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階段我國建筑事業不斷發展下,出現了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諸多新興建筑形式,同時也隨之出現各種相關先進科學技術如BIM技術等,為提高建筑設計施工成效,保障整體建筑質量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從簡單說明BIM技術基本內涵入手,結合具體工程案例,著重圍繞基于BIM平臺的裝配式建筑進行簡要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實際應用
不同于傳統建筑形式,裝配式建筑具有更高的機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節能環保特性,通過將BIM平臺及相關技術靈活運用其中,利用可視化的方式對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進行仿真模擬,并將其各項信息數據進行優化整合,對于優化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后續工程實際施工也可以提供必要參考幫助。
1、BIM技術的簡要概述
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指的就是通過將包括計算機技術與CAD技術等在內的眾多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集成化處理后,形成的一種信息管理技術。在BIM技術搭建的平臺當中,建筑工程各階段所產生的信息數據均可以統一集中在這一平臺內,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充分整合利用這些信息,進而更加高效、便捷、精準地完成建筑設計施工等工作[1]。例如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中,BIM平臺可以在自動采集各項與建筑工程有關的信息數據并對其進行簡單處理后,利用平臺中的建模功能建立起仿真的三維建筑模型,此時工作人員可依照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相關參數,進而制定出更加科學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實踐性的建筑設計施工方案,以此有效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完工,并從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設計施工中出現安全風險的可能性。
2、BIM平臺下的裝配式建筑設計分析
2.1工程概況
為探究BIM平臺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有效應用,本文以某工程為例。該工程項目為鋼筋混凝土宿舍樓,采用鋼筋混凝土裝配式框架結構,其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粗糙程度和耐火等級分別為C類與一級,而該裝配式建筑類別屬于一類。在這一建筑工程中,總高度超過25m,占地面積在1100㎡以上,總共有7層,其中地下1層地上6層。
2.2建立BIM模型
2.2.1繪制圖紙分析預安裝
在該裝配式建筑中,設計人員首先通過利用BIM平臺將其采集得到的各項有關這一裝配式建筑的數據信息、文件資料等,包括工程招投標文件、周圍管道與建筑物等分布圖等等。通過BIM平臺對其進行初步分析處理后,設計人員可直接運用該平臺中自帶的專業圖形編輯軟件,結合獲得的各項與該裝配式建筑有關的數據進行建模,并將包括測繪信息、施工環境等數據及時錄入至BIM平臺中對應的數據庫內[2]。在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紙中將鋼結構預制構件具體類型、尺寸等信息進行統一標注,從而使得設計人員可以在BIM平臺下自動獲得智能化的裝配式建筑設計圖。此時設計人員可以充分結合工程實際、施工現場具體情況以及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對BIM模型所繪圖紙中的相關參數進行適當調整,以此確保所設計的工程圖紙與裝配式建筑實際情況相吻合。
2.2.2問題分析并及時整改
與傳統的建筑設計施工方式不同的是,BIM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與可調整性,在該裝配式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員通過利用BIM平臺在完成圖紙繪制后,可直觀、清晰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進而立即進行相應處理,從而切實保障后續工程實際施工質量,同時也有助于控制工程成本。例如在這一裝配式建筑中,工作人員使用BIM平臺中自帶的軟件輸入構件ID,便可以獲取其在BIM建筑模型中的具體位置。在開啟管控系統后,一方面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平臺中展示的具體BIM模型,參照工程實際以及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對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可操作性等進行全面檢驗,判斷其中是否存在設計問題[3]。另一方面BIM平臺也將會自動調取前期采集得到的建筑信息數據對設計圖紙或建筑模型進行全盤掃描、自查,并及時標注出其中的存疑之處提醒工作人員立即進行相應處理。當檢查過程中出現BIM建筑模型中確實有問題構件時,BIM平臺將會即刻顯示出問題構件的具體ID及其所在位置,而工作人員只需使用BIM平臺中的質量問題整改功能,便可以自動獲取平臺為其優選的整改構件、整改方案與整改信息。經過工作人員的嚴格審核后,其可以直接在BIM平臺中根據其提供的整改方案對建筑設計重新予以優化調整。
2.2.3整合信息并模擬施工
在運用BIM平臺中的相關軟件完成裝配式建筑各項信息的優化整合后,工作人員可直接利用該平臺進行施工仿真模擬,以便其可以全方位地掌握工程實際情況,以更加直觀清晰的方式了解裝配式建筑最終的施工效果。例如在該裝配式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員通過借助BIM平臺對工程所需的設備儀器購置費用、工程建設費用、建筑安裝工程費用等,調取平臺內的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公式,直接在BIM平臺中對各項參數進行集中整合,在既定的造價方案為指導下仿真模擬該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具體施工流程,使得工作人員可以對造價方案、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及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全面評估,有助于保障工程順利完工且具有較高的施工質量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在裝配式建筑當中運用BIM技術可在有效完成建筑設計施工的同時,促進裝配式建筑自身實現長效發展。為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充分結合工程實際,主動依照各項設計標準要求,在合理利用BIM平臺對圖紙進行繪制并分析預安裝的基礎上,判斷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或安全隱患,以便可以對其及時進行整改。在將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統一進行優化整合后,利用BIM平臺對裝配式建筑施工進行仿真模擬,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全方位了解建筑設計施工情況,確保后續各項施工操作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張瑜都,孔文瓊.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中的應用[J].居舍,2019(10):84.
[2]周文勇,肖龍榮,余海滔,等.基于裝配式建筑BIM模型的建筑設計方法與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6):26-27.
[3]彭皓,邱崗.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建筑設計與建造探究[J].四川水泥,2019(01):141+169.
作者簡介:
李紅英(1980.07.13),性別:女,籍貫:內蒙興安盟,學歷:本科,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工程技術、BIM技術、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