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燕
【摘 要】 哲學唯物辯證法之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觀點和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給語文閱讀寫作“尋類同”“探關聯”之思維啟導。本文即從聯系、矛盾的哲學思維觀,引導學生審讀作文材料“尋類同”“探關聯”,以讓學生寫作走向準確、深異。
【關鍵詞】 尋類同 探關聯 導練舉隅
哲學唯物辯證法,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其中聯系的觀點概括了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其矛盾觀點則認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事物的轉化總是向著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對立面轉化。這表明對立面之間有互相貫通的性質,有內在的同一性。由此,事物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彼此是聯系著的,有著內在的同一性。這給語文閱讀寫作予思維啟導: 從事物間的同一性,可尋找兩個和多個概念(材料)的類同;從事物間的聯系性,可探求兩個或多個概念(材料)的關聯。尋類同的思維過程,就是透過事物相異的表面,追尋其相同的實質。探關聯的思維過程,就是探尋事物相互之間發生牽連影響、矛盾對立、依存轉化等關系。從哲思的角度,引導學生審讀材料“尋類同”“探關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關聯”思維能力,有利于寫作走向準確,以至深異。
一、“尋類同”導練舉隅
請尋求下列人物的“類同”,一是將自己“獨門絕技”義務傳授給數千醫生的眼科主任姚玉峰;二是國家女排總教練郎平;三是將在自家院子中挖到的19件文物悉數捐贈故宮博物院的農民何剛,步驟如下:
1. 篩選信息
姚玉峰:獨門絕技 傳授 數千醫生 / 郎平:女排總教練 /何剛:文物 捐贈 博物館
2. 分析特點
姚玉峰: “獨門絕技” 傳授他人 / 郎平:排球技能 教給他人 / 何剛:文物 捐贈國家
3. 尋找同點
姚玉峰: 獨門絕技(本領、才華)傳授 他人 (醫生)/ 郎 平:排球技能(本領、才華、青春)教給 他人(女排) / 何 剛:文物(寶 物)捐贈 國家
4. 總結“類同”
三個人的”“類同”是把珍貴的東西奉獻國家和人民,都具有無私奉獻、愛國精神。
二、“探關聯”導練舉隅
例:請探尋以下關鍵詞的“關聯”
1. “高鐵”和“長城”
第一,運用同向關聯思維。
A. 分析特點(是什么、怎么樣、目的、意義等)
高鐵:現代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具有快速的特點,其目的意義是方便出行,造福中國乃至世界的人們。
長城:古老中國的軍事工程,具有堅固防御的特點,其目的意義是抵御外侵,保家衛國,讓人民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
B. 尋找“類同”
“高鐵”的作用是方便人們出行,造福中國乃至世界的人民;“長城”的作用是抵御外侵,保家衛國,讓人民過和平安定的生活。由此,可以找到二者的“類同”——使國家安定,讓人民幸福。
C. 整合互補,推出關聯話題
“長城”是古代工程,“高鐵”是現代交通,二者可整合為:從古到今,中國都在為人民謀求幸福。由此,推出關聯話題:為人民謀幸福的中國。
第二,運用貫通串聯思維。
A. 分析特點
長城:古老中國的軍事工程,具有防御、封閉的特點,屬于建造圍墻的性質。
高鐵:現代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具有交融、開放的特點,相對于古老長城而言,可謂是把“圍墻”推倒。
B. 尋找“異點”,建立內在關聯
“長城”,封閉,建造圍墻與外界隔絕;“高鐵”,開放,推倒圍墻與世界交融。二者恰好相反相異,其相關點是:圍墻存在和不存在。
C. 整合貫通,推出關聯話題
由“長城”到 “高鐵”,即“圍墻由建造到推倒”。那么,為什么要推倒圍墻呢?封閉太久,容易固步自封,所以要推倒圍墻,以開放心態與世界交融。(此為因果關聯)由此推出關聯話題:辯證看中國,發展看現代或辯證發展的中國。
2. “長城” “一帶一路” “高鐵”
探尋這三個關鍵詞的“關聯”,可綜合運用“同向關聯思維”和“貫通串聯思維”。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抓某側面,分析特點。
長城:古時候的邊貿站——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史中,長城早就扮演起了“貿易站”的角色。漢人來長城邊貿絲綢、賣陶瓷;而胡人則來到長城邊販良馬。雙方合作交流,相處融洽。由此可言,長城是中國謀求合作與發展的見證。
一帶一路:連接著地區、國家人際、政治、經濟等的重要橋梁,是地區、國家友好交往、戰略合作、繁榮發展的新時代的里程碑,可見“一帶一路”是中國謀求合作與發展的大智慧。
高鐵:一流創新科技產品,走向世界新發展的中國智慧。
第二,尋找“類同”和“異點”。
“長城”和“一帶一路”,雖一古一今,但其有“類同”,即“謀求合作與發展”。“長城” “一帶一路”和“高鐵”,前者是謀求合作與發展,后者是“創新科技產品,雖有其異,但三者都代表著“中國的智慧”,又有其同。
第三,整合貫通,推出關聯話題。
三個關鍵詞就以上分析,可以整合貫通為:中國不僅能謀求合作與發展,還有智慧、會創新。(此為遞進關聯)由此推出關聯話題:謀合作求發展善創新的智慧中國。
綜上,在審讀材料上,從哲思的角度,引導學生緊扣材料,或探尋類同,或靈活運用同向、異向、貫通串聯等思維探尋關聯,有利于準確立意,讓寫作不致偏離,還有可能思尋常之所不及而讓寫作走向深度和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