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英
摘 要:文章以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為研究對象,首先對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必要性進行了闡述分析,隨后著重圍繞如何做一名學生喜歡的班主任,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生 喜歡 愛戴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人們對于義務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需要學校管理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努力,同時還需要班主任更加出色的工作,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直接教育引導者”,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更有助于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開展,對于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必要性分析
當下實施的素質教育與以往傳統教育不同之處在于,素質教育不僅關注教育質量,更加關注學生教育體驗,不再把學生當做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機器”,而是將學生視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個體”,通過教育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育過程中來,尊重學生個習性化發展,增進學生學習體驗,實現學生素質全面提升。在這一背景下,班主任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班主任不僅負責學生日常教學,同時還要進行班級管理,因此日常與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良好與否,將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實現身心全面發展,關系到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好壞。如果班主任深受學生愛戴,將會更有利于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確保學校教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反之,若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那么班主任在實際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將會受到重重阻力,管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對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擾,嚴重限制素質教育實效性發揮。基于此,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采取有效策略,做一名深受學生喜歡的班主任,以促進學校各項素質教育工作平穩順利開展。
二、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策略
1.班主任應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
班主任的師德修養主要體現在日常行為習慣中。在小學生心目中,班主任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分量,因此班主任日常行為也會對小學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班主任只有規范自己的言行,才能的對學生施以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是贏得學生認同與喜愛的關鍵所在。具體來說,首先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充分利用自己的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通過規范自己的行為,發揮榜樣作用,予以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簡單來說即是班主任要求學生能夠做到的,自己要做好表率,比如要求學生8:00到校,那么班主任7:50就要先到;帶領學生跑早操鍛煉身體,要求學生繞操場跑三圈,那么班主任也要堅持跑三圈;要求學生嚴禁校園內騎自行車,那么班主任自己騎車上班時,在進入校園門后也要推行。不搞特權主義,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榜樣的力量,學生才能夠真正發自內心的信服班主任,尊敬班主任。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想獲得小學生的喜歡,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信服、尊敬層面,就需要班主任主動放下“架子”,將學生視為自己的朋友,在學生面前不掩飾自己的過錯,與學生坦誠相見,更不能為掩飾自己的錯誤而遷怒于學生,才能夠有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給予學生一種平易近人之感,獲得學生信任與喜愛。例如在如下案例中,某班主任新學期第一次點名,結果其中一名學生的名字里有一個生僻字,班主任不會念,但班主任并沒有故意漏掉該名學生,而是在眾多學生面前坦誠自己的不足,請教學生如何讀這一個字,待學生解答后真誠的道謝。班主任的這一舉動不僅不會 致使自身“權威”喪失,學生反而會被班主任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的勇氣所打動,不僅有利于培養他們誠實謙虛的好品質,還有利于與學生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
2.班主任應學會批評的藝術
批評是一門藝術,小學生受年齡、思想認識所限,再加上自控能力較差,經常會有意無意的犯一些錯誤。例如在實際上課或進行班級巡查時,班主任經常會遇到小學生講“悄悄話”、開小差、看課外書等現象,面對這些現象,班主任不應一味訓斥、指責,而應冷靜分析,比如是否是自己講課太過枯燥?說話學生是否在討論問題?當學生考試失利時,不要急于批評,更不能直接向學生傳遞“老師對你很失望”這種負面情緒,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正確做法應是首先班主任應先對學生做好安撫工作,然后和學生一起分析這次考試失利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出問題所在,班主任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學習上的經驗和教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實際批評學生時,一是要注意語氣控制,二是要就事論事。例如某一班主任在抓住學生上課看課外書,直接采用嚴厲的語氣指責該名學生“不知上進”,并從學生外表來評價學生:“你看你頭發這么長,一副小混混的腔調,就你這樣有什么資格當學生?”,這種錯誤的做法不僅會嚴重傷害小學生心靈,甚至還會激起學生逆反心理,導致事態進一步失控。正確做法應是語氣和緩的詢問看課外書的原因,并指出行為的錯誤之處,引導學生自我批評,而不是一味的呵斥,甚至拿不相干的“理由”攻擊學生。
3.發自內心的愛學生
班主任愛學生不應從“義務”、“職責”的角度出發,更嚴禁出于“為和學生搞好關系”的功利性目的,小學生雖然心思單純,但同時心靈也比較敏感,相對于成人,更能夠察覺到“真心”或“假意”,因此需要每一個班主任都應發自內心地關愛著自己的學生,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讓學生誤會為“班主任很虛偽”。基于此,要想真正贏得學生的喜愛和擁戴,就必然需要班主任從小事做起,從日常學習中做起,從細節處做起,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例如在換季時,提醒學生注意天氣變化,合理增減衣服;記住每一名學生日記,(為防止忘記,可以添加備忘錄提醒)在學生生日當天,向該名學生說上一句祝福的話語,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注與祝福,在平常教學中,看到學生紅領巾戴偏了,教師可以自然而然的走過來幫忙扶正;發現學生換了新發型,不經意地稱贊一句……通過這些日常小事,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從而讓小學生真正喜歡、擁戴班主任。
總結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提高對“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例如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學會批評的藝術、發自內心的愛學生等措施,讓學生真正喜歡擁戴自己,從而更好的推進教育工作開展,提升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耿飛飛.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J].考試周刊,2017(88):179-179.
[2]劉晶.做個感動學生的班主任[J].教書育人,2018(5):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