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彤
【摘 要】企業的預算包括經營業務預算、資本預算及財務預算,財務預算是全面預算的一部分,是全面預算的集中反映,是預算財務報表及附表,是全面預算的核心部分。文章結合筆者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及高校財會會計教學經歷,系統地闡述財務預算在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多個方面分析其產生問題的原因,最后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法,為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中優化資源配置、整合成本資源的執行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財務預算;全面預算;改進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9-0177-02
1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概述
財務預算是集中反映未來一定期間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預算。財務預算的內容一般包括現金預算、預計損益表和預計資金平衡表。通常意義上,人們習慣于把預算管理叫做全面預算管理,企業的預算包括經營業務預算、資本預算及財務預算,其實還包括戰略規劃管理、目標管理、計劃管理、運營管理等。它在企業的所有管理控制中具有以下特征:重量化、重廣度、重綜合。預算管理界著名學者戴維·奧利說過,全面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組織內所有關鍵問題融于一體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可以看出,預算管理這項工作難度非常大。
預算管理已有百年歷史,通用電氣、通用汽車等世界500強企業90%以上都在使用預算管理。我國的大中型企業也在迅速跟進,伴隨我國改革步伐速度的加快,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小型、民營企業也在快速跟進,雖然管理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與西方仍有較大的差距,缺乏對財管預算管理的正確認識,缺乏有效的預算體系,不注重精細化管理,缺乏一定的風險評估,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互聯網平臺是最終導致財務預算出現紕漏的重要原因。財務預算是全面預算的一部分,是全面預算的集中反映,是預算財務報表及附表,是全面預算的核心部分。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及高校財會會計教學經歷,系統地闡述財務預算在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多個方面分析其產生問題的原因,最后針對性提出3個解決方法,為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中優化資源配置、整合成本資源的執行提供一些思路。
2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問題剖析
2.1 機構缺失
企業方在組織的管理中沒有把財務預算當成獨立、核心工作。在管理體系當中,財務預算工作隸屬于財務管理工作,其工作內容劃分為日常工作、財務撥付款、工資等資金統計,其工作性質特點更傾向于保證企業的正常工作運轉,業務的往來能保證全業財務狀況安穩有序行進,當出現核算錯誤時可及時糾正及時監管,屬于短期管理。財務預算的工作屬于長期管理,人員通常為辦公室人員,人員少,一人經常分管預算、報表、決算統計等多項內容,沒有形成獨立的工作機構,發生風險時無人監管,也不會在短期內產生對企業的不良影響。因此企業的預算管理停滯不前,當需要進行預算編撰時,也缺乏對市場的調研和企業經營狀況的總結,預算工作多,流于形式。由于缺少專門機構編制財務預算,因此財務人員閉門造車現象嚴重,難以與專業業務部分對接,無法預測未來一兩年的發展計劃,也不會與政府部門對接,缺少政府財政支持,最終,預算結果與實際相差甚遠,不具有參考意義。
2.2 缺乏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企業的財務預算考核應與最初預算的編制目標保持一致。當前,許多企業考核的目標存在多元化情況。企業方重視組織盈利,忽視了管理人員、員工的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的考量。而目標的不一致,考核指標無論是多于預算編制指標還是少于預算編制指標,都將影響企業運營的成本和對員工的最終考核。通過既定的財務預算編制無法保證在預算前編制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表、預計利潤表等。
2.3 缺乏風險預警系統
許多企業在財務預算中缺乏風險預警系統,個中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因一是體現在大多數企業要么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進行過度投資,要么為了保守發展導致經營緩慢或停滯,無法繼續擴大規模發展;二是體現在預算部門對于指標沒有精細化評價,考核等環境也不夠完善,后期評估也未跟上,這就導致崗位職責不明確,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也缺乏相應的風險認識,一旦出現財務漏洞,沒有制訂應對方案,進而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外因體現在國家政策層面,經濟環境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影響。這些是企業財務預算人員和管理人員無法提前預測的。比如,早在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就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而到了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以上這些都容易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
3 優化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措施
3.1 優化專業財務預算管理體系
優化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建立完整的預算制度,科學細致的流程方案能保證預算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明確職責,公平公開考評考核,這樣有利于企業內部合理調控。企業的財務預算應獨立于政府單獨進行,不應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企業若想長遠發展應在預算計劃、預算審批、預算核查、風險評估、后期監管等環境進行詳細規定。企業方應為第一制訂人、監督人,任何不合理業務應的審動應予以駁回,根據企業遭受的巨大經濟損失對相關部門或責任人進行處罰。預算管理是企業穩定運行的基本保障,預算金融一定要在制度規范的情況下,幫助企業提高資金利用率。
二是提高預算部門職能作用。預算部門應獨立存在,可以提升預算活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在企業人員招聘上,應著重錄取有會計操作、預算編寫能力的人才,提高預算人員門檻,著重考察學歷與專業。部分特殊行業如建筑業,應提供上崗證書等職業資格證書。預算部門應與財務及董事會直接對接,預算部門相應于財務工作的紀檢監察部門,負責企業預算工作的評估與反饋,應做到月月反饋,年年反饋。
3.2 引入動態平衡積分卡
平衡積分卡是一種動態的財務預算管理方式,強調對企業財務、客戶、運營等方面的全面考核。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企業已經開始廣泛引入平衡積分卡考核方式。之所以平衡積分卡考核方式能夠在我國企業經歷20多年的應用,是因為平衡積分卡制度主要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客戶情況、運營及學習情況進行多方面的考核,考核目標與財務目標相符。此外,平衡積分卡制度還能關注市場的流動的客戶,并且以客戶滿意度為依據制定企業在目標內的運營績效、用戶需求,利于財務管理目標確認的同時,也為企業在今后的轉型提供了良好且有力的依據。隨著經濟發展,企業本身也越來越注意自身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空間。
動態平衡積分卡應按照以下方式有序展開。第一,明確財務預算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應自始至終貫穿于企業的各個方面、各個階段。依據財務預算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預算機構負責提出預算方案,其他部分應對考核指標、考核原則提供有效反饋和支持。從參與角度分析,預算活動應是一種經濟義務,各個部門都有義務參與。平衡積分卡通過統一量化,形成預算方案進程,并時時上報上級。對各部門、各階段進行干預。第二,處理沖突。之前所說預算部門主責,其他部分負責相應支持,但是實踐過程中難免遇到指標差異,目標不同。比如,房屋施工部門進度與原材采購人員的計劃發生沖突,銷售部門的銷售與供給發生沖突,這種情況對企業的運營、倉儲等成本造成一定影響。那么此時企業應統一協調,將制定平衡積分卡后的預算作為KPI的基礎,以此作為考核標準。第三,趨勢假設。KPI追蹤預測報告是平衡積分卡財務預算管理的主要表現形式。在積分過程中,需要將所獲得的重要數據逐一拆解分析,但也要對一些簡單數字、概念的語言進行趨勢假設。趨勢假設包括未來市場變化、行業發展趨勢、利潤增長速度、市場供求關系、價格合理性及成本影響的諸多因素等。平衡積分卡幫助財務預算人員及時把握市場宏觀局勢,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市場動態、經濟信息,以此來幫助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部門制定合理指標,保證企業預算目標實現。
3.3 增強預算風險應對能力
只要企業有經營活動,就伴隨著風險,收益與風險通常成正相關。風險問題較難準確預測也無法徹底消除,因此財務預算人員與企業的領導都應加強風險管理的意識,制定風險管控措施。財務預算相關人員應保證預算制度與企業的實際規模與發展策略適應。財務預算人員在企業中應與企業內部的資產狀況進行合理評估,了解企業的資金流向。人力資源部門應加大財務預算人員的長期培訓,優化企業內部的資金結構,當發生財務風險危機的時候,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財務預算人員應與管理人員一樣,對未來的企業運營及市場動向有相對準確的預測。
參 考 文 獻
[1]曹峻豪.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187.
[2]劉紅娟.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與風險控制[J].價值工程,2019(3):28-30.
[3]石軍.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8(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