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輝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生物檢測技術應運而生,為食品檢測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生物檢驗技術較傳統檢驗方式有所不同,具有靈敏度高、結果準確、高效性等特點,在食品檢測行業中走著廣闊的運用前景。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探討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運用方式和重要性,希望能為食品檢驗行業從業人員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食品檢驗;生物技術;食品安全
中圖分類號:TS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0-0176-02
0 引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狀況密不可分,隨著人民意識形態的變化,人們也對食品安全問題愈發關注,對食品檢測行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食品檢測改善檢測方法,更新檢測技術。傳統的食品檢測方法以儀器檢測為主,在檢測過程中往往受到儀器精密度、操作規范程度等因素的干擾,檢測效率不高、耗費時間長、檢驗結果的精確度也有待加強,這樣的食品檢測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食品檢驗的需要。而現代生物檢測技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檢驗方式的弊端,與傳統檢測方式相比,現代生物檢測技術更為靈活、高效、準確、安全,能有效促進我國食品檢驗行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剖析了生物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如生物傳感技術、生物酶技術等)的運用方向和運用前景,以此體現出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作用和運用生物檢測技術的重要性。
1 食品檢驗中生物技術的作用
食品檢驗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促進食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在生物學理論快速發展的今天,生物檢驗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在分析食品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所有的食品所具備的生物技術原理都是相近的。生物技術相對于傳統檢測技術有更高的準確性,也更加安全。由此可見,將生物檢測技術運用在食品檢驗中可以優化傳統食品檢驗方式,將效益最大化。同時,在食品檢測中運用生物檢測技術的時候,需要規范檢測流程,確保檢測工作的有序執行。
與此同時,生物檢測技術能夠運用于食品檢驗的多個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檢測技術也能夠綜合評價食品的品質和穩定性、監督食品質量,同時能為食品研究與開發帶來促進作用。綜上所述,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運用前景十分廣闊,能夠為食品檢測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2 食品檢驗中的生物技術內容
傳統的化學、物理檢驗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經難以滿足不斷發展的食品產業的檢測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檢驗部門需要積極革新食品檢驗方式。采取生物技術開展食品檢驗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食品檢驗的范圍,本文主要以運用最為廣泛的四種技術(生物傳感、PCR、生物酶、生物芯片)為例進行綜合分析,具體如下:
2.1 生物傳感器技術
生物傳感技術能夠作為食品檢測的有效依據,它以抗原抗體、生物酶及生物活性作為識別依據,將信息傳入到特定的傳感器中,再由傳感器對所輸入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轉化成符合食品檢驗需求的有效數據(如圖1),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讓食品檢測人員了解食品各種參數,如安全性、穩定性、保質期限等。它的優勢在于耗時少、檢測準確度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食品檢驗的可信度以及效率。
2.2 生物芯片技術
生物芯片的原理是運用光導原位技術,用特定的信號檢測儀固化樣品表面的分子,使之形成有序的隊列,再將同類產品上面的分子與樣品的分子互相雜交,最后以雜交分子的信號強弱為檢測依據,達到食品檢測的目的。生物芯片的優勢在于,檢測時間短、范圍廣,并且生物芯片技術所運用的儀器比較便攜,這也使得生物芯片技術的運用范圍較其他生物檢測技術更為廣泛(如圖2)。然而生物芯片技術也有其缺陷,它的不足之處就在于成本高、應用性不足,這也是未來生物芯片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
2.3 生物酶技術
生物酶技術是一種以免疫學、及酶學為理論基礎的現代化技術,目前通常與免疫檢測技術聯合使用,廣泛運用于檢測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以及污染情況。由于生物酶技術的特異性比較高,檢驗技術相對于生物芯片技術價格更低廉、實際操作也較為簡便,所以該技術在目前的食品檢驗行業中運用廣泛。生物酶技術有較高的運用價值和普適性,能夠有效、精準地識別食品當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食品安全檢驗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2.4 PCR技術
PCR技術也被稱作聚合酶鏈式反應,是生物酶技術的拓展以及延伸,它與生物酶技術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根據免疫學原理進行研究分析。PCR技術的基本原理及過程如圖3所示,該技術利用生物酶的固有特點,觀察生物酶的變化規律及其特性測算食品的各項指標,分析食物是否是安全的、無污染的。
目前,PCR技術的運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食品成分復雜,如果不能有效地排除各因素的干擾,可能會出現結果不準確的現象。(2)PCR反應靈敏度高,操作時要求嚴格,稍不注意有外界DNA介入就會造成假陰性。(3)傳統的檢測方法不適用于PRC檢測,需要檢測人員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提取DNA的方法。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PCR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傳統的PCR技術的應用范圍較窄,以古生物研究與轉基因農作物研究為主,而在PCR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該技術也能夠促進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由于PCR技術較傳統食品檢測技術的準確性高、檢測效率高,因而該技術也逐漸成為食品檢測行業的后起之秀。
3 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
3.1 農藥殘留檢驗
對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檢測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近年來,我國由于大量使用農藥,導致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生物檢測技術能夠有效檢測出農產品化學殘留,提高檢測效率。只有嚴格地管控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才能保證農副產品的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3.2 有害微生物檢驗
運用生物檢測技術可以對食品的有害微生物進行檢測,分析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而后工商部門再將不合格的產品進行清查和下架處理,從而有效抑制有害物質的傳播,避免疾病的暴發。如今,運用微生物技術檢測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已經成為新的大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生物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該技術的重要性也會在今后不斷凸顯。
3.3 食品品質與成分檢驗
生物檢測技術能夠高效地測算出食品的保質期及其變質情況,從而保證食品安全和顧客健康,利用生物傳感技術可以實現食品品質的檢測,傳統的傳感器技術能夠判斷食品中的含糖量、碳水含量、新鮮程度等,科技發展賦予了生物傳感技術更多的可能,現代生物傳感技術還能夠識別食物的形態以及氣味。
3.4 轉基因食品安全檢驗
轉基因農作物在現代食品中極為常見,然而針對轉基因的爭論在轉基因農作物食品的發展過程中從未停止過,為了使轉基因農作物獲得大眾的信任、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食品檢測部門需要完善轉基因食品的檢驗工作,合理運用生物檢測技術,保證轉基因食品的品控。
4 結語
國家的支持和大眾的監督是食品安全技術實施的重要推動力,食品安全需要大眾和國家的密切關注。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生物檢測技術的運用范圍逐步擴大,并成為食品檢測的核心,同時也賦予了食品檢測行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可能性。當前我國生物技術在食品檢測當中的運用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完善。
在食品檢測的過程中能夠運用的生物檢測技術種類繁多,但無論運用何種技術進行食品檢測,都要制定較為固定的檢測流程,并在檢測的過程中嚴格遵守檢驗流程,才能真正保證食品的安全。與此同時,我國的食品檢測人員也需要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檢測水準和專業素質。有關部門應該定期對機構檢測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提高質檢人員的綜合能力,保證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從而達到扶優治劣的作用,保證食品安全,實現促進經濟發展和出口商品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鐘欣.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3):114.
[2] 白永霞.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7(06):91.
[3] 楊瑩.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6(33):86.
[4] 朱小亮,潘濤,王佐.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4(3):66-66.
[5] 張煥.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食品界,2016(10):80.
[6] 彭瑩.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15(5):117-118.
[7] 劉彤,白玉.淺談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4(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