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敬彤 譚百宏 王放
【摘要】針對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的特殊性,結合醫學微生物學全英文授課的特點,歸納了在該課程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探討優化醫學微生物學全英文的方法,為提高醫學留學生全英文教學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留學生? 醫學? 微生物教學? 體會
【中圖分類號】R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53-01
1.對醫學留學生授課的反思與對策
1.1控制生源質量
多數進入中國學習臨床醫學的留學生,通常是因為沒有考上自己國家的公費醫學院校,而被生源國高考淘汰下來的。若選擇自費學習臨床醫學又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這對于多數家庭來說都無力承受。中國的醫學院校收費僅為生源國的三分之一,并且中國的醫學教學硬件設施完備,門欄設置較低,因而學生選擇到中國進行學習。由于中國對口高校對這部分留學生沒有嚴格的篩選制度,直接導致了留學生水平良莠不齊的情況。臨床醫學是一個需要學習大量晦澀理論知識的學科,學生的基本素質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好的生源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畢業通過率以及學生回國后執業醫師的通過率。因而,應當加強生源質量控制,盡量招收基礎相對較好的留學生。
1.2完善課程設置,采取多樣的授課方式
應從留學生的切實需求出發,結合《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教外廳[2007]39號)文件精神,印度醫學會組織的國外醫生資格證選拔考試大綱及《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教育標準進行醫學微生物學的課程設置,使之成為適宜臨床醫學留學生發展需要的有特色的教學大綱。此外,還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化理論為實際,變抽象為具體,化繁瑣為簡單,使學生不但能較好掌握基本專業知識,還能提高留學生的自學能力,從根本上保證了留學生的培養質量。比如,在學習到真菌、病毒總論時,首先將真菌、病毒與細菌的生物學性狀進行列表比較,并適當插入一些精心制作的三維動畫,便于學生理解,加深印象;在學習流感病毒時,加入短小精干的流感病毒感染視頻,再加上講解,使本來抽象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直觀,引起留學生學習的興趣。
1.3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
一是積極鼓勵授課教師參加校內組織的各類英語培訓班,不但嚴格執行考勤制度,更是將結業證作為教師出國研修的必要條件。二是通過國家留學基金項目和本校的“百人計劃”項目,將盡可能多的教師送出國進行培訓,了解英語國家的醫學教育情況,接受英語會話的鍛煉,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英語語言能力。此外,教研室的教師平時應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堅持不懈的進行英語的學習,比如多聽英文廣播和新聞,以達到提高的目的;還堅持開展集體備課、試講等英語教學教研活動,幫助任課老師迅速提高教學能力。通過這些培訓,使授課教師能夠在迅速掌握專業詞匯的基礎上,采用各自最熟悉的詞匯,最能代表個人風格的句式,最能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言語,并在表達上盡量接近外國人的思維方式來與學生對話,這種交流可以加深與學生的感情溝通,同時進行歸納比較,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留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在學習到螺旋體的染色方式時,首先復習硝酸銀在前面學到的內容中是用于預防新生兒奈瑟菌及衣原體感染的,但在螺旋體中還可以用于鍍銀染色。因為銀能夠吸附在螺旋體上,就好似為它們穿上了一件銀質的盔甲,顯得特別的“強壯”,便于我們在顯微鏡下更好的觀察到這種體積微小的生物體。
1.4加強學生漢語學習力度
留學生的漢語水平不但直接影響他們在中國的學習,還會影響中國文化的推進。學院將漢語課設置為必修的主干課程,將漢語成績優異作為獎學金評定的一項標準。進一步按教育部要求,規定留學生必修通過國家六級漢語考試,才能進入后期臨床學習,最終獲得學位。學院還組織形式多樣的以漢語為基礎的學生活動,增加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漢語水平,推廣漢文化的目的。此外,臨床醫學留學生是在三年級進行醫學微生物學的學習的,這時的留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漢語基礎,可以在授課時有選擇性的加入漢語元素的內容,為留學生進行臨床見習、實習奠定必要的語言基礎。
2.結語
總之,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的全英文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盡快的探索出更適合留學生全英文授課的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洱花,張才軍,葉吉云.青年教師參與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體會和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7):25-27.
[2]袁竹青,馬長玲.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PBL和LBL聯合運用的嘗試[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