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事業單位開始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應及時防范財務風險。本文將具體闡述如何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風險及防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的對策進行分析,從而幫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更加高效的運行,推動事業單位的合理運轉。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風險防范
近年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也逐漸加劇,而事業單位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事業單位如何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中健康有序的運行,首要任務是加強管理財務工作,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明晰各自職權。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建立預警機制、提高內控意識,保證財務工作的有效進行。
一、目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現有的財務制度不完善
財務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造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良好的財務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保證財務政策可以順利實施。但實際上,很多事業單位內部并沒有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即使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也有很多部分并不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即便管理人員想要對財務管理進行內部控制也會因為缺少控制參考依據,導致工作無法開展,造成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某事業單位中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全借鑒了其他企業中的制度,并沒有考慮到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導致內部控制工作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還有一部分事業單位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檢查,相應工作并沒有開展,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從而給事業單位帶來了財務風險隱患。
(二)缺少財務管理內控意識
想要從根本上讓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得到完善,有效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事業單位就要具備良好的財務管理內控意識。但是從目前事業單位的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管理人員都沒有認識到加強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工作對事業單位的重要性,甚至于一部分管理人員認為財務管理對事業單位的發展而言,并沒有較大意義,因此忽略了財務管理部門的內部控制工作。這樣的思維,直接造成事業單位內部缺少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對管理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管理理念決定了管理工作的開展,如果沒有正確的管理理念,那么就是在無形之中增加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
(三)缺少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事業單位和市面上的企業單位存在一定的區別,事業單位并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因此,事業單位內部對于財務風險都沒有足夠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內部自然沒有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一旦事業單位爆發了財務風險,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反映。從目前出現的案例來看,大部分事業單位都是在財務單位爆發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才意識到發生了財務風險,但此時,事業單位已經損失了大量的資金,很多損失無法挽回,事業單位的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比如:事業單位中財務人員之間的職責劃分并不明確,出納人員還要負責記賬,這就導致一些傳人員為了自身利益,私自挪用單位資金。但事業單位無法發現,等到發現的時候,出納人員很可能已經離職,或者資金已經流出,此時想要成功挽回單位的經濟損失存在很大的困難,對于事業單位而言,是極為不利的情況。
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有效措施
(一)合理劃分,監督管理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證內部控制體系有明確的劃分,制定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做好財務核算工作,并制作成財務明細表報給指定的部門進行審批。加強部門之間的審計工作,設立內部監督部門,負責對日常的工作及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完善財務內控體系,規范財務管理者的行為,指出并及時糾正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事業單位在做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工作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具體的劃分財務管理工作的結構。各事業單位應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根據財務部門的崗位職責,做好日常的財務管理評價工作。例如,江西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18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及時開展分析應用,加強監督指導,省直各部門、各設區市應當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探索應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內部控制報告價值,積極應用內部控制報告的專題分析和評價結果,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寫進行真實性、完整性和標準化的操作。審查內部控制報告的報告和內容。同時,還應及時指導各單位對內部控制問題進行糾正和改革,并鼓勵各單位進一步改進內部控制工作。
(二)素質教育,交流溝通
加強事業單位的素質教育工作,在事業單位內部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辦事效率,文化建設的推行可以保證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證。事業單位的各個部門應該及時溝通,不斷的加強對財務管理問題的交流,定期組織財務管理座談會,邀請優秀的財務管理專家交流經驗,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加強事業單位的素質教育,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文化的先進性,不斷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及時調整財務管理人員的心態,從而激發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例如,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應該加強財務相關人員的培訓,確保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實施嚴格的監督,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事業單位要加強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方面進行強化,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技能和道德素養,符合職業道德規范。
三、有效防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風險對策
(一)建立預警機制,減少經濟損失
企業在財務管理問題上會出現一定的財務風險,事業單位也是如此,降低財務管理內控風險正是事業單位現在首要的工作。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的起到預警和提示的作用,在財務管理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引起財務風險。例如,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審計廳、浙江省人力資源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建設的通知中指出,需要加強綜合規劃、指導,促進包括工作人員在內的各部門的監督、組織和支持、協調和宣傳。將內部控制建設與規范崗位管理、依法行政、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審計工作等結合起來,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規定限制權力的運作、內部控制的評估結果和對評估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任務。完成主要責任、績效考核、選拔和任命,及時做好經濟責任審核工作,確保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1]。
(二)提高內控意識,降低財務風險
在財務管理工作當中,財務管理者必須具備相應的財務內控意識,有效的防范財務風險,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財務工作人員的意識和理念對財務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的財務管理中,加強財務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降低財務風險系數,明確各自的職責任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對本職工作的深刻認識,將財務管理與事業單位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例如,事業單位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視頻、廣播等形式將財務風險的嚴重性傳遞給財務管理人員,認識到財務風險的嚴重性,及時調整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系統,優化財務管理結構,提升財務管理的安全性。
(三)引進優秀人才,提升管理水平
專業性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現今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欠缺專業性的員工,員工的綜合水平相對較低,對內部控制系統缺乏了解,導致一些財務風險加劇。為了提高財務工作的工作效率,需要引進一批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性較強的人才,同時還應該注重事業單位的內部培訓,向工作人員及時講解、分析財務風險以及如何有效的規避財務風險[2]。降低財務風險,通過優秀的人才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并及時的更新財務管理知識,高效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財務風險。同時提高財會人員和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更新知識結構,保障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對于在事業單位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支持與獎勵。
(四)完善評價控制,提高信息質量
除了上述三點內容之外,開展內部評價,引入信息技術控制手段,可以讓內部控制工作得到更加穩定的發展。以某航運企業為例,除了審計人員之外,還建立了內部評價部分,評價人員和審計人員共同監督企業內部的財務經濟活動,以此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作用。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數據錯誤情況,也能夠保證數據資料得到良好的管理。但是,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還要提高信息技術的安全性,保證信息局的安全性,如:數據備份、網絡安全維護等工作。
四、結論
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需要合理的劃分財務職責,加強部門之間的監督,完善素質教育,事業單位應該積極轉變財務管理觀念。防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風險,提高內控意識,降低財務風險,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實現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肖敏.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完善和風險防范[J].納稅,2019,13(01):177.
[2]陳瑤萍.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完善和風險防范[J].財會學習,2017(18):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