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蓉蓉
【摘 要】 目前,筆者在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英語學科整合方面,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究能力增強了,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了等。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針對一些共性問題,特提出一些看法,望與廣大同行共同商榷。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教學整合 整合優(yōu)勢
新課程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吸收、消化、分析、處理和反饋,在學生獲得一定的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這幾方面的能力,這就使教育科學領域內的高新技術(遠程教育、網絡教育、多媒體教學等)勢必要進入課堂,而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問題,也隨之擺上重要的地位。
一、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
第一,利用信息技術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密度。由于家庭原因,農村小學的學生相比城市的小學生課后花費在英語上的時間更少,因此40分鐘的英語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教師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在課堂上教師的板書要占去課堂的一部分時間。通過在課前把要講的內容制成PPT,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來,既節(jié)省了書寫的時間,又提高了上課的質量。加上配合一些圖片和動畫等,在短時間內,讓教學內容有聲有色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同時多出一些時間傳授知識和安排練習等其他的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的密度。
第二,利用信息技術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提高教學效率。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讀過文字后,可以記住內容的10%,聽過語音可記住20%的內容,通過看圖像可記住30%的內容,如果又聽又看,可記住50%的內容,而人們可記住所做過事情的90%。信息技術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睛、耳朵、嘴、手和大腦等多種器官,促使學生主動記憶,積極思考,通過反復練習,不斷探索,將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學習變成有選擇性、積極主動、有反饋的主動學習。它所喚起的“情緒和激發(fā)的興趣”,無形之中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二、英語教師應掌握以下幾方面的技術
第一,掌握、利用、制作英語課件。課件的一般意義在于它能夠提高講課的節(jié)奏,減少板書的時間,快速而又清晰顯示預先設計的問題和參考答案。課件的最重要的意義是要壓縮教師的講述(teacher?蒺s talk),增加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而真正體現(xiàn)“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Module 10 Unit 2 Merry Christmas Part 3 Do and say,要求學生制作新年賀卡。我讓全體同學用PowerPoint制作自己的新年賀卡。這樣結合生活實際訓練學生,不但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和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而且還促使學生對電腦中的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應用。
第二,掌握互聯(lián)網的信息搜索技術。要在浩如煙海的互聯(lián)網信息資源中遨游,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上網查資料往往是浪費了時間卻沒得到期望的信息。教師可用Express Search進行全方位檢索,WebFerrt進行自動過濾并離線查詢。
三、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整合
第一,明確教學目的。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不是簡單的結合,而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的有機整體中,成為其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所以,我們在整合過程中,應以英語課程目標為最根本出發(fā)點,以改善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為目的,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毫無痕跡”地融合在課程實施中,最終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將傳統(tǒng)的接受式轉變?yōu)橹鲃訉W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實施整合的一切行為,都應圍繞課程目標和如何改善學習這個中心,切勿以犧牲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為代價,再增設有關信息技術的新目標或其他目標。
第二,適度把握教學內容。雖然計算機可傳遞的信息量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集圖、文、音、像、畫、照片等功能于一體,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但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好一個度。信息技術要恰當?shù)貫檎n程目標服務,絕不能為使用而使用。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信息一定要適度,內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并留足學生和教師充分交流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同時,在利用信息技術時,所選擇的材料一定要與教材內容相統(tǒng)一,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難點化為易點。
第三,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中我注意用實物演示情境,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把學生帶入所學情境之中,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語言內容。比如在教“big與small”這一對反義詞時,我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了一片美麗的草地,草地上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小螞蟻在搬運食物,小蝸牛在慢慢地往前爬,大象在河邊嬉戲,長頸鹿伸著長長的脖子在吃樹葉。學生充分想象,造出了許多句子:The ant is small. The elephant is big.為了更形象地讓學生理解“big與down”,我利用情景自然地教學生們唱英文歌曲 Big and small ,學生們在歡快的氛圍中就很自然地學會這首英文歌曲。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求實、求新、求變;同時又能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突破,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記憶、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帥燕.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整合芻議[J]青海教育,2017(7):63-63.
[2] 韓立萍,邱俊.芻議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都市家教月刊,2011(6):28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