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飛?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國家政策也逐漸嚴格,對于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大形勢下,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存在硬件設施落后,信息化手段單一等問題,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不利于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普及,如何改變現狀成為重點。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提升手段
為了推動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改革進程,教師培養信息化教學能力成為工作重點,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培養符合現代化要求的人才,是各高職院校的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鑒于此,筆者從現代化信息化教學的現狀出發,論述了教師和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建設的方法,推動信息化教學變革的熱潮。
一、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內涵
信息化教學能力指職業院校教師以現代化教學理論為指導,在職業教育思想的基礎上,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教學過程為依托,利用教育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具體解釋如下:第一,時代的發展必然帶來教學模式的變革,信息化教學也是教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信息化教學要求教師以現代的教學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等技能,只有在現代化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信息化教學模式才能得以發展。第二,要以職業教育發展為出發點。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要建立在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上,鑒于職業教育的實踐性,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不能脫離實踐。第三,要以信息技術為支持。要實現信息化教學,首先要保證現代科學技術滿足教學需要。在此基礎上,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課堂生動化,教學資源整合化,從而提升教學質量。第四,要以教學過程為依托。信息化教學的魅力需要在課堂上展現出來,因此信息化教學要依托課堂,從教學課程的設計到課堂教學的過程,都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完整地展現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第五,要具有明顯的動態性。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深入,各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也在不斷發展,現實的信息化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出這種變化,使信息化教學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
二、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建設的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擴大到教育行業,并有效提高了教育水平。職業教育也逐漸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巨大優勢,開始向信息化教學模式轉變。在各高職院校和高職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信息化教學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下面就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
(一)信息化教學設施落后,實踐性差
并不是所有的高職院校都有良好的資金條件,一些高職院校的配套設施落后,或者硬件設施陳舊,無法正常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一部分院校的的網絡設施不達標,無法滿足信息化教學的條件。在實踐性方面,一些學校的競賽和課堂完全脫節,實踐性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運用物質載體和平臺進行教學,使得信息化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不夠高
目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各種教學資源觸手可及,五花八門,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也不盡相同,這給高職的教學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給教師帶來的不小的挑戰,教師需要擦亮雙眼,從海量的教學資源中選擇適合的資源,若選擇不當,或教學形式不當,教學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面臨各種各樣的信息,教師在信息的接受上則顯得較為被動。一些教師信息素養不足,無法科學地選擇信息資源,知識一味地照抄照搬或者干脆不借鑒,這種現象都不利于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存在欠缺的另一大因素是教師不注意平時對于教學資源的搜集。根據一項調查,平時在瀏覽網頁時會注意搜集教學資源的教師只占七個百分比,大部分的教師表示只會在需要時才主動搜集教學資料,這種現象充分顯示了在信息化教學的形勢下,教師對信息的獲取主動性還有待提高,同時,教師對于網絡資源的利用能力也亟待提高,現階段很多教師還停留在單純的對信息進行處理的階段,無法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運用。教師要自覺地將信息化教學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另外,教師要著重提高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積極學習圖像處理、幻燈片的制作、動畫制作等技能,突破自身專業的限制,將學到的技能更好地應用到教學中去。
(三)教師思想觀念保守導致信息化教學積極性不高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以四五十歲的老教師為主力軍,老教師經過長年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已經形成了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具有自己特征的教學特點,對于新出現的信息化教學接受能力不足,對于教學理念的更新也不積極,導致信息化教學進程難以推進。現代形式下推崇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教學評估等環節都有較大的變化,這給傳統的教師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因此一些教師還處于觀望的態度,不肯作出較大的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推廣。
(四)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效果整體不夠明顯
事物都處在無休止的變化發展之中,新事物的發展壯大也存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信息化教學模式推行初期,其勢力還較為弱小,存在感較低,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的限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各大院校和教育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探索和修正信息化教學模式,擴大其感染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一些高職院校對于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少舉辦基于信息化的競賽和活動,這就縮小了學生對信息化教學的接觸面,不利于培養適應現代化需要的人才。
三、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對策
(一)政府加大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傳統的社會里適用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不適應現代化信息化教學的要求。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體制的改革,政府層面逐漸重視職業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要求高職院校要緊跟信息化的時代潮流,重視人才的培養質量,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學模式。政府相關部門要提供充分的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明確把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作為發展高職教育的基礎和戰略支撐。此外,國家還要通過各種渠道為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活動提供資金保障,安排專用資金,嚴格監管資金的用處,為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接觸后顧之憂,從而推動信息化教學在各大高職院校中掀起熱潮,推動信息化教學進程。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教學效果的監管,可以考察各大高職院校的信息化競賽情況,關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效果反饋情況,從各個方面為我國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提供強大的保障。
(二)注重教師信息化意識的培養
教師是高職教育事業一線的主力軍,只有教師的信息化意識提高了,才能帶動學生提高信息化素養,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信息化教學的進程。學校要注重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促使教師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自身也要注重對自己信息化意識的培養,在備課時多關注網絡教學資源,并加以利用。
(三)完善信息化教學平臺
實現資源共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完善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創建健全的平臺服務體系,擴展教學資源的交流渠道,使得教師獲得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大大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效果。
四、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信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只有順應這個潮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和技能,信息化教學的效果才會逐漸顯現出來。
參考文獻:
[1]胡迪.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405-406.
[2]陳凡.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