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更高的挑戰,宏觀經濟管理在企業市場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宏觀經濟管理是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過程采取適當合理的調整和控制措施,國家的經濟運作是一個不斷重復再生的過程,宏觀經濟管理是調整和控制過程,使經濟市場的投入和收入保持相對平衡,從而加快國家經濟的增長。本文對宏觀經濟管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宏觀經濟管理;市場經濟發展;作用
0引言
宏觀經濟的概念是以影響企業市場經濟的宏觀經濟管理思想為特征的。尤其是宏觀經濟管理是政府的一項監管措施,有助于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運作和管理。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突出了部落和問題,需要有一個具有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有效的經濟秩序。宏觀經濟管理對企業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很重要。
1宏觀經濟管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研究背景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為完善的背景之下,我國經濟呈現出一種持續穩定發展的態勢,在有效應對次貸危機帶來世界經濟衰退之后,推動我國經濟走上一條高速發展道路上。但是除去應當看到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之外,也應當認識到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當中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市場經濟體系當中,宏觀經濟管理是一項適應性非常強的調控措施,應當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宏觀經濟管理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推動市場經濟框架逐漸向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找尋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模式,在對宏觀經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做出保證的背景之下,積極施行各項措施保證經濟發展,認識到宏觀經濟管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無可替代的作用。日后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應當切實依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妥善完成宏觀經濟管理工作,推動我國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2國內宏觀經濟管理的特征
國內的宏觀經濟管理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積極運用投資的形式發展經濟。這些年,盡管國內的經濟發展勢頭很好,不過和發達國家比起來仍有不足,畢竟西方國家比中國起步早、發展也就相對成熟。而國內的情形是起步晚,所以應當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如此才能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市場經濟和宏觀調控二者結合有助于處理國內的多數經濟問題,所以這就要求國內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也要注意宏觀調控發揮積極作用。國內的經濟發展區別于其他國家,畢竟主要是依靠引進外資,像是美國則是人居消費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不需要投資拉動經濟發展。正因為如此,政府應當充分實行宏觀調控管理,以此調控市場,從而促進國內的經濟健康合理發展。
3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宏觀經濟管理發揮出的作用
3.1填充市場調控的漏洞
市場在經濟管理領域中其實存在一些漏洞,宏觀經濟管理措施施行的過程中,則是可以彌補市場調控中的漏洞,推動市場經濟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在市場經濟體制施行的過程當中,配置資源的過程中依靠的其實主要是市場,市場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中,占據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市場并不是可以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保證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可能遇到各種類型問題的影響,單純的依靠市場調控措施,難以妥善解決各種類型的問題。比方說,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是需要積極的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從而也就可以為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某些個人或者企業為了獲取到更多的經濟效益,非常有可能施行不合理的競爭措施,就會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在此背景之下,國家及政府就應當施行宏觀經濟管理措施,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問題之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呈現出一種越發繁榮的態勢,但是在以往長時間施行的家伙經濟體制的影響之下,市場經濟體系當中存在一些不是十分完善的內容,在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之下,為了能夠對市場經濟發展穩定性做出保證,肯定是需要科學合理的開展宏觀經濟管理工作。因為市場機制本身實際上就存在一定漏洞,因此在市場機制難以順利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可以施行宏觀經濟管理措施來對市場進行調節,從而也就可以順利的解決問題。
3.2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健康建設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內在經濟制度上具備著重要的特點。走進新時代后,國內政府的經濟職能正在發生著變革,尤其是對國有企業采取了多項改革的新舉措,爭取在如今政企職能被劃分得很開的時候,逐漸地將國企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化,如此背景之下,政府的革新就是要求國有企業也加入到市場競爭中,對于國企的經營活動并不再查收,只是憑借著所有者身份實施部分管理手段,尤其是那些和國民生計相關或者是特殊行業的國企,國家應當始終保持對其的管理活動。
3.3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隨著我們各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市場會變得更快,但在我們經濟的重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定期區分經營職能,我們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所有權日益分離,國有企業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競爭。因此,面對這種現象,企業必須依靠宏觀經濟管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保持經濟管理領域的活動,代表其合法利益,推動改革和創新,充分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穩步發展;(b)通過宏觀經濟管理活動,迅速協調我國市場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競爭力,全面促進我國市場的社會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國有企業必須在市場監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行積極改革,并根據國家和政府的反應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活動。為了加強經濟管理,加強競爭力,更好地推進經濟領導活動,而不引起“坐下來和靠背”的感覺,不斷地在競爭中爭取核能,我們的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確實是必要的。。
4現今企業市場經濟發展的變化和調整
4.1實體經濟的變化和調整
國內當前的資源越來越緊張,人口所特有的紅利也在慢慢地消失,這也就造成國內的實體經濟發展應當進行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此努力適應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實體經濟產業結構及時有效的進行調整有利于國內資源實現最優配置,對于企業而言也是革新技術,提升企業發展競爭力的主要形式。所以,國內的宏觀經濟管理在內容上也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有助于企業發展憑借著宏觀經濟管理的幫助實現有效的自身轉型升級。
4.2金融市場的風險性
實體經濟的發展讓國內的金融市場也日漸成熟,網絡金融也逐漸發展起來,這樣的發展讓國內的企業市場經濟發展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性。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國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實體經濟轉型發展迅速,而金融市場交易頻繁,這讓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交叉業務增多,僅僅是單一的金融風險監管形式并不能有效的對金融風險進行監督和預警,對于金融風險的處置機制存在必要的缺失,這會讓金融市場出現一些非法集資、不規范金融交易等行為,從而讓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被打亂。
5宏觀經濟管理的主要辦法
5.1貨幣政策
在制定貨幣政策之后要通過影響物價、影響利率等宏觀經濟變量來間接管控國民經濟。貨幣政策雖然外部時滯較長,但內部的時滯較短,因為貨幣政策都掌握在中央銀行手中,中央銀行的機動性較強,不需要成立專業的研討小組來進行對貨幣政策的評價和估算。貨幣政策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法定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三個方面,其中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吞吐現金,從而實現調節社會貨幣供應量的作用。這項政策具有調節效果的可控性,發揮作用的速度也較快,應用的較為廣泛和頻繁。
5.2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首先表現為扶持特殊產業,例如國家引入外資,扶持一些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來為我國的行業發展提供幫助和活力,帶動一部分技術缺乏的行業更好的發展;其次為淘汰落后產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過程中總會存在阻力,政府應運用正確合理的產業政策來進行調整,在最短的時間內來優化產業的結構。
5.3財政政策
在宏觀經濟管理中,財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其外部時滯較短,在政策實施之后能夠迅速的對國民經濟產生作用,因此在宏觀調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財政政策主要分為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財政收入政策主要有補貼政策和收稅政策,例如在經濟衰退的時期,增加財政補貼、削減稅收可以有效的刺激經濟,利于經濟市場的復蘇;財政支出政策主要為轉移支付和政府購買政策,轉移支付是通過影響居民的收入再影響社會的需求,政府購買是指政府以市場參與體的形式來進行經濟活動,從而疏通經濟管道。
6結束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宏觀經濟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起來的背景之下,需要在原有宏觀經濟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才可以將宏觀經濟管理提升經濟發展、提升就業水平以及穩定社會物價水平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日后逐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應當自己在原有宏觀經濟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進,才能夠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走上一條正確發展道路上,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可持續發展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其麗木格.基于宏觀經濟管理中經濟信息的有效應用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10):47.
[2]崔亞楓.從經濟管理的角度談現代社會會計的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8(06):304.
[3]黃明澳.宏觀經濟管理對企業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5):176.
[4]孫焱廓.經濟信息在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用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8(02):62.
[5]鄭紅霞.宏觀經濟調控下經濟發展趨勢探討[J].經貿實踐,2017(23):160.
[6].宏觀經濟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7(10):194.
[7]金春姬.論經濟信息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8):12.
[8]劉云浩.有效應用經濟信息加強宏觀經濟管理[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7(09):32.
作者簡介:
劉鷺南,男,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