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摘 要:智慧教育在當今教育行業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但同時也對當前的教師素養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備開放的專業理念,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整合技術學科教學知識、交往合作能力等等,因此,在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大背景至下,培養智慧型教師是當今教育行業的重要任務,文章首先闡述智慧教育教師素養的概念、內涵,提出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教師素養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智慧教育;教師素養;提升策略
我國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要加快我國的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當今教育行業中,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日益全面,與教育融合度越來越高,從而產生了新型的教育形態,從而對推進智慧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育現代化發展中,智慧教育是其中最為鮮明的特征,可以對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給予預示,同時在智慧教育建設中,智慧型教師是其中最為基礎性的保障。
一、智慧教育教師素養概念及內涵
(一)未來教育形態的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當前正處于數字化向智慧教育過度的重要階段,并且智慧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將成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最新形態。2018年2月1日,教育部印發《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強調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實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變軌超車工程,并于2018年4月18日公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被列為六個重點之一;2018年4月16日教育部印發《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對建構學習環境、優化資源供給、變革教學模式、重塑評價方式、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治理水平提出具體要求,因此,在今后我國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發展中,智慧教育將成為其中的核心熱點。智慧教育就是將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通信、物聯網等諸多新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深入全方位的融合,以智能化、泛在化等形式,對現代的教育思想充分的體現,同時激發出現代教育智慧的新形態,從而促使教育信息化發展到高級階段,從而形成智慧學、智慧管、智慧評等多重要素于一體的新型教育。因此智慧教育就是在當今信息時代中,將多種新型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星辰高度融合的新興產物,通過智慧教育的物聯化,促使教育形成有機的整體,通過智慧教育的感知化,促使教育知識擁有人類的靈性,通過智能化,促使教育充滿智慧等等。當今時代的智慧教育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同時引發新時代的教育變革,推動教育發展,衍生為未來教育的主要形態。
(二)教師素養的基本含義
所謂教師的素養,就是教師在實際進行教育工作中,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與條件。首先,在綜合性方面來說,教師素養較比教師素質的含義更為廣泛,綜合了教師素質與修養兩方面的含義。從重要性方面來說,教師素養具有分層次特征,包括核心、一般與輔助素養等。從對教師工作的助力方面來看包括基本、中等、優秀三個層級的素養。
(三)智慧型教師素養及構成要素
所謂智慧型教師,就是在智慧教育環境下的教師,而智慧教師素養,就是在智慧環境下教師所應該具備的必備條件、素質內容。智慧教師素養與教師信息化素養存在明顯差異,因為智慧教育融合了教育與信息技術,同時智慧教師的重要素養之一就是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但智慧教育是一種面向未來的重要教育形態,因此,智慧教師素養與信息化素養不同,較比信息化素養來說,智慧教師素養擁有更為豐富的內涵。
總體來說,智慧教師素養包括智慧教育的教學組織與理念、教學技能與評價、創新等多方面要素,并且不同要素都需要由很多次要素構成,進而就會構成協調、統一的整體體系。
二、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的新要求
(一)變革開放的專業理念
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大環境下,要求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和角色,要轉變成為課堂中的導師,從傳統教育中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進行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同時,教師的主導行為也應該隨著智慧教育的發展進行轉變,傳統教育課堂中,教師主要體現的是以講授為主的顯性行為,而當今智慧教育大背景下,應該轉變為以課外教學設計為主的隱性行為。教師不僅要轉變角色理念,同時還要構建新型的評價理念,應該在教育的過程中,采用多元性、形成性的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評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習過程進行檢測評價、分析和監控。
(二)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傳統教學中,一般是由本體性、條件性和實踐性三種知識構成了教師的專業知識。而在當今智慧教育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知識要求,也就是TPACK,也被成為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其中包括三種知識要素,分別為教學法、學科內容、教學技術,但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并非是將這三種知識進行簡單疊加,而是要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充分融入技術,教師要在教學中找到三者之間的平衡,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三)必要的信息技術素養,交往合作能力
在智慧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以信息技術發展作為依托,從而才可以形成完善的新型教育形態,因此,智慧型教師必須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當并非僅僅停留在對多媒體、辦公軟件的使用層次,而是應該有更高的層次要求。例如,根據實際教學的特點、內容,可以制作相應的微視頻,并將視頻上傳至平臺實現共享;其次,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后臺監控系統,對學生的學習、作業等多種情況實現追蹤;可以充分利用平臺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同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幫助、指導,可以充分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為線下教學找到重點。
三、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教師素養提升策略
(一)開發在線形式的培訓課程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很多學習都是要在線上完成,因此,教師也要積極順應智慧學習的發展趨勢,學校也要建設在線教師的培訓,對在線優勢進行充分的運用,進而發揮出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教師所不能實現的教學優勢。
(二)建立學習技術導師制度
當前我國在智慧教育方面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當前的多數教師中,還不具備組織、開發智慧教學的足夠人才數量,基于此,必須要加快并重點培養教師,可以在教學、學習的過程中,對新技術可以廣泛的使用,并擁有相應的能力,同時加大提升更多教師進行新技術的應用,提升教師對新技術應用的能力,最終形成強大的網絡,促進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應用新技術。通過幫帶方式,進行輻射狀的培養,促使可以充分發揮出教師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和效果。
(三)完善教師評價制度
在當今智慧時代中,如若想要良好發展智慧教師素養,就必須要有配套完善的教師評價體制,其中包括教師晉升評價和網絡教學評價兩方面的機制。在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時代課堂模式發展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組織翻轉課堂,但在具體組織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其工作量要明顯高于傳統教學。同時,學校的管理人員應該對翻轉課堂教學的特點、規律予以高度重視,增加教師的投入,通過科學的激勵措施和制度,給予教師一定的激勵和補償。以認可與評價機制對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調動教師的內在力量,以教師的教育實踐作為基礎,促使教師可以自覺重組、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
四、結語
智慧教育是未來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和趨勢,同時對有智慧教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未來的教育發展改革,應該積極深入研究智慧教師的素養提升手段,構建智慧教師素養標準體系,制定智慧教師培養提升規劃和培訓計時,從而促進智慧教育教師專業化進程。
參考文獻:
[1]李世明. 智慧教育準備好了嗎?——手機APP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4.
[2]趙文杰.踐行因材施教政策開啟智慧教育征程[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9:2.
[3]劉丹.互聯網成人教育教學資源的現狀及相關技術解析[A].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Hongkong New Century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2018年智慧教育與人工智能發展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部分)[C].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Hongkong New Century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3.
本文系2018年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 “高職校企協同智慧教學創新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JG18EB1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