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 于曉芹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深入分析了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問題,闡述了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意義,提出了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措施。
【關鍵詞】大專? 精準扶貧生? 成長成才教育
【基金項目】《貴州高職精準扶貧生的群體特征與可持續性幫扶途徑研究》,貴州省教育廳2018年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立項,立項編號2018qn21。
【中圖分類號】G52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28-01
成長成才教育是讓精準扶貧生從根本脫貧的有效措施。教育缺失導致能力缺失,引發貧困代際傳遞,因此,“教育是精準扶貧的核心,是最根本的精準扶貧”[1]。本文以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精準扶貧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共發放問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98.6%。
一、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精準扶貧生存在如下問題:
(一)易罹患心理疾病
筆者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從十個方面統計精準扶貧生心理健康程度,結果顯示:精準扶貧生易產生心理壓力和自卑心理;敏感、多疑,自尊心極強;自我封閉,易焦慮、抑郁;極端者厭世、仇世。另外,僅26%精準扶貧生選擇心理咨詢等方式尋求專業幫助。精準扶貧生心理問題堪憂。
(二)人際交往能力差
筆者采用鄧日昌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表,對精準扶貧生交往能力進行打分(0~8分:良好;9~14分:薄弱;15~28分:不足),結果顯示:52.2%精準扶貧生得分0~8分,46.2%精準扶貧生得分9~14分,1.6%精準扶貧生得分15~28分。近五成精準扶貧生人際交往能力缺陷。
(三)就業競爭力弱
調查顯示:95%精準扶貧生認為在就業選擇上受限,61%精準扶貧生認為綜合能力較差,普通學生初次就業率為92.5%,精準扶貧生僅78.5%。精準扶貧生平均求職成本(買正裝、租房、交通、通訊等)為每人每月672.44元,低于全國大學畢業生平均水平866.67元。精準扶貧生就業競爭力弱。
二、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意義
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是教育扶貧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早于1992年在《擺脫貧困》一書中闡述了“扶貧先要扶智”的思想,他于2014年給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時強調“扶貧必扶智”,他在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提出“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他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5個“人”工作目標,其中一個“人”是“培育人才”,他還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使精準扶貧生避免在物質貧困之外出現精神貧困,是具有可持續性作用的教育扶貧,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措施
針對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問題,我們對癥下藥,提出如下建議: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預防和緩解精準扶貧生心理壓力。如遵義醫藥高等??茖W校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微信公眾號、廣播、宣傳欄、展板等向精準扶貧生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引導精準扶貧生正確認識心理問題,正確面對各種困難;鼓勵精準扶貧生積極參加活動;設立心理咨詢中心,讓有資質的教師為精準扶貧生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
(二)人際交往能力教育
高職要重視精準扶貧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第一,教會精準扶貧生悅納自己。在課堂教學或者日常管理中教育精準扶貧生正確面對貧困,接納自己的出生和不足,把貧困當作人生的磨練。第二,教育精準扶貧生學會寬容。引導他們換位思考,豁達處事,寬以待人。第三,開設人際交往選修課,傳授人際交往技巧。
(三)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
高職要加強精準扶貧生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首先,高職要充分把握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提升精準扶貧生職業技能,如遵義醫藥高等??茖W校在滬遵合作項目中開展家庭服務業技能培訓班,與上海和孝養老集團開展養老護理人才定向培訓班,與一樹藥業開展“店長班”、“中藥班”,定制培養市場急需人才。其次,高職要開設就業指導課,引導精準扶貧生形成正確就業觀并制定職業規劃。
此外,高職要對精準扶貧生開展感恩、誠信、勵志教育,讓精準扶貧生懂奉獻、知榮辱、能奮斗。
大專精準扶貧生成長成才教育讓精準扶貧生建立自信、增強能力、樹立志向,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助力脫貧攻堅。
參考文獻:
[1]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網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6454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