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14-01
摘 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重點闡述了在新形勢下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為國企工會的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國企 工會工作 員工素質 職工利益
工會是國企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協調國企職工之間的利益糾紛,在新形勢下,工會必須加大日常工作力度,才能更好的推動國企的發展。
一、國企工會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首先,國企工會主要的職責就是為員工服務,但是目前許多國企工會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職責,在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深入到職工的內部,對職工的了解較少,無法掌握職工的訴求,導致職工因利益遭受損害而降低工作積極性,影響了國企的產出。其次,工會工作人員的素質較低,有些工會員工在工作中采取應付的態度,沒有維護職工利益的意識,也不了解維護利益的方法,致使國企應對機遇與挑戰的能力降低。最后,工會的工作模式較為陳舊,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背景,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在新形勢下國企工會工作解決機遇與挑戰的措施
(一)提升工會員工素質
提升工會員工的綜合素質是國企在新形勢下解決機遇與挑戰的關鍵,對提高工會工作的質量有著積極作用,有利于解決國企內部存在的員工矛盾,實現國企經濟效益的增加和長遠發展。首先,國企在招聘工會員工時應對應聘者進行全方位的審查,選擇其中具有專業知識且性格較為開朗的人員擔任工會的工作人員,能夠實現工會員工素質的全面提升。由于社會上高素質的工會工作人員較少,企業很難招聘到優秀的人才,所以國企可以采取在內部進行選拔的方式,這是因為國企對內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較為了解,能夠確保其在工會工作中秉承認真、負責的態度。其次,國企應加大資金投入,在企業內部設立培訓班用于對工會員工進行培訓,講解《工會法》、《勞動法》等法律的有關知識,促使工會員工做到依法維護國企職工的利益,合理運用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因為國家制定的法律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變動的,而且工會的工作形式在國企的發展中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工會員工素質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所以國企應將工會員工的培訓工作進行下去,制定專門的培訓課表。最后,國企和國企工會應對工會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檢查其是否深入到企業職工之中了解職工的真實訴求,對于工作態度不端正的員工,工會應視情況而定予以其相應的處罰,促使工會人員提高警惕,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二)加強與職工的聯系
基于新形勢的背景下,國企內部的組織結構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國企職工的思想也更加開化,一些職工渴望受到企業的關注和認可,保障自己的實際權力。目前,隨著國企的發展,工資差距逐漸拉開,高層的管理人員工資較高,基層的操作職工工資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國企不同層級的群體將會發生利益糾紛,對國企的長遠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工會作為國企內部調節員工矛盾的組織應發揮自身的強大作用,不能采取高高在上的工作態度,應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加強與國企職工之間的聯系。例如,國企工會可以邀請不同層級的職工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由于國企職工數量十分龐大,不可能每一名職工都參與進來,所以工會可以要求其根據職工的總人數推選出相應數量的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代替廣大職工在職工代表大會上發言,說出本層級職工的真實訴求。為了使所有的職工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工會可以采取意見信箱的意見征集機制,職工通過不記名的方式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寫下來投遞到信箱中,由工會員工將職工的意見信整理起來,根據其中富有建設性的意見進行改進,并將改進結果公示。
(三)保障國企職工利益
在新形勢下,許多企業為了加快發展速度,應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都致力于進行企業改革,革新傳統的管理方式和勞動模式等。在這種情況下,國企工會應順應時代的改革潮流,加快國企的勞動改革進程,以面臨國企可能發生的機遇與挑戰。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倡導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利益,國企工會應樹立“以職工為本”的工作原則,切實保障國企職工的基本利益,能夠提高職工對企業的信賴程度,增強職工的工作熱情,從而以更加積極的面貌投身到企業的工作中。國企工會應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檢查其工作環境是否有害,如果發現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工會應組織其到醫院進行檢查,能夠避免國企員工感染職業病,影響職工的身體健康。假如國企內部職工的權益受到了侵犯,工會要明確國企工會自身的職責和職能,必須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提升工會員工素質、加強與職工的聯系、保障國企職工利益等措施,能夠在新形勢下應對國企工會工作的機遇與挑戰,提高工會的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原.論國企工會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現代國企研究,20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