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錚
【摘 要】湖南老年文藝社團迅猛發展,彰顯了老年人靚麗的“夕陽紅”風采,促進了由個體到社區、以及整個社會的和諧,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社會穩定、團結與和諧。筆者針對湖南省內10個地州市老年文藝社團現狀、類型、途徑及喜好等方面進行調查統計與分析,并探索老年文藝活動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以積極有序地推進老年公共文化事業前進和發展。
【關鍵詞】老年;老人;文藝;社團
中圖分類號:G1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5-0219-02
老年文藝活動,是人到老年娛樂身心、實現老有所樂的生活主題,是接受晚年教育、實現老有所學的主要形式,是延續愛好興趣、實現老有所為的重要載體,更是老年人享受天倫、益壽延年的最佳途徑。目前,隨著尊老愛老的濃厚氛圍和老年人知識更新的需求,老年人結伴活動日益活躍,自娛自樂、創辦“社團”越來越多。如何開展好老年文藝社團活動,也就成了老齡化問題研究探討的重要課題。
筆者針對湖南省長沙、株洲、湘潭等10個地州市的老年文藝社團活動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調查時間為2018年3月—9月,在每個城市選擇兩個有代表性的社區,對300名喜愛文藝活動的老年人采用無記名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再依次得出結論。
一、調查統計與分析
(一)參與活動人群的基本情況
參加調查的人群,年齡處于50—69歲之間的占60%,70—79歲之間的占30%,80歲以上的占10%,基本都是退休之后來參加文藝活動的中老年人。老人文化程度多居于高中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僅占20%,愛好文藝活動的女性所占比例高達80%。老人們之前所從事的職業較為廣泛,將近一半的人群都是黨政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事其他職業的占40%,之前本身就是音樂從業者的人數僅占10%。調查表中顯示,參與調查的老年人群基本屬于健康范疇。
(二)參與活動類型和途徑分析
老年人藝術喜好豐富,涉及音樂、美術、攝影等領域,有60%的老人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的文藝學習,僅有少部分只是接觸過但不系統。對于參加活動的目的也各有不同,58.6%是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37.9%希望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24.1%是想通過參加文藝活動打發時間。關于文藝活動的類型,老年人大多是以唱跳為主,歌詠類和舞蹈類活動比較多,從數據顯示,在家自彈或自唱的占43.2%,選擇歌舞廳的占34.3%,22.5%選擇文藝類課程學習,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據調查,有的城市文化資源多,但社區居民享受少;老年文藝團隊多,但文化活動陣地少;有的老年大學授課網點數量偏少,不能完全滿足所有老年人再學習教育的需求;加上湖南老年文藝社團存在組織和管理等問題,致使長期堅持參加文藝活動的老年人僅有4.48%,積極性并不是很高。
(三)參與能力及活動喜好的分析
老人們通過參加藝術類活動,既能學習新的技能,提高自身修養,又能促進社會交往,愉悅身心健康。但由于年齡和身體等各方面因素,50%至60%的老年人選擇了最為簡便的欣賞方式——電視和互聯網,20%的聽廣播和唱片,還有10%的參與和觀看音樂會。在文藝類型喜好上,74.63%老人們所傾向的是民族器樂和民歌,以及新潮的流行音樂,10%的依舊喜歡戲曲,崇尚古典音樂和西方音樂的僅占9%。對于文藝活動的期許,48.28%興趣濃厚的希望學習演唱或演奏的技巧,37.9%的老人想學習樂理及音樂鑒賞方面的知識,也有13.82%上臺欲望強烈的老人希望有更多舞臺表演的機會。這都說明,文藝社團活動對于老年人有各種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但由于社團相關制度不完善,活動形式、活動內容與老年人群的實際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
二、思考與建議
湖南老年文化建設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特別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互利共贏的機會很多,可以從市場產業化的角度來考慮和運作。據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湖南省現有老年文藝團體總數3946個,經常參與文藝活動的老年團員達到25.6萬人① ,通過調查走訪,湖南老年文藝團體建設的主要問題在于活動場地小、經費不足、師資力量的欠缺、組織策劃能力較弱等問題,如何規范老年文藝社團的發展,提升老年文藝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正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一項明智之舉。
(一)政府加強扶持和引導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高速發展,老年群體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水平顯著提升,但目前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遠遠被低估,尤其在老年產品供需、老年文藝產業存在突出的問題。老年群體是群眾文藝團隊的核心力量和主力軍,從政府到地方,社會各界都應對老年組織多關心、多支持,不僅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財政補助、社會企事業單位的支持,還需籌集社會公益基金,確保老年文藝活動資金充足。雖然這部分經費鳳毛麟角,但意義非凡。
《“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堅持正確導向,面向基層、服務群眾,鞏固社會主義群眾文藝陣地,推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政府應在良性引導下,加大對老年活動陣地建設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強對老年文藝社團的規范組織,通過政策引導、演出補貼等方式,并通過嚴格的選舉制度、健全的規章制度,使老年文藝社團組織能具有自治性、群眾性、常規性,同時,多方面吸納老年文藝骨干成員的加入,引領團隊建設,以強化老年文藝社團隊伍。
(二)建立相互信賴的群體關系
政府、社區開展老年文藝活動也應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關心、關愛老年人群,應多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微博、微信等媒體手段宣傳老年文化事業的相關方針、政策,以及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活動權利和義務,展示敬老愛老先進事跡、老年文藝活動成效,在全社會營造文藝養老氛圍,以達到生活上關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權益上維護老年人、活動上照顧老年人、宗旨上服務老年人的良好的道德風尚。從事老年人文化、文藝的組織部門和人員要做到價值觀念上尊重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獨特感受,建立起相互信賴的良好關系,這也是開展老年文藝工作的基本保證。
(三)堅持老年文藝社團定位
老年文藝社團,是指具有共同特征、共同興趣的人相聚在一起,組成互動、互益、互助、互學的群眾文藝團體,它們是自發組織形成的老年群體,是老年活動中心、文化館、老年大學等培育文體骨干的平臺,是促進老年文化、文藝活動積極開展的支柱。發展老年文藝社團,需要始終堅持把滿足老同志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圍繞他們對于文藝活動的期待和愿望,開展老年人所需求的書法、國畫、音樂、舞蹈等課程,不斷充實自己,愉悅身心健康,并開展文藝演出、書畫攝影聯展等社會活動,應為各地州市的中老年人,更多地搭建施展才藝、展現自己的優質舞臺。
(四)重視老年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質量,提高老年群體的公共文化需求,增強老年人的精神風貌,并加快提速老年公共文化產業的建設,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持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等優良傳統的重要手段。在當今中國的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生活觀念已不局限于“吃、穿、住”,而更在意“老有所學、老有多樂、老有所為”等方面的精神訴求。筆者走訪了長沙、株洲等部分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這些部門經常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閑類的課程和培訓,引導他們參與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如“有歌大家唱、有舞大家跳”,“傳統文藝活動大聯歡”等,以盡情地展現老年人風采,活躍晚年生活,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群體對參與“文藝活動”的愿望非常強烈,老同志們在享受文藝活動帶來愉悅感和安寧感的同時,更高層次需求也得到了滿足,幸福感就自然增強。
(五)完善老年文藝活動載體
老年文藝活動要嘗試新項目、新方式,把文藝匯演、藝術節等與老年人活動有機地結合,體現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因地制宜地開展活動。據走訪,許多老同志參加老年大學文藝社團,不僅找回年輕時無暇顧及的興趣與愛好,成為專業素養深厚的書畫、音樂、舞蹈、美術、攝影等文藝尖子,還與社區、企業、廣場及文明創建欄目相結合,展現自身的價值,滿足了他們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湖南“舞比快樂”廣場舞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覆蓋全省14個市州,每年舉辦海選賽事超1000場,參與錄制隊伍6500支,直接參賽隊員超過13萬人,成為引爆湖湘大地全民健身的新風潮,其中大多數廣場舞愛好者就是老年群體,通過享受舞蹈的鮮活藝術魅力,體會“美好生活跳出來”的健康理念,就使老年文藝載體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現出來。
(六)扶持養老文藝服務業
正確引導老年文藝產業的發展,不僅能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豐富老年人的文藝生活,也能為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2016年深圳就已將“文藝養老”劃入“民生微實事項目庫”,征集的“文藝養老,遠離癡呆”項目把藝術療法、社區養老和預防老年癡呆結合起來,通過在社區開展藝術課堂,讓社區老年人在參加藝術活動的過程中陶冶情操,自娛自樂,讓大腦和身體保持活力,減緩衰老,并防止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的出現②。
中央《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要緊緊圍繞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涵蓋提供生活護理、制造、醫療服務、文化娛樂等領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潛力極大的新興產業正在形成。因此,適當加大老年文化產品的營銷力度,整合資源,以特色文藝帶動、引進市場機制,將老年文藝活動推向社會,或將老年文藝活動作為產品授權給加盟商,注冊成為老年文藝活動品牌,或依靠老年大學等公益組織,申請老年文藝產業示范基地,促進文藝創意產業宣傳盈利等,這些老年人群的“文藝反哺”,都是未來老齡化社會的緊迫責任和使命。
三、總結
湖南老年文藝社團惠及民生,迅猛發展,成就老年人的精神家園,彰顯了靚麗的“夕陽紅”風采,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社會穩定、團結與和諧。目前,我國大中城市已基本建立起設施齊全、功能齊全的綜合性老年活動中心,覆蓋湖南各城市、街道、社區的老年活動地域和公園、廣場、景區等公共休閑場所,都面向老年人免費開放或給予優惠。
建設多樣化的老年文藝社團,探索老年文藝活動大眾化、社會化、精品化、品牌化的新路徑,不僅需要國家、政府、社區、個人,乃至全社會的多方支持,同時,也需要倚靠老年文藝社團和平臺,推進老年公共文化事業積極地前進和發展。筆者希望,突出“養老文化”,彰顯“文藝養老”,在湖南,能將老年文藝活動深入到每一處角落,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擁有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
注 釋:
①參見《2017年度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引自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hunan.gov.cn/hnyw/zwdt/201809/t20180920_5098595.html.
②參見《“文藝養老”已入“民生微實事項目庫”》,引自《南方都市報》電子網站:http://epaper.oeeee.com/epaper/H/html/2016-01/14/content_3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