在文物鑒定方法中的應用。在進行文物鑒定方法的工作上,首先管理人員可以借助三維成像技術,構建文物的一比一真實比例的模型,從而完成對文物的還原處理工作。其次管理人員可以借助數據庫,進行文物參數、資料等數據信息的存檔工作。全方位的進行與還原后的文物進行差異和問題的查找,從而切實的提高了文物鑒定的工作效率[4]。最后管理人員在使用三維模型還原技術的過程當中,應當注重整體的處理效果,以及分析的效率,保證文物鑒定的時效性。
(2)三維成像技術在文物鑒賞過程中的應用。在進行文物鑒賞的工作上,首先應當確保文物的保護措施工作,借助三維技術,構建三維文物的模型,防止真實的文物受到破壞,落實文物的保護工作。其次借助三維技術還原的文物模型,實現全方位的、全角度的文物觀察和鑒賞活動。切實的提升了鑒賞的效果和水平。
2.網絡信息平臺技術的實踐應用
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技術中的網絡技術以及信息平臺,創建網絡文物鑒定平臺系統,具備一定水平的專業性。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較為豐富的實踐能力,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聘請專業人士從旁指導和協助。實現文物相關資源的有效結合,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平臺的管理,以及資源的整合。奠定文物鑒定工作之前準備工作的堅實基礎。一方面在保證和提高鑒定工作質量的基礎上,實現鑒定的高效性,另一方面在保證和提高鑒定工作水平的基礎上,實現鑒定成本使用最大化。與此同時,通過互聯網,實現異地遠程的文物鑒定工作。
3.激光和光電透視技術的實踐應用
借助激光和光電透視技術,一方面可以提高文物內部的基本結構測定以及分析的準確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文物內部的基本結構測定以及分析的針對性。通過有效的進行內部結構的盲點測量和分析,從而切實的提高了文物鑒定的工作效率。因此激光和光電透視技術適合于細密性較高的瓷器等材質的文物鑒定和鑒賞的工作。
綜上所述,在新技術條件下進行文物的鑒定和鑒賞工作,可以切實的實現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密度較高的文物的內部結構盲點位置的測定難度系數。可以通過文物鑒定系統平臺的創建,實現信息的整合以及異地文物鑒定的工作。可以全方位的進行文物的鑒賞活動,并且不必擔心破壞文物。因此新技術的應用,為文物鑒定與鑒賞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有利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龐群威.新技術條件下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2):82-83
[2]陳識濡.新技術條件下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6):88-89
[3]曲曉暉.新技術條件下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探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4):76-77
[4]伍洲.淺談做好廉政文物展的幾點舉措-以廣東廉潔文物虛擬體驗流動展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9)
作者簡介:
章慶(1969--),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市場部,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