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瑜
【摘 要】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語文成績不能在短期內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講作文是這一學科中最為薄弱的一個點。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也在隨之不斷推進,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斷做出新的努力,在初中作文教學上不斷進行新的嘗試,促使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工作者正在不斷地促使將“生活”融入到作文教學工作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生活教育理論 初中作文 教學研究
初中作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作文教學更加需要學生在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養成有賴于知識的積累。在傳統的作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會給學生傳授所謂的寫作套路,實際來講學生對于這種套路很是反感,同樣,閱卷教師也會形成一定的審美疲勞,很難產生什么新意。在新形勢下的初中作文教學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結合如今的實際情況,結合新的教育理念進行新穎的作文教學工作,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初中學生寫作水平較低的原因
1. 作文的內容單一
經過調查發現,現階段初中作文中普遍存在學生作文內容非常單一,學生的作文內容與比較相似,缺少創新性。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經歷,另一方面來講也是因為學生缺乏生活的觀察。如今學生普遍學習壓力非常大,從初中時期開始就需要將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缺失了生活的樂趣,這就導致所寫的作文中缺乏必要的情緒,對生活缺少熱情,自我創新能力就會隨之下降,那么就不能夠寫出質量較高的作文。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需要適時開展一些互動活動,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充滿活力。
2. 教師教學能力欠缺
初中作文教學比較看重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作文教學不同于一般的學科教學,作文教學與教師自身積累有很大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教學生使用一些慣用的套路或是事例,包括“老三段”、“司馬遷”、“發明大王”等材料,缺乏實際內容的教學。一些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空話太多,不能給學生提供實際的內容。每次學生根據要求寫完作文以后,教師只是針對題目要求進行適當的講解,對學生所寫的作文寫上一個分數,沒有過多的點評,學生仍然不知道自己所寫的作文差在哪里,下次寫作還會延續。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任何提高。所以說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進而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作文教學工作。
3. 家庭教育方面的影響
對比其他課程的教學,作文教學工作全在學校教師的傳授,在家庭中家長在子女作文學習方面很難提供幫助,作文教學工作還是很需要專業性的能力。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教育不能提供相關的幫助,反而有些家長急于提高子女的寫作能力,就會錯誤地讓子女大量寫作,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還會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的心理,進一步影響學生的作文質量。在家時,家長可以鼓勵子女進行閱讀,拓寬見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初中作文教學的措施
1. 提高教師知識生活化的觀念
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寫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生活化的理念。學生寫作的內容從生活中尋找,經過文學渲染后又要回歸到生活,這才是正確的寫作行為。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校可以定期對教師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工作,同時學校間也要加強合作聯系,經常組織教學交流工作,教師之間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完善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同時也是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在這過程中也要組織學生進行有益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素材,課堂上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發現,鼓勵同學間相互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2. 抓住現實題材
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缺少題材的真實性,運用生活教育理論,教師在指導寫作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緊抓生活中各個方面的題材,從生活中的題材出發,運用寫實的手法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在指導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經歷,從自己的實際經歷出發經過一定的文學渲染過后,就能夠提高寫作的真實性,使得內容更加容易受學生所掌控。學生脫離生活進行寫作時往往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作文中普遍會出現明顯漏洞,這樣就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結果,并且此類作文往往會千篇一律,缺乏獨特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生活,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
3. 引導學生進行內容創新
經調查發現,初中學生作文中的內容往往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缺乏內容的創新。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內容的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進步,每天都有很多的話題可以進行創作,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提供新的題材事例,同時增加作文的深度與廣度。作文的內容要避免產生千篇一律的情況,積極引導每個人形成自己的特色,寫作時從多角度出發,進行不同形式的寫作。
三、結束語
傳統的初中作文教學工作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基于生活教育理論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其次再教育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寫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觀察生活,初中生的寫作基礎就是來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進而提高作文的質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生活,然后發現生活的亮點。總的來說,首先需要的就是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專業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J].教育觀察,2018,7(16):101-102.
[2] 鄭小金.生活化教學,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成效[J].亞太教育,2015(04):44.
[3] 李惠梅.淺論初中作文的生活基礎積累[J].學周刊,2012(26):162-163.
[4] 鄭偉.借鑒“生活教育”理論,加強作文訓練[J].學周刊,2012(2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