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敏
【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經貿活動日益頻繁,城市交通量迅速增長,傳統的道路交通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以景德鎮市為例,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已經對“創文”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基于此,文章嘗試將國外交通管理工作的“三E”理論與目前景德鎮市的交通管理工作相結合,通過分析,解讀如何提升交通管理水平、補齊“創文”工作短板。
【關鍵詞】“三E”理論;景德鎮交通;管理水平;提升
【中圖分類號】D6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11-0116-02
1 “三E”理論的由來
1923年,美國堪薩斯州安全委員會主席哈維為了有效地解決交通問題,提出“三E”理論,即利用法規(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和工程技術(Engineering)處理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有效提升交通安全質量。后面經過各國的專家不斷根據各國的交通實踐現狀,補充與完善該結論,最終確定“三E”理論的基本概念是交通安全必須以法規、教育和工程為主體,缺一不可。其中,以交通工程作為交通安全的基礎,一切交通安全對策和設施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理論基礎,交通安全教育必須以交通工程為指導。
2 “三E”理論在景德鎮交通管理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2.1 擁有的積極意義
“三E”理論作為系統工程理論,具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用“三E”理論治理交通問題,能夠將系統工程理論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機結合,使交通管理能夠找到系統化的組織管理技術和方法,更高效地指揮道路交通管理實踐。
2.2 應用方面
2.2.1 景德鎮交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市民缺乏現代科學的交通安全知識。與眾多大型城市相比,景德鎮市在“路權明確、公共交通優先、行人優先、交通標志標線清晰”等方面都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這里有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交通設施不完備,也有主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市民缺乏必要的現代科學的交通安全知識或有一些不文明的交通陋習。
(2)交通管理的社會化參與度不高,交通行為不文明現象相對普遍。從“三E”理論出發不難發現,交通法規是解決交通問題的核心。目前,景德鎮市的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在社會普及方面的工作成效還有待提升。相當一部分市民對于時代變化所帶來的交通狀況變化不能適應,經常會出現人車爭道、機動車不禮讓行人、非機動車隨意駛上機動車道的不文明行為,影響公共交通安全的同時,也給自己的人身交通安全帶來了隱患。
(3)交通管理的基礎工作不夠扎實牢靠。就景德鎮市目前的交通管理現狀來看,依然存在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不足、交通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夠、群眾參與性不足和、社會化層度不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及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時有發生等情況。
2.2.2 “三E”理論框架下景德鎮交通管理中的對策應用
(1)以人為本,加強現代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交通管理工作的一個重中之重就是對普通行人展開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這是配合交通硬件設施改造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手段。景德鎮市政府近兩年做了大量拓寬道路、改善交通基礎設施的利民工程,作為交通管理工作從業者,有義務讓市民不僅把這些針對“物”的政策看在眼里,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交通安全員的引導把對“人”的教育規范政策記進心里。同時,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建立起具備教育和交通數據整理、收集功能、交通駕駛實習訓練和調查研究功能的交通事故綜合教育管理中心,定期組織宣傳學習,特別是邀請有交通違法行為的個人進入中心進行案例學習,以此警醒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違規。
(2)結合景德鎮目前的道路改造工程,積極推進交通管理的社會化。交通管理作為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其質量提升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目前,景德鎮的交通管理社會化參與現狀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這也意味著景德鎮的提升空間是非常大的。目前,在硬件設施改造上,景德鎮通過道路改造提升了市內交通運輸的質效,同時通過引入交通管理員(小紅帽崗)也進一步規范了電動車等非機動車的駕駛行為,城市交通運行面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僅采取基礎手段是不足以快速提升城市交管水平的,推進交通管理的社會化建設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通過立規的形式,率先在事業單位、機關、學校、部隊團體、大型企業等部門或單位建立交通安全責任機制,堅持單位負責制度,通過引入“6S”目標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方法,把交通安全層層落實到位,并給予獎罰措施進行激勵或者督促。其次,借鑒綜治工作的做法,把交通違法、交通事故等發生的事件率確定一個基準值,然后依據基準值考評事業單位、機關、學校、部隊團體、大型企業等部門或單位,對少于或等于基準值的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大于基準值的單位給予必要的通報批評。個人認為,通過以上方法的實施,能夠激發社會參與交通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能夠培養起社會大眾對于道路安全管理的社會責任感,使大眾作為社會組織成員真正變身成為交通管理的參與者和執行者。
(3)加強交通管理基礎工作,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實施道路交通管理。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時代的快速變遷,體現在城市交通變化上就是日益復雜的交通運行情況。比如,汽車保有量的日益增多,城市道路運力的壓力日益增大等。在今后的城市發展中,針對這種交通變化的考量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做好充分的準備。本文以景德鎮市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基礎交通管理工作。
一是繪制清晰、完整的交通標志線或者通過護欄的形式規劃出清晰的人車分離交通區域。針對還沒有改造完成的中心老城區,人車混合交通是主要的交通形態,科學地布置人車分離的交通區域十分必要。以景德鎮市南門頭古街路段為例,通過護欄規劃出3個部分的交通區域,中間部分為非機動車(電動車等)行駛區,兩端部分為行人區,機動車不得入內,以上措施是通過護欄導引自動形成人車分離,成效斐然。
二是設立公共交通優先的健全快捷的交通網絡。在一部分的中大型城市,公交、地鐵、輕軌等交通形式并存于城市交通體系中,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的壓力,也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是對于景德鎮來說,短時間內實現地鐵和輕軌并存的交通體系不現實,比較符合實際的是發展共享形式的公共交通形式。比如,近期在景德鎮地區出現的“小狐貍”共享電動車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它的出現補足了出租車、網約車的短板,使市民出行又多了一種自主化的個性選擇,尤其在短距離的換乘或者出行上,共享電動車是一種更加自由且經濟的選擇,推出市場以后很快就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三是明確路權,各司其職。對于景德鎮市的交通管理來說,規范電動車的管理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老大難問題。如何讓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行人在各自路權范圍內各行其道,安全通行,交管部門想了很多的辦法。最近使用的辦法是通過征募交通管理員,配合交警對電動車實施引導,確實取得了一定效果。筆者認為,在這個方面,景德鎮市還可以向其他城市學習和借鑒成功經驗。比如,倫敦在進行路權管理時要求行人和司機必須共同遵守交通規則,在設置有行人優先的黃閃燈人行橫道處,機動車司機必須停車禮讓行人通過;反之,在綠燈條件時,機動車正常行駛,不會刻意減速,如果行人違規出現交通事故,機動車司機不需要承擔責任。這樣做的好處是路權概念明晰,行人的安全性和機動車的快捷性都能夠均衡兼顧。
四是行人優先,以人為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設立人行天橋、地下通道和交通安全島等交通設施,為行人的出行提供方便。同時,可以根據人行橫道設置的密度情況,在密度比較高,又不適合建設以上3種交通設施的區域,設置行人過街控制器(比如景德鎮市古街口處的行人過街控制器),引導行人過街出行或者是為過街中的行人提供安全避讓的空間,這些措施都能夠很好地體現交通設計中以人為本、行人優先的人性化設計。
3 結語
城市交通問題的日益凸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所致,只有正視問題,找尋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才能更好地面對新時期城市發展。當下景德鎮市處于創建文明城市攻堅克難工作的關鍵階段,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創文”工作的掣肘,此時引入“三E”理論進入景德鎮交通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創文”工作的有序推進,又有利于把交通管理工作由最初簡單的城市增量配套工作的認識轉變為包含了城市布局和整體交通格局的質的變革的認識,一舉多得。
參 考 文 獻
[1]鄭禾.從美國“三E”理論看杭州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J].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3):23-25.
[2]劉廣萍.系統工程理論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應用思考[A].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A12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理論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研究[C].中國系統工程學會,2014:2.
[3]周正宇,翁劍成,陳智宏.倫敦城市交通理念與交通管理透視[J].綜合運輸,2012(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