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晶
摘 要:對英語學習者而言,英語閱讀是增長知識、獲取信息、感受英語文化的重要途徑。線上學習的核心特點是“移動性”、“靈活性”和“豐富性”,能夠讓學生在輕松、靈活的學習空間獲取更多的知識。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彌補自己的知識盲點,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語言技能。為了積極響應大學英語教學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本文旨在探討以網絡和智能手機為基礎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文學閱讀的教學新模式,包括創建線上線下學習平臺,構建混合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文學素養, 鞏固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知識水平,進而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本文將從開展“線上+線下”英語文學閱讀、實施英語視頻教育和優化學習平臺三個方面來探索此模式在拓展學生英語文學素養方面的應用方案,為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文學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線上+線下;大學英語;文學閱讀;應用
如何拓展學生視野、培養閱讀鑒賞能力、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對信息的掌控能力是高校英語教學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更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一直探索的問題。由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很難在課堂上對每個文學知識點都進行多模態講解和展示。如果能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文字、影像、圖片和聲音等元素,一定可以增強英語文學閱讀的生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構建移動文學資源庫,以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文學知識,從2011年起,利用網絡技術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翻轉課堂”及MOOC等形式受到廣泛關注,也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為大學英語教學開啟新的模式。
1.運用網絡的英語文學資源庫
由于接觸文學作品少,文化差異等原因,英語文學閱讀一直是非英語專業學生的一個盲點和難點?;旌鲜酱髮W英語教學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對英語文學知識進行多形式講解。大學英語教材中常涉及到《圣經》文化與典故,由于學生們缺乏對圣經知識的了解,對教材中的《圣經》文化的理解會產生困難。比如在講解“a thorn in the flesh(肉中刺)”這個成語時,教師在講解完字面意思后,可以引入它的故事來源。它來源于《哥林多后書》第十二章第7節,保羅在這封信里說又一種時長折磨他的病,他把它稱為a thorn in the flesh,指可使人苦惱或憂慮的事情。但文字講解比較晦澀,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查找插圖及原文等方式豐富課堂教學,也可延展課堂學習,讓學生了解《哥林多后書》,即豐富課堂教學,也將課堂內容延伸至課后學習,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圣經》文化,豐富文學素養。例如,在講解《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綜合教程》第四課關于曼德拉的信息,可以讓通過網絡查閱其主要作品《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斗爭就是生活》、《爭取世界自由宣言》、自傳《自由路漫漫》等來進一步了解其政治思想和傳奇的人生經歷。依靠網絡資源的英語文學資源,有效生動的對文化與典故進行介紹和講解,來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拓寬知識面,提高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力和鑒賞力。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可以在移動環境中自由下載文字 或視頻文件,教師將可以通過任務布置,有目的的與學生一同構建資源庫,學生可以在資源庫中選取自身需要的文件,隨時隨地進行材料閱讀,提高學習效率。
2.運用網盤形式
基于APP軟件的智能手機學習是大學英語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高校利用資源,有效進行文學閱讀及學習,在當天學習后能學以致用,而不是隨著課程的結束遺忘所學的知識?終身學習理念指引下的移動學習是最好的選擇。一是鼓勵學生利用各種網絡資源輔助英語學習。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和發現各種文學學習資源,同時,組織學生共同建立網盤形式的共享資源庫,可以有任務性及針對性的布置任務,逐漸豐富網盤資源庫。不斷豐富文學資源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加上自己的讀后感,有助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交流。二是鼓勵學生自行選擇學習。要求每一位學生通過手機關注“英語文學欣賞”、“英語文學選讀”的等公眾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文學閱讀,并做好學習打卡記錄,以供期中和期末檢查,要求學生一學期內至少打卡一定次數,并在平時成績中給予適當的加分。另外,每次英語課堂的前10分鐘,邀請兩名同學就所學習新聞的主要信息進行交流和分享,學生課前做好精心準備,每周進行一次文學閱讀分享,并在上課之前早早地把他們要分享和交流的文學素材做成演示文稿或重點詞匯抄寫在黑板上。在文學素材講解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主要介紹重要信息,不能一字一句地閱讀文本,不同學生對同一作品的學習也會有不同的感想,他們會在課堂上發表各自的見解。最終所有展示文本都進入網盤資源庫,不斷豐富材料達到學以致用,同時加強了英語自主學習,豐富了英語學習的內容,更重要的是,為他們學完《大學英語4》課程后的終身英語學習打下了基礎。
3.應用移動交流社區
第一,通過建立為新群,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將學習中遇到的文學疑難問題,通過消息發送給教師,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單獨指導,或對有同樣問題的學生集體指導。此外,通過群消息,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學習,互通有無。雖然群消息的信息量較小,但是由于在文學學習中,涉及的內容講解本身信息量較小,所以通過短消息進行互動交流,在詞匯學習中也是可行的。第二,利用3G和4G視頻服務實現互動視頻社區。這樣的互動,如同面對面的互動?;右曨l社區可用于單詞預習復習。例如,教師在講授《新視野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第五單元之前,可以讓學生查找指定的與婚姻相關的著名的英語文學作品。這樣,學生能夠一直參與并保持高度興趣,比教師直接呈現課文更加有效。在課堂上進行這項活動,費時較多,但是如果讓學生在互動視頻社區進行此項活動,他們不僅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并且相互刺激,激發對文章內容的興趣,同時還可以看到、聽到大家發表意見的實時情況,有利于他們從情感上融入交流活動中。有關內容復習也可以在互動視頻社區中進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網上進行互動游戲,提高其學習興趣。移動交流社區將學生從傳統教學中的被動接收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總之,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教學方式不再囿于課堂教學,并呈現出多元化、多模態的趨勢?!熬€上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打破了傳統教學對時空的限制,使學生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了解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大學生的交際和學習特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嘗試通過建構“線上+線下”的方式和利用網絡資源和手段進行英語文學學習,能夠豐富學習的內容,體驗不同的學習方式,增強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主體意識,幫助學生有效習得所需文學知識; “線上+線下”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為學生的終身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將著力建立起以文學閱讀帶動人文素質培養的新型教育模式,以解決大學英語教育中對英語人文素養關注不足的問題。以文學閱讀為載體,以教師帶動學生,全面提升高校學生英語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徐麗欣.輸入輸出理論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J].學周刊2015.(31)
[2] 岳淑珍.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卷宗.2017(31)
[3] 候秋霞,《當代大學生精神需要的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4] 李天翔. 圣經一百句[M].上海復旦大學 出版社 .2017年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