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摘要】在班級人數過多的情況下,在課堂教學中凸顯新課程理念,從學生的個性發展、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即高效和實效并進提高。在此基礎上圍繞激發習作興趣,掌握習作技能,習得評改方法,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等方面,使習作教學方式和習作學習方式得到有效改變。
【關鍵詞】大班額 習作教學 高效 實效 并進
近年來,我校和周邊各小學在政府支持和自身努力下,教學質量、辦學水平、教育設施配置迅速提高,深得家長信賴和社會好評。然而,駐城小學少,學生源驟增,導致駐城小學每班人數均超過90人。這種超大班額現象,已經嚴重影響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或多或少制約了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為發揮基礎教育的積極作用,克服大班額的制約因素迫在眉睫。提高小學習作課堂教學高效性,不僅有利于課改實驗的推進與發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那么,如何在大班額下將學生習作水平和效率整體提高呢?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探討。
“大班額”這一概念較為準確的闡述應該是“規模過大的班級”或“人數過多的班級”。班級規模俗稱“班額”,即指“在一位特定教師指導下的一個特定班級或一個教學團體的學生人數”。由于我國實行的是與歐美國家不同的授課組織形式。相對于歐美國家,我國的班級人數較為固定,因而,在我國班級規模實際上往往指的是一個班級內學生人數的多少。
“習作”,是直接或間接地為正式創作提供準備或前提條件的作品。教學根據其功能可分為練習性、草稿性和試驗性幾種。我們在此研究的習作教學是專為訓練基本技巧而作。
“大班額環境下小學習作課堂教學高效與實效性初探”是指在班級人數過多的情況下,在課堂教學中凸顯新課程理念,從學生的個性發展、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即高效和實效。
在此基礎上圍繞激發習作興趣,掌握習作技能,習得評改方法,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等方面,使習作教學方式和習作學習方式得到有效改變。
大班額課堂,短時間內不會得到人數的縮減,再者,班級內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掌握知識的水平凸顯出來,對習作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自然會有所差異,把握課堂規律,了解學生差異,掌握習作教學技能,這是重難點。
首先,要以習作教學為主,以周期性研究法、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個案法和比較法進行。在實施過程中采用實踐加總結,行動加探究的方法及時反饋研究信息,反思研究過程,理清頭緒,掌握方法。
其次,大班教學條件下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展示交流,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尤為重要,學生要通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等途徑,使學生積累生活經驗,豐富個性,提高習作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培養他們對生活、對社會的正確態度。
要使課堂習作教學高效與實效提高,首先要總結當下在大班額條件下習作教學的制約因素和突出的問題。
其一,由于所處的家庭環境不同,生活經歷不同,知識掌握的程度不同,導致學生身上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也因為這種差異的存在,教學生的尺度不好統一。
其二,學生的表達欲和寫作的積極性不高。現在的學生來自學習的壓力和父母的壓力大且多,再加上學生對習作的方法掌握不到位,覺得習作難寫,不少學生因為這些原因比較排斥習作,甚至將習作當成令他們頭疼的負擔,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
其三,學生人數多,老師任務量繁重。對于老師來說,要想細致了解每個學生的習作水平如何,并對習作做出指導修改,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篇都精心批閱。給學生點評的時間也是猶如海綿里擠水,再怎么力求面面俱到也會百密一疏,也會覺得有心而力不足。
(1)要以生活經歷為主導,親身體驗生活,尋找習作素材。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習作素材源于生活”,所以要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增長知識,激發起愛家鄉、愛科學、愛勞動的思想情感,為學生開創了動手動腦的新天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耳聞目睹,親身經歷,對許多事物增長了感性認識,成為習作的典型題材,容易激發起學生習作的興趣、靈感和激情。學生有話可說才會去表達,這就是讓學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基礎。
(2)激勵廣泛閱讀,營造書香校園。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用嘴來寫,用筆來說”。言簡意賅地揭示了“說”與“寫”的辯證關系,也就是把“說”提高到與“寫”同等重要的位置來認識和對待。口頭表達對書面表達有促進作用,也有利于思維的發展。我們知道,多讀書,讀好書,能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習作水平,為此,學校統一部署,在全校范圍內廣泛開展“讀書月”活動,努力營造書香校園,從而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寫作水平。
(3)鼓勵大膽創作,激發習作興趣。
鼓勵學生踴躍投稿,從而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教師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地方特色、分別指導學生大膽習作。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做的是:花大力氣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去發現學生中不良的習慣,去糾正習作中不規范的地方,去引導學生慢慢學會習作。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讓該生心中,甚至是在班集體產生中巨大的動力,使之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習作水平,提供強大而持久的動力。
(4)運用小組合作,引導習作點評。
在大班教學環境下,小組活動可以實現更多的價值。由于學生人數多,只要準備工作做得好,小組活動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效果會比小班條件下好得多;也可以較好地解決大班教學中單個學生學習和活動機會相對較少的矛盾。通過小組之間的互評,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習作的提高,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欲望。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形成積極有效的學習氛圍,從而激勵學生學習。
認識現今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明確思路并加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在教師和學生不斷的努力下,最終使得學生在大班額條件下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并做到在大班額條件下將學生習作水平和效率整體提高。真正達到了小學習作課堂教學高效與實效并進提高。本人對于小學習作課堂教學高效與實效發展的探究還僅處于初級階段,仍需不斷完善。俗話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美]D·鮑里奇 著.易東平 譯.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李白堅.21世紀我們怎么樣教作文.
[4]陳滿銘.作文教學指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363.
[5][美]艾倫·C·奧恩斯坦,費朗西斯·P·漢金斯 著.柯森 譯.鐘啟泉審校.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師范司編.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美]楊雷迪斯·D·高爾 著.許慶豫 譯.教育研究方法導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8]陳向明.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