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當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新時代下的青年,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深刻地領悟并承擔起時代所賦予的責任,腳踏實地、甘于奉獻,將個人理想融入時代理想當中。在當代青年樹立遠大理想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它引導當代青年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基礎,理性地分析社會發展的大形勢,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新時代;青年理想;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6-0162-0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敝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屬于全體中華兒女的,更將在青年人的接續奮斗中使理想變為現實。
新時代的中國為青年一代提供了實現理想的廣闊舞臺,為中國青年創造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中國優秀的青年們身上充分體現了當代青年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自強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獻的思想境界”。當代青年正在成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優秀的青年一代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做人生的信條,用自身所散發的獨特光芒去照亮前進的道路,用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青年性格為中國夢的實現增添力量。但與此同時,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青年人處于迅速變化與紛繁復雜的環境中,面對各種社會思潮,一些人理想信念產生動搖、思想上受到沖擊、在人生價值的選擇上感到迷茫,同時對馬克思主義理想觀的認同度也有所降低,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產生了過分追求利益、道德失范等問題。引導新時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新課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切實加強針對性,進一步提高有效性,為當代青年理想建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才能真正發揮在當代青年理想建構過程中的作用。
一、當代青年實現理想的現實路徑
(一)當代青年的理想應當建立在對自己的理性認知上
張聞天認為:“理想信念是人的根本所在,對青年尤其重要。”堅定而遠大的理想是推動人們勇往直前的精神動力和人生信條。然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多元文化的沖擊、網絡意識的傳播和滲透,使青年群體在理想建構中感到迷茫,青年人的理想似乎越來越趨于現實或者淡化精神追求。
毋庸置疑的是,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正是因為我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是掌握自己命運和未來的主宰,就更應在理想的判斷、選擇和建構過程中,對自己負責。人的一生不應該是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但更不應該是魯莽行事、隨心所欲的,當代青年應當在每一個人生節點結合自身實際為自己制訂目標和計劃,腳踏實地做好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這是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一批批優秀青年與時代共同進步,以國家繁榮、民族復興為己任,憑借著自己的理想信念,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為自己而奮斗,也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但也有部分青年群體,不切實際地空談理想。因此,在確立人生理想之前,我們應當權衡利弊,堅守信念,腳踏實地,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不斷奮進。
(二)當代青年的理想選擇應當注重時代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國夢必將為當代青年實現人生理想,創造美好生活打開無比廣闊的空間。”青年一代昭示著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只有堅定理想,明確自己的時代責任,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發揮青年所長。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重要講話中都提到了對青年一代的希冀和囑托,就是希望青年人能夠不負眾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用青年智慧鑄就時代的輝煌。因此,當代青年的理想應當體現出對時代的責任和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近代以來,我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廣大青年在革命戰爭年代滿懷革命理想,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沖鋒陷陣,拋灑熱血;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發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為祖國繁榮富強開拓奮進,銳意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是對近代以來,優秀青年的豪情壯志的高度贊揚,更是意在告訴當代青年,每一代青年都應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作為社會發展中一股最年輕、最具活力、最富有創造力的青年血液,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國家的民族事業當中。而當下社會,青年群體中盛行著這樣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追求——“佛系”人生。所謂“佛系”就是一種看淡一切的生活方式,與世無爭,對工作、對生活、對凡事都抱有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這個詞在2017年12月迅速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受到青年人的熱烈追捧和喜愛。但“佛系”的背后,帶來的又是怎樣的社會效應,表面上看起來云淡風輕的人生態度其實體現出的是部分青年人消極退縮、逃避社會壓力的生活態度,這恰恰與我們所說的時代責任是背道而馳的。青年一代本該是最富有生機的社會中堅力量,但這樣的人生態度必定會對青年人在實現理想過程中產生消極影響。理想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輕輕松松可以實現的,需要青年一代腳踏實地,努力拼搏才能得以實現。
(三)當代青年要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發揚奉獻精神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指出,青年擇業的最終目標應當是實現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也就是說,青年人在實現自身理想的過程中,更應注重發揚青年群體的奉獻精神。當代青年只有深刻領悟時代主題,并把個人理想追求統一于社會發展需要,在小我價值的實現中展現大國情懷,使人生理想更具社會價值。當前,在社會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價值實現方式逐漸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功利主義、利己主義和物化主義的社會現象必定對當代青年實現個人理想追求產生極大影響。因此,當代青年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奉獻精神,只有為祖國和人民奮斗的青春才更具價值,我們應當心無旁騖地為共同實現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而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體現自身價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當代青年理想建構的啟示作用
青年群體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青年一代肩負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年,才能使青年一代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培養他們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開拓進取的精神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同時,青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國家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青年,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才能對青年一代確立人生目標,實現人生理想有所啟發,才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青年。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度挖掘青年的特點,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科的綜合性優勢,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每個時代有其主題和特點,而每一代的青年更是如此。新時代下的青年有朝氣、有活力,更有想法、有創新,他們追求標新立異,強調自身所需;他們個性張揚,勇于拼搏。如此一來,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深度挖掘青年的特點,從教育對象的特點出發找尋思政教育的新方法,使思想活躍、有獨到見解的青年更深刻地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從而引導青年更好地實現自身理想。
市場經濟的利益導向、競爭驅動等屬性伴隨當代青年的成長,新時代青年更具備競爭意識,社會的發展推動著青年人前進的腳步;新時代青年的思想是開放的,他們國際視野開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增強,思維也隨之活躍,更多的青年選擇走出國門去看更大的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新時代的青年是網絡時代的青年,他們通過網絡結交新識、了解國家和世界、通過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所感所想。面對這樣的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更應發揮出其優勢,讓青年一代在如此紛繁復雜、充滿誘惑的社會大環境下堅持初心,做有追求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注重與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審美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整合和融合,使青年一代結合思政教育來準確地分析自身,結合自身特點強化理想信念的養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幫助青年一代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在其理想構建的過程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無論社會怎樣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引導人們形成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牢牢把握這一點,幫助青年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識,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為理想不懈奮斗。
(二)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培養青年一代識大體、謀大事、立大志的大格局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蔽覈堰M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接下來我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年人選擇走怎樣的道路決定著我們的國家將何去何從。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準確分析我國當前的局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向青年科學地分析個人與社會、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之間的關系,使青年學生形成大格局意識,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社會和時代責任,青年的前途預示著國家的未來,青年的理想決定社會的發展進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根據國家發展的形勢,根據青年人的特點,尋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對當代青年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這就告誡當代青年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懈奮斗,就是在做我們人生的大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當激勵更多的青年學生,敢于立下大志,把一個個小目標、小理想融入社會、民族、國家的發展事業當中,唯有這樣,青年人才能夠擔起社會的責任,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起到橋梁和窗口的作用,讓當代青年通過學習,去了解國家的發展,關注社會所需,從而認識到自己的職責使命所在。
(三)加強當代青年政治觀教育和人生觀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藝術
政治觀是人們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內容,進行正確的政治觀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助于保持清醒的政治立場和觀點。加強當代青年的政治觀教育,首先有助于當代青年理解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只有深刻地理解才能高度認同;其次,是讓當代青年認清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認清國內外發展局勢,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去認識我們生活的環境,看到我們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認識到青年人的社會擔當。當代青年是在信息化時代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很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五花八門的思想言論影響著青年人對社會發展的看法;西方所推崇的公民社會、普世價值、文化滲透以及新聞自由觀也在沖擊著我國意識形態,這些都影響著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建構。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政治觀教育刻不容緩,培養當代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時代責任感。
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群體面臨著全球化、信息化、多元文化思潮和社會深刻轉型等方面的挑戰,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加強人生觀教育,教育當代青年始終要有追求和理想,要對自己人生的道路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把社會理想內化為個人的理想,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尋教育的藝術,要針對青年一代的思想實際,采取新穎多樣的教育方式加以引導,實時關注青年的思想動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新時代的青年,必須要具備科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具備更高的思想境界和思想追求。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更要注重培養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需要的青年人是甘于奉獻的一代,是吃苦耐勞的一代,是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一代。只有這樣,青年一代才能真正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求得個人的全面發展。青年理想決定著青年未來,奮進中的青年必然為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大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
[2]楚國清.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5(2).
[3]習近平給大學生回信: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N].人民日報,2013-05-05.
[4]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