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
摘要:國學經典教育是對傳統文化傳播和發展的主渠道,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不僅是育人使命的必然選擇,也是助力大學生提升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培育職業精神的有效途徑,應得到廣泛地重視和肯定。高校應在課堂內、外全面實施促進國學經典教育的有效策略,努力打造國學經典教育的理想空間。
關鍵詞:國學經典教育;理想空間;高校
國學經典是古代圣賢思想與智慧的結晶,承載著道德倫理觀、人生價值觀,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中華文化最為深厚的根基,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國學經典教育是高?,F行教育的重要補充,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應該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國學經典教育,打造國學經典教育的理想空間。
一、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的社會使命
高校建設,育人為本。以文載道,文以化人是高校育人的職責所在,也是國家賦予高校的社會使命。但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高校的教育存在些許浮躁,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并沒有很好地去領會國學經典文化,更沒有靜下心來探究何為國學,何為經典,這便造成了普遍意義上的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現象。國學經典教育是高校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不僅是時代發展之下傳承民族精神的必然選擇,也是強化大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理應得到重視和肯定。為積極推進國學經典教育的開展,2014 年 3 月,教育部頒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其中明確指出:“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鄙钊腴_展國學經典教育是高校的必然選擇,高校更應在國學經典教育的實踐與探索中不斷追求育人的本我和真諦,幫助和引導青年大學生走好成年的第一步,向社會交出滿意的答卷。
(二)學生自身的成長需要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沃土,而只有道德品質高尚、文化素養深厚、知識技能卓越的大學生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為大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以及道德品質的完善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和支持。一方面,國學經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是涵蓋了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同時,這些經典的文字和思想也是構成現代漢語乃至中國社會思想的重要根源。因此通過學習國學經典,大學生能夠更好地助力自身文學素養的穩步提升。另一方面,在大學開展國學經典教育,通過對傳統道德思想的學習和效仿,可以純化大學生的心靈世界,促進其在道德品質上的健康發展。
(三)企業人才的精神助力
高校是企業人才引進的主渠道,除了要傳授給學生過硬的崗位技能,還要培育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因為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職業精神將影響未來企業的發展。而國學經典中蘊含了很多如何做好職業人的道理,如論語中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先之勞之,無倦”等都是對職業道德的生動詮釋。通過國學經典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內涵底蘊,用先賢的智慧,感召學生的心靈,最終實現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其職業道德修養的育人目的。
二、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課內教學,讓國學經典走入課堂
高校是我國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陣地,在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開設國學經典課程是行之有效的必然手段。將國學經典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各高校實際情況設置成相應的選修課或必修課,并針對不同的專業劃分課程設置標準,讓國學教育走入課堂是大學生重讀經典、發揚國學的關鍵一步。但大多數國學經典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即便是大學生也難免對其產生倦怠感,所以教學中要積極尋找適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方法,大膽創新教學手段,力求讓國學經典褪去枯燥乏味和晦澀難懂的外衣,努力將其變得鮮活、生動。如利用多媒體影音技術,通過觀看視頻電影、聆聽古曲琴音,讓學生進入情境,感受國學經典的唯美文辭,領略國學經典的偉大思想,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國學經典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加強課外實踐,使國學經典溢滿校園
讓國學經典教育不單純地停留于課堂之內,而是運用多種活動方式讓其走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是高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有效途徑。高??沙闪iT的國學經典學會或社團,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國學講堂、國學經典分享會等活動,大力營造校園國學文化氛圍。與此同時,高校可以將國學經典教育和校園的文化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在圖書館、自習室、走廊以及教室里張貼國學大家的畫像、生平、語錄和觀點。還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國學經典競賽、在線學習等活動,讓學生更近距離地受到國學經典文化的熏陶,在國學經典中養德行、學做人。
國學經典教育是新時期弘揚傳統、傳承文化的有效載體。擔負著育人使命的高校應積極探索,努力打造國學經典教育的理想空間,為大學生提供學習國學經典,感知國學魅力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華夏國學經典文庫[J].博覽群書,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