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全

【摘 要】目的:對腹腔鏡手術在腹部閉合性外傷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進行分析。方法:本次選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腹部閉合性外傷患者95例,根據其入院治療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實驗組(n=47例)和對照組(n=48例),實驗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開腹手術。對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及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長與對照組相關指標相比較來說具有顯著的優勢,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8.51%)與對照組(27.08%)相比較來說顯著較低,P<0.05。結論:在治療腹部閉合性外傷時,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較好,且患者術后并發癥較低,手術安全性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腹部;閉合性外傷;開腹手術
【中圖分類號】R6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閉合性腹部外傷是較為常見,但臟器受傷相對較為隱匿,在診斷中會有誤診等情況的發生,臨床上一般通過開腹探查術來進行檢查,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在該疾病的診斷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對此,將本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腹部閉合性外傷患者95例,分別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開腹手術治療,對患者手術指標及術后并發癥進行研究,主要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時間2018年4月~2019年1月,將來我院就診的95例腹部閉合性外傷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入院治療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n=47例)患者年齡區間為20~78歲,平均年齡為(46.25±2.14)歲;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為23例;致傷原因包括打架斗毆12例、高空墜落8例、交通事故14例,其他原因13例。對照組(n=48例)本組的患者年齡范圍19~79歲,平均年齡(48.22±2.31)歲;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為22例;致傷原因包括打架斗毆10例、高空墜落9例、交通事故15例,其他原因14例。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經過相關的CT和身體檢查后顯示,均需要通過手術來進行確診治療。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已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對比一般資料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開腹手術來進行診斷和治療:先結合患者實際的臨床癥狀和相關病史來對患者進行對癥處理,在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之后,留置尿管和胃管,進行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肚臍下進行開腹手術,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探查,并對患者的受傷情況進行診斷,確診后根據相關的要求來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實驗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來進行檢查和治療。首先根據患者的疾病史及相關的臨床癥狀來實施簡單的對癥治療,并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腹部肚臍上方建立開放氣腹,若患者腹部有其他銳器傷,將傷口縫合后再建立氣腹,建立完成之后插入腹腔鏡套管,然后從左膈頂開始探查患者腹部,后根據檢查結果來實施相應的手術治療[2]。在檢查結束后,47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進行了保脾治療,實施脾切除手術的患者為12例,15例患者實施了小腸修補手術,肝臟修補手術8例,實施胃部及十二指腸修補手術患者5例,有3例患者因多處損傷較為嚴重,中轉實施開腹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長)進行觀察比較。(2)對兩組患者術后的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包括失血性休克、脂肪液化、手術傷口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涉及的數據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術后并發癥用%表示,卡方行檢驗,P<0.05;手術相關指標用表示,t行檢驗,P<0.05。
2 結果
2.1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長與對照組相關指標相比較來說優勢較為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術后發生失血性休克1例,脂肪液化2例,手術傷口感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51%;對照組患者術后發生失血性休克4例,脂肪液化3例,手術傷口感染6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7.08%,(X2=5.57;P=0.01);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8.51%)與對照組(27.08%)相比較來說顯著較低,P<0.05。
3 討論
閉合性腹部外傷是普外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因為起病急,發展迅速,所涉及到的腹腔臟器較多,一般需要及時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傳統的開腹手術雖然可以有效的進行快速的診斷和治療,但在進行探查診斷時需要選擇適合的位置來進行切口,且切口相對較大,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的胃腸道等相關功能的恢復較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相對較高[3]。醫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在閉合性腹部外傷臨床治療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長與對照組相關指標相比較來說具有顯著的優勢,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8.51%)與對照組(27.08%)相比較來說顯著較低,P<0.05。主要是因為腹腔鏡手術可以避免為患者造成較大面積的創傷,且通過腹腔鏡探查診斷之后可直接進行對癥的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小,且手術時間較短,可減緩患者疼痛持續時間,降低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腹部閉合性外傷效果較好,術后并發癥較低,手術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溫占朝,鄭紀虎,宋保東,等.腹腔鏡在閉合性腹部外傷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02):47-48.
李積廣,余剛.腹腔鏡手術在腹部閉合性外傷患者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02):315-317.
張斌,彭翔,王群偉,等.腹腔鏡治療閉合性腹外傷合并脾破裂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0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