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對與會計相關的各領域的知識也要多有涉獵。現代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成為必然趨勢。本文將對這種轉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做一些簡要分析。
【關鍵詞】 傳統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轉變 綜合素質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傳統的財務會計主要供外部使用者使用,如企業的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和政府部門等。但現在的很多上市公司雇傭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中介組織進行財務報告的編寫及審計等工作。因此,企業更應加快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讓企業的財務部門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提高整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而管理會計使用者是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其目標主要是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是反映過去,分析過去的數據無太大意義,而管理會計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注重對未來的計劃和預測;財務會計受許多會計準則的限制,而管理會計則靈活自由,可以根據需要反映對企業經營決策有利的信息;在行為性質上,財務會計是被動的,往往只需要運用一些簡單的數學方法,而管理會計是主動的,需要利用統計等多種數學方法,將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進行加工和分析,向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計劃、實施、控制、評價和修訂企業經營戰略方案提供信息和依據。并且財務會計看重的是結果,管理會計則注重過程中的價值創造。盡管管理會計有諸多好處,但現在的管理會計相比于歷經多年發展的傳統財務會計仍缺乏規范性和統一性,體系尚不成熟健全。
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過程中的問題。從企業外部來看,沒有形成系統規范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使得對管理會計的學習缺乏理論指導。在實踐中成功運用管理會計的企業也不多,缺乏實踐經驗的推廣。我國的經濟環境和法律環境亦有一些不完善;從企業內部來看,會計歷經古代、近代、現代的發展階段,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體系,對大多數人形成了很深的影響,所以也造成了企業會計人員停留于只看重期末財務報表的數據,忽視過程的分析,止步于基礎階段,以致于其專業技能和素養不能跟上企業的發展速度,普遍呈綜合素質較低的狀況。一些較偏遠地區的小微企業仍未使用會計電算化系統,會計工作效率較低。我國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不高,這也表明管理會計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管理會計仍只是在部分地區及部分企業有應用,制約了管理會計的發展。
促進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建議。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是必然的趨勢,要促進這一過程,企業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會計人員的認識,要積極倡導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讓他們認識到管理會計的意義與其能帶給企業的價值以及個人的進步。會計人員不能拿在意識里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低下的,漠不關心企業的管理決策。同時,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與指導,鼓勵、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管理會計相關的知識,提高其綜合素質,讓會計的業務能夠更加明確,不斷提升管理會計的職能,為企業各責任單位提供最優質有效的會計信息。企業也應加大對會計應用軟件的資金投入,這能很大程度地節省人力物力,同時也降低了許多人為因素的干擾,提升了會計核算的精確度以及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落實現代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將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要推動管理會計在整個國內的發展,應進一步研究西方管理會計相關的案例,結合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設立專門機構來展開管理會計的系統研究,從而指導企業的管理會計工作,創辦管理會計刊物,使學術與職業組織的相互促進。也要抓好基礎教育工作,有關部門應編寫完整規范的教材,同時可在國內高等院校開設管理會計專業,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注重培養管理會計的實踐應用。
總 結
會計與管理結合起來,才能使這個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相比于傳統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靈活自由,注重深層次的分析,以提供有利于決策的信息為目標,更加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整體競爭力。企業也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管理會計予以重視,積極引導管理會計工作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劉克林.淺析企業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J].財會學習.2017
[2] 李靜童.淺析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改革思路和方法[J].經營管理者.2017
[3] 李婷婷.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經貿實踐.2016
[4] 陸智華.對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
[5] 申臨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問題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5
作者簡介:曹夢瑤(1998年),女,湖北, ,本科在讀,延邊大學,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