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已經逐漸的步入到了“互聯網+”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人們信息獲取渠道得到了極大的擴展,但是也為一些不良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極大的便捷幫助。從愛國主要教育的角度分析,現階段,該國主義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教育機構的主要工作內容,同時也是社會職能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而在“互聯網+”一些不良信息的廣泛傳播,不僅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同時還極大的影響了青少年群體的身心健康。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將會導致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很難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本文主要“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挑戰與對策做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 ?青少年? ?愛國主義教育? ?挑戰? ?對策
一、“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隨著我國教育研究學者以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對于“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研究的重視度不斷提升,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只有克服這些挑戰,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才能夠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而這些挑戰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為,對于網絡信息的監督管理力度較低,導致不良信息通過互聯網渠道傳播,而青少年在觀看這些信息的同時其愛國主義意識、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將會受到極為不利的影響,進而導致愛國主義教育成效一直難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其二為,由于缺乏信息化愛國主義教育人才,導致各項先進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措施以及技術很難全面的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進而導致我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一直難以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其三為,由于對于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力度角度,導致社會職能部門、教育機構以及社會群眾對于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認知度及重視度普遍偏低,在這種情況下,各項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計劃在執行期間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
二、“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強化對于網絡信息的監督管理力度
從現實的角度分析,教育部門對于網絡信息監督管理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互聯網+”時代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質量,進而影響到青少年愛國主義意識水平的高低。只有在高強度的網絡信息監督管理下,才能保證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進而不斷的提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成效。因此,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必須要與社會網監部門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共同強化對于網絡信息的監督管理力度。為此,首先,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準確有效地認知到在“互聯網+”背景下,強化對于網絡信息監督管理力度對于提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質量的重要性,并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不斷的強化對于網絡各大教育平臺中各項信息的監管力度,嚴禁一些不良的信息發布在網絡當中,進而避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受到不利影響。其次,政府部門必須要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政策,明確規定出在網絡上散布不良信息將受到政府部門的嚴懲,同時還要組建出完善的網監部門,嚴密的審查各大信息平臺當中的各項信息,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出現在青少年的視野當中,從而對青少年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形成造成不良影響,進而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提供便捷幫助。
(二)組建專業化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團隊
從實際角度出發,我國教育機構的德育教育人員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第一執行者,其綜合素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互聯網+”背景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質量以及效率,進而影響到學生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意識提升的速度。只有在高素質高水平且具有較強信息化教學能力以及愛國主義意識的思政教職人員支持下,才能夠保證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能夠在“互聯網+”時代下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因此,各級教育機構以及政府部門必須要重視專業化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團隊組建工作。為此,首先,政府部門必須要積極努力的倡導各級教育機構內部的教職人員強化其自身的愛國主義意識,同時還要構建出完善的愛國主義教職人員培訓積極,然后引導各級教育機構內部的教職人員參與到政府部門或者教育機構內部所開展的教師培訓活動當中。其次,必須要明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人員的培訓內容,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愛國主義教育方法,愛國主義教育理念,創新意識,職業素養以及道德素養作為主要培訓內容,從而保證各級教育機構內部思政教職人員的愛國主義教學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進而使其能夠滿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需求。最后,必須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人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教育機構內部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倡導校園內部的教職人員要學習各項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方法以及應用途徑,使其能夠有效地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各項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活動,從而降低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時間限制以及空間限制。
(三)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宣傳力度
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宣傳力度是影響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質量的關鍵要素,只有在高質量高水平的愛國主義宣傳模式下,才能保證“互聯網+”時代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計劃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進而不斷的提升我國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意識。因此,相關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重視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信息宣傳力度的強化工作。為此,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與教育機構以及社會媒體部門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由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宏觀調控,教育機構以及社會媒體部門從旁協助,有效地利用媒體部門的新媒體宣傳渠道將愛國主義教育信息進行廣泛的宣傳,以此來為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創設出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從而提升社會群眾以及青少年群體對于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關注度以及認知度。其次,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出完善的內部信息宣傳平臺,有效地將愛國主義意識信息,愛國主義思想觀念的主要內容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公布在信息平臺當中,同時還要設置出信息交流板塊供人們進行交流,而平臺的管理人員在此期間要充分的搜集到社會群眾以及廣大青少年群體對于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意見以及學習需求信息,然后依照這些信息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進行不斷的優化創新,從而保證該項教育教學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從現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并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工作,由于該項工作所涉及到教育主體較為龐大,同時所涉及的教育范圍相對較為廣泛,因此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夠保證青少年愛國追教育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同時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的出現雖然極大的降低了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時間限制以及空間限制,但是由于不良信息的廣泛傳播,導致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進而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將工作重心放到“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與挑戰的研究上,“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挑戰以及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需求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次來保證互聯網技術能夠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該工作當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進而保證“互聯網+”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能夠持續有效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李娜.讓愛國主義精神在青少年的心中牢牢扎根[N].中國教育報,2016-01-7(1).
[2]林清明.對高校德育“主管道”問題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6(09).
[3]吳潛濤,楊峻嶺.列寧愛國主義思想探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07):90-96.
[4]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60.
(作者單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