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變變
摘要:生物化學工課程是現代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在生物學、醫學領域都有十分重要的應用。進入新時代后,生物化學領域都有相應的發展,但是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暴露出許多弊端和不足。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內容進行闡述,并提出了具體的思路和實踐方法,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物化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9-0195-02
高職院校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職院校作為培養一線技術型人才的場所,在生物化學的實際教學中,應該能夠充分體現出教學目標。隨著高職院校的教學體制的深入改革,在時代的發展變化中,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已經暴露出許多弊端。高職院校的生物化學課程作為基礎醫學的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內容,在目前的教學中面臨許多問題,需要教學工作者通過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豐富經驗,改善課程教學的不利局面。
一、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生物化學課程的理論教學環節薄弱。生物化學是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命物質的一種學科,在高職院校眾多的專業課程中,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但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學時要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少,而且還有相當長的定崗實習階段。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整個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在教學中會有意識地將理論課的內容盡量壓縮。從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中就可以看出,一般一年級的課程安排非常緊湊,學生可能周一到周五的課程都排得很滿,甚至在晚上和周末都會有課程的安排。這種理論課程的教學安排,雖然能夠很大限度地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課程,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課程的內容略顯枯燥,學生提不起任何興趣,這對于沒有升學和考試壓力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很難通過自身的求知精神和自律意識來完成。因此,在高職院校的生物化學課程中,理論教學環節并沒有過多的成效,主要是因為課程的安排以及教學方法上出現的問題。
(2)生物化學課程的實踐教學和教師水平不足。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我國一線技術型人才的搖籃,在人才培養的方向上要有明確的把握。實踐教學對于生物化學課程來說意義重大,是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工作崗位、完成崗位要求的最基本的內容。但是在高職院校的具體教學中,生物化學實踐的課程遠遠達不到要求。首先在實踐的課程安排外,受限于學校的設備和場所等問題,以及實驗室教師的安排,有的學校的實踐課程很少,各個班級要排隊等候很長時間才能進行實踐操作。生物化學的理論課程安排緊密,而實踐課程卻安排很少,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完理論后沒有及時進行相應的實踐研究和探討,導致理論和實踐內容脫離。[1]其次,高職院校的教師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很多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所體現的教學素質和能力都無法滿足當下的教學要求,許多教師墨守成規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同時自身知識水平的局限性也使專業課程的內容得不到延伸,僅僅受限于課本上的內容教學。總而言之,實踐教學能力的缺失,對高職院校的生物化學課程來說影響很大,同時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所表現出的問題。
(3)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模式落后。生物化學是一門現代學科,學科的內容具有非常強的時代性。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上依然還是比較傳統的。尤其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理論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多大的興趣。尤其是高職院校一年級的學生,在剛剛進入大學后,思想和行為上也比較松懈。在大學后馬上就安排了復雜和深奧的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并不能接受很多。但是這種課程安排是根據高校教學的需求來安排的,一般是無法改變的。因此,生物化工課程教師,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職院校生物化工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越來越難接受。當下學生都是在改革開放的新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對于傳統的教育理念有很深的芥蒂,對于新鮮的思想和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中,也應該能夠以學生的思想特點為內容,深入研究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模式。
二、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思路
(1)合理調整生物化學課程安排。對于生物化學課程的理論教學,作為專業教師應該能夠認清當下學生的學習思維。在課程安排上,要盡可能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理論教學作為專業課程的基礎,必須予以重視。首先,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要利用專門的時間和課程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學習思想上的教育,明確闡述和說明大學中學習的強度和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大學期間學習狀態的轉變,以及與高中階段的區別。這樣才能使學生迅速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迅速融入大學的生活和學習。其次,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而且不同地區的學生水平也不相同,生物化學專業的教師應該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體現出教學中的層次感。對于生物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要重點培養和提供幫助,對于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學生要充分理解,并且能夠有效地提供教學上的幫助,在進行課程學習和實踐分組中,要合理安排教學小組。[2]另外,高職院校的生物化學實踐教學也不容忽視,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在生物化學的教學中,合理安排學生的實踐內容,把實驗室充分利用起來。科學地進行實踐教學的任務安排,使每個班級的學生都能夠在實驗室進行操作,更加有效地鞏固理論課程內容。
(2)提高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水平。教師不僅是高職院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同時也是課程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因此,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對課程教學以及建設和發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師選用上要盡量的年輕化,年輕的教師雖然在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上略有不足,但是年輕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比較先進,對于先進的教學模式,比如“MOOC”“微課”等,都比較容易接受,同時也比較喜歡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也能夠提升課程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來。另外,在生物化學的課程教學中,要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利用先進的教學條件,提高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形象表達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
(3)改進和完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模式。目前,高職院校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模式還是采取比較傳統的手段,這不僅忽略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沒有考慮到當下高職學生的思想特征。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生活與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職院校的學生成長在先進的互聯網時代,從小在獲取信息和學習知識的方式上與之前的學生有明顯的區別。從他們成長的經歷來看,學生對互聯網方式下的教學手段和形式不僅有著天然的接受和領會能力,同時也更善于利用互聯網的相關技術來進行課程的學習和專業的深入了解。因此,在生物化學的教學改革中,要積極建立和推行信息化的教學模式。生物化學課程教師也應該善于使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3]
三、結語
高職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中,要堅持以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為目標,全面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長期致力于國家的人才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先進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桐君,滕少康,黃建斌等.基于微課的高職臨床醫學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6):31-33.
[2]余志剛.高職生物化學課堂教學設計[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4):128-129.
[3]劉玉坤.高職高專醫護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改革[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7(4):90-92.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