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就業形勢? ?生活成本? ?校園競爭? ?心理疾病? ?健康教育? ?課堂教學
科學調查顯示,我國近幾年來心理疾病人數成倍增長,社會上的人越來越冷漠,人們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被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逼迫的痛苦不堪,于是這種痛苦一部分壓在內心,一部分釋放給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學生們。從小學生到大學生,因不堪重負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學生越來越多,心理有疾病的學生單說大學生的人數就占了總大學生人數的百分之二十這么多,這個數字是多么讓人心驚啊,可是在小學生中心理不足夠健康的學生占比要多過大學生,這更加讓人覺得震驚。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最多的,那么這就意味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課堂教學需要進行改革。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的制約
觀念是活動得以正常展開的基礎條件,所有活動都是在相應的教育觀念引導之下展開的,如若缺少合理有效地教育觀念,便沒有辦法保證教育活動的質量與成效,所以學校領導應該樹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這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產生著最為直接的關聯。然而,在現階段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依然存有某些問題。第一,教師過于重視升學,忽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此觀念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展開產生著不良的影響,學生由于生活經驗比較少,他們的心理非常脆弱,并且容易出現情緒偏激現象,所以,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其對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產生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視,導致其流于形式,沒有充分把其滲透在學生的在校時間中,這樣的誤區,造成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難有提高的空間,更加難以正常展開。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如同思想品德教育。某些教師認為兩個課程之間相同,這樣的觀念并沒有分清兩者之間存有的差異性,兩個課程不可以互相代替,并且都在學生的整體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學生們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的正確認識
每一名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學生們不一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校教育教學方式通常都只是針對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們的心里健康狀況關注較少,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們并不能夠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正確的認識。很多的家長都認為,孩子容易發怒、不愛與人交流等等的問題出現,是因為孩子的性格不好,于是在日常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中就會出現很多偏差,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父母不了解自己,于是家庭氛圍越來越不好,造成孩子的心理狀況也每況愈下,但是最嚴重的問題就在于孩子自身并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而是覺得自己也是性格不好,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認識和解決,于是越來越嚴重。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只有當學生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就將問題良好的解決。
(三)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養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專業性非常強且系統的工作,需要有一支科學的師資團隊作為支撐,而在現階段的學校教育過程中,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的人數有待增加,并且專業能力需要提高。現階段擁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的學校比較少,專職教師的數量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要想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應提升教師的心理水平,其主要是把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做是著手點,有效解決學生心理方面存有的問題,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成就感,深入挖掘出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擁有人格魅力,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高。
(一)革新教育教學理念,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行為的關鍵,只有良好且適用的教育教學理念支持下,才能夠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保證其能在校園教育工作當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的概率。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必須要重視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為此,首先,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人員必須要準確有效的認知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積極努力響應政府部門的號召,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其次,必須要樹立起以學生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在實際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實現教學角色的轉變,由原來教育決策者逐漸的轉變為教育引導者,將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正向引導式教學,充分的尊重學生意見以及想法,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力。最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長期目標以及短期目標,將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夠積極面對學習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問題作為總體教育目標,將提升學生某一性心理素質作為短期教育目標,例如,抗壓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受挫能力等。并結合具體的教育教學目標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二)提高學生對于自身心理健康狀況的正確認識
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育中,針對學生每個人不同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檢查和審視。比如說老師可以將心理健康的正常表現和心理健康程度稍差的具體表現一一列舉出來,讓學生們進行自我檢視,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或者老師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調查,找一個問題,比如說:“針對大學生扶起摔倒老人后,沒被感謝,反被敲詐的行為,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會不會選擇扶起老人?在經歷過這件事情后,你還會不會選擇去幫扶摔倒的老人?”讓學生們針對這個問題將自己的答案寫出來,為了確保學生們回答的真實性,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匿名寫出答案,然后老師進行一一查看,篩選出一些較極端的答案,然后把這些極端的想法在課堂上表達出來,然后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有學生寫:“不會扶起老人,因為和自己沒關系,以后也不會去扶摔倒的老人。”這種情況老師就要指出這個答案的三觀不正的問題。諸如此類,如果老師在查看答案的過程中發現很極端、明顯有心理問題的答案,就要在全班進行說明,讓這名誰都不知道的學生能夠自己明白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自己進行調節。如果有學生向老師就心理問題求助,那么老師的正確引導就非常重要了,如果老師覺得問題嚴重,自己難以妥善處理,可以帶學生去咨詢心理醫生等等。在校園心理健康課堂教育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讓學生認清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三)組建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
從現實的將角度分析,學校心理健康教職人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執行者,其綜合素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高素質高水平且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教職人員支持下,才能夠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能夠持續有效的進行下去。因此,教育機構的領導者必須要重視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的組建工作。為此,首先,在人才應聘階段,必須要綜合分析每一位應聘人員的心理健康教學能力、職業素養、道德素養等,然后以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擇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應聘人員作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的成員。其次,必須要強化對于心理健康教職人員的培訓力度,有效的構建出完善的人才培訓部門,一個完善的人才培訓部門對于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們來說是一個有力的后盾。
總而言之,在過去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校將自身的培養重點全部傾注在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嚴重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導致了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心中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感覺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很多學生會因為壓力得不到疏導而出現自暴自棄乃至自殘自殺的情況。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學校必須提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根據新課改發展的腳步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心理輔導教育工作,讓學生將心中的不滿與壓力完全釋放出來,這樣他們才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秒投入到學習中去,為他們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順利推進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優秀的后備人才。
參考文獻:
[1]沙燕.體驗式教學應用于輔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7,(03):31-33.
[2]王映朝,楊曉萍,蘭春梅,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課堂教學改革[J].文教資料,2018,(15):185-186.
[3]溫金梅.學校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的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8):20-22.
(作者簡介:彭藝冰,教育學學士,中學一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畢業院校:遼寧師范大學,工作單位: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從事殘疾人心理健康,殘疾兒童康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