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走進了一個“微”社會,微信、微博等微應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我們可以快速的與他人交談,也能夠了解到世界上發生了各種訊息,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在教育行業也是如此,微課的加入給課堂擦出了新的火花,讓課堂變得趣味十足,讓學生參與興趣更濃。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課標》中提出的讓學生易與閱讀、樂于表達,提升閱讀水平。微課便能夠有效完成《課標》要求,讓學生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下快樂學習。文章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先分析微課的內涵與優勢,再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應用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出采用“講授法”展開授課,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跟隨著教師的問題閱讀課文,理解中心思想。這樣的授課模式固然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卻讓每一節課得教學內容都讓學生覺得無趣,整堂課的節奏牢牢地被把握在教師手中,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創新能力。而微課能夠將抽象化為具象,將靜態變為動態,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性格特征,打開學生閱讀的大門,文章對此進行分析。
一、微課的內涵與優勢
所謂微課,指的是教師運用手機或是其他設備錄制的5-8分鐘微小視頻,微課最大的特點便是短小精悍,與現代技術相融合,生動直觀的呈現出課堂的重難點。相比于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堂,微課的優勢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1.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許多作者的中心思想,重點的詞句都讓小學生難以理解,這些重點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抽象的,教師運用再多的詞匯、語句都無法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印象,這時教師只要運用微課,將本堂課的重點制作到微課當中,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本堂課學習的重難,在視頻中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同時微課具有反復的觀看性,教師除了在課堂中呈現微課外,在預習與復習階段都可以讓學生借助微課反復觀看,加深學生的印象,對于班上的一些后進生,在多次的觀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
2.具有及時反饋性。微課的內容較少,但是十分精煉,都是課堂中的重點。針對這一重點,學生能夠掌握這類題型,針對性的完成題目,這樣一個主題一種訓練,有利于及時的反饋出學生在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教師可以花時間去講解。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通常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在一堂課的前二十分鐘,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后二十分鐘依舊能夠保持注意力集中呢?微課便是很好的模式,通過趣味的音效、動態的視頻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在下半節課集中精神。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微課導入,把握文章背景知識
想要更要的閱讀一篇文章,就必須要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只有在了解了文章背景故事的前提下,才能夠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對文章進行充分的理解。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很少或者不會提到文章的寫作背景,只是偶爾的按照文章中的背景介紹提一兩句,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閱讀學習來說是十分不好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汲取大量知識的階段,知識儲備量十分的少,教師想要通過一兩句話就讓學生理解文章背景是不切實際的。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進行導入,讓學生們先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為后續的閱讀教學奠定知識與情感基礎。
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學生對于圓明園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這一節課時,無法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因此在上這一節課之前,教師可以將關于作者的介紹、圓明園的概括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制作成為一節微課,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先通過微課了解當時的背景知識。在微課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出示圓明園的原景圖,讓學生們了圓明園原本的壯麗,再出示圓明園毀滅后的照片,讓學生了解原本多么美麗的建筑,就這樣被毀滅了。在通過微課的學習和了解后,學生再進行課文的學習,就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寫下這一篇文章時,對圓明園的毀滅是抱著怎樣的情感,那種惋惜、憤怒以及怒其不爭的情緒準確的傳達給了學生。微課的應用可以給小學生帶來更多關于文章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就了解了文章的背景,才能讓學生帶著相同的感情去閱讀文章。
2.利用微課教學,突破閱讀教學難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另外一個難點就是需要教授的知識點繁多,在一篇閱讀教學中,除了基本的生字詞任務以外,還要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思想感情、優美詞句賞析等等。繁多的知識點讓教師無法一個個的深入教學,攻克每一個教學難點。但是通過微課,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中需要攻克的重難點制作成一個個微課,每一個微課針對的講授一個重難點,這樣就能夠將課堂知識進行碎片化教學,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并且在課堂結束后,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沒有理解的知識點,選擇相應的微課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
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時,教學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小艇的特點,并讓學生學習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雖然能夠了解小艇的特點,但是無法理解掌握特點描寫的方法。如文章中“像掛在天邊的新月”、“仿佛田溝里的水蛇”,學生能夠理解比喻帶來的詞句美,但是無法掌握文章的寫作手法,對周圍的景物進行類似的描寫。對此,教師可以制作一個以“比喻”為主題的微課,指導學生如何去剖析物品的特點,并且根據特點來聯想生活中類似的景象。通過這樣的一節微課,學生了解了在描寫一樣物品時,首先要將自己對這件物品的第一感受記錄下來,然后將這種感受的特點描寫出來,最后在生活中找到相同特點的東西,就可以進行恰當的比喻。《威尼斯的小艇》這篇文章是通過將小艇的一個個特點分開講述,通過用一個個比喻的方式來描寫小艇的一個個特點,從而讓讀者全面的理解威尼斯的小艇。通過微課的教學,學生們很快就掌握了這種分開比喻的描寫方式,突破了閱讀教學的難點。
3.利用微課拓展,助力閱讀課外延伸
閱讀教學并不是讀完一課就結束了,課本中的閱讀教學只是閱讀教學的引子,真正的閱讀教學應當是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為了引發學生的課后閱讀興趣,教師可以以課內文章為引子,利用微課進行拓展,為學生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激發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好奇與興趣,從而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
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時,學生們對諸葛亮的智謀表示非常的崇拜,教師就可以以這個為契機,將諸葛亮的事跡和三國中較為出名的情節做成一節微課進行介紹,引發起學生對三國演義的閱讀興趣。在這一節微課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空城計、七擒孟獲、過五關斬六將、火燒連營等充滿著趣味的故事情節,通過一個個趣味的情節引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微課結束后,教師再向學生推薦閱讀《三國演義》,這時候的推薦就讓許多學生愿意在課外進行自主閱讀。利用微課進行的閱讀拓展,可以更好的與學生介紹相關的閱讀書籍,將書籍中充滿趣味的一面介紹給學生,從而助力于閱讀的課外延伸。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微課進行教學,可以給課堂帶來更為豐富呈現方式,讓閱讀教學變得更加寬廣、開放與自由。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好微課教學手段,彌補傳統課堂中存在的不足,讓微課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柳俐羽.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下旬),2017(12):187
[2]臧冬冬.依托微課資源的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8(3):58
[3]趙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應用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91-92.105
作者簡介:
孫娜(1986--)女,陜西銅川人,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小學語文教師,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