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綱 雷金宏
摘 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對于各種農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著十分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但是在當今時代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亟需對現有的農業發展模式進行轉變,提高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現狀;發展趨勢
引言
我國屬于農業發展大國,其農產品的發展在我國經濟中具有較高的比重。隨著我國農業產量的不斷增加,使農業經濟管理領域逐漸增多,同時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為了更好地適應農業發展的變化形式,人們對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合理的調整。此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提出了農業經濟管理新概念,為農業經濟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理論。隨著各行各業的激烈競爭,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也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盡管我國是農業發展大國,然而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仍與其他國家不同,這讓我們了解到了農業發展的緊迫感。所以,我們需要對農業經濟進行不斷的深入了解,早日讓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實現國際化。
1農業經濟管理現狀
1.1農業經濟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一直都遵循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一過程中,經濟體制的不完善導致了我國農業市場的發展比較落后,很難適應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相關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當及時的對農業經濟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根據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制定出合適的管理制度,確保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的管理,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2缺乏專業的經濟管理人員
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在建設主體是農民的情況下,存在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缺乏的問題。我國農民文化知識水平普遍不高,多為中小學畢業,高中或大學畢業的比例較低。農民沒有進行系統的經濟管理知識學習,管理水平有限,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度低,沒有科學的管理方針和政策,沒有先進的管理思維和指導思想,發揮的僅僅是簡單勞動的角色。我國對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視度不足,政府沒有認識到引進先進管理人才進行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專業管理人才極其缺乏。此外,較高層次的管理人才會趨向于到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發展,不愿意從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
1.3農業經濟管理重視度不夠
農業經濟的發展是我國各個地區所重視的對象,我國為了使農業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得到提升,不斷地制定出新的政策來滿足農業發展需求,并對相應的經濟管理提出創新的要求。但是,這些規定都只是一種形式,在實際進行經濟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沒有真正地重視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出現地這一問題主要是因為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還處于傳統的管理理念,這只能應用在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中,沒有與時俱進,他們認為農業經濟管理與經濟發展沒有多大關系,只要提高生產力就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其實他們沒有真正地理解農業經濟管理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的作用。
2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2.1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應用在各個領域中,這樣有效地提升了各個行業的工作效率。在農業經濟的未來發展中,農業經濟管理也隨著信息的發展而發展,從而提高了管理效率,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正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對農業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業技術信息化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具有推動的作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將提高農業管理水平。因此,如果管理者能意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就能提高經濟管理效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對農業生產經營信息的處理,為農業經濟決策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它不僅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而且還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2.2農業經濟管理產業化
我國政府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后,促使我國農業經濟走產業化發展道路。農業經濟管理產業化需要建設農業相關基礎設施,如農業經濟合作社,發展農業經濟相關的服務機構。這些機構的發展,可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產業化發展。相關機構通過利益聯合,將農業經濟推向產業化發展道路,促進農產品的市場化發展。農產品生產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與管理模式,提升農產品生產與服務質量,促進優質農產品生產范圍的擴大,促使更多農民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另外,需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市場定位,尋求產品發展,創造產品市場的良好未來,而這都需要產業化的管理模式來實現。
2.3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
一直以來,因為我國農業經濟模式的落后,農民的生產規模都很難擴大,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有效的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支農惠農政策的管理,確保所有的政策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在惠農政策的扶持下,我國農村農機的數量發生了十分明顯的增長,有效的提高了農村農業生產的效率,提高了農產品生產的質量。除此之外,在惠農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很多的小型農產品企業逐步的實現了生產方式的改革,實現了產業化的生產,有效的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發展建議
3.1思想上重視農村經濟管理
搞好農業經濟發展,思想上,就應該重視農業經濟管理。地方農業發展部門應針對目前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制定切合實際的法律法規,出臺對應的管理制度,進行必要的經濟培訓和教育,讓民眾更清晰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3.2行動上保障農民整體利益
就農業經濟管理而言,保障農民整體利益,是任何時候都必須要尊重的事實。由此,地方部門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應注意充分協調各方利益,調節各方矛盾,切身保護民眾的自身利益。地方政府能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
3.3體制上注意科技創新
在進行農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建立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通過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能夠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進行有效的指導,能夠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轉變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理念,促進農業結構的轉型,能夠對我國目前的農產品進行深度的加工,促進我國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同時應當提升我國農業科技的整體創新能力,以先進的農業發展技術來推動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
結束語:
順應時代發展的現實需求,未來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將走向現代化、實現信息化、邁向產業化、體制管理走向創新型,而順應這些發展的基本要求,搞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更需要在思想上重視農村經濟管理,行動上保障農民整體利益,體制上注意科技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實現農業經濟發展利益的最大化,更好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曉琳.美國、加拿大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世界農業,2017(8):162-165.
[2]陳祺琪.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空間差異、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7.
[3]何瓊.我國農機產業集群演化機制與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18.
[4]陳敏,馮國慶.現代經濟條件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分析[J].農家參謀,2018(10):81.
[5]董歡.農業經營主體分化視角下農機作業服務的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17.
作者簡介:
蘇國綱(1977-),男,甘肅武威人,農業經濟師,本科學歷,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科技和行政管理工作。
雷金宏(1977-),男, 甘肅寧縣人,助理農藝師、大專學歷、農學專業、主要從事農作物栽培技術研究和推廣、玉米新品種選育和推廣銷售、鮮食玉米深加工技術研究和實施、農產品銷售與品牌建設研究與實施、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與品牌建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