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
【摘 要】近年來,中國以及世界在不斷推進信息網絡的基礎建設。然而,高速、海量、共享的新型信息傳播方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海內外一些邪教組織在各種信息平臺上的傳播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機。
【關鍵詞】邪教;互聯網信息時代;傳播;網絡安全
一、互聯網背景下邪教發展概況
如今,中國已然成為了互聯網大國,在這個背景之下,邪教組織表現出轉向境外,轉向地下的態勢。我國一直深諳邪教的絕對危害性,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對邪教進行嚴打,但是諸如法輪功、全能神等邪教組織屢禁不止。1999年在中國被取締之后,法輪功在國內的宣傳網站大多消跡,但是境外的網站卻如同雨后春筍漲起來。從巧1999年7月到2001年8月短短的兩年間,法輪功在境外的網站就從原有的15個增加到25個,增幅高達60%,涉及日本、印度、以色列、韓國、比利時、挪威、瑞士、斯洛伐克、芬蘭、愛爾蘭、巴西等十個國家(地區)。使用的語言包括中、英、德、法、俄、日、韓、泰、越、瑞典、印尼、西班牙、羅馬尼亞等13個語種。李洪志高度重視法輪功在境外網站的傳播,所設網站遍布海內外,甚至中文都設有簡體和繁體兩種,以便于在臺灣地區吸取信眾。
在國內的傳播上,因為國家對邪教的嚴防和監控,邪教的活動不得不轉向地下以及西部落后山區。我國農村歷來有信仰民間宗教的傳統,加上農村中青年人多數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兒童等社會現象明顯,容易受到邪教欺騙。在政府工作方面,農鎮工作人員在反邪教的宣傳上面有客觀條件上的阻礙,農村居住環境的限制、村中老人的文化素質等等都影響著反邪教工作的開展。更為重要的是,村鎮工作人員很難辨別邪教和其他宗教組織,不少鄉村都保留著見廟就拜的風俗,對邪教組織少存有戒心。
但是總的來說,現在邪教在國內的傳播活動大多局限在人對人、面對面的傳播上,基本不存在正式的活動場所,多數是在信徒的家中進行小規模的活動。活動內容也局限于發放小傳單、印發刊物等等行為上,活動隱蔽但是影響范圍極為有限,因此網絡和新媒體成為了邪教傳播最主要的渠道。
二、互聯網背景下邪教傳播的特點
(一)邪教傳播方式多元化
邪教傳播方式多元化的特征,在對新型傳播手段的運用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奧姆真理教就在網絡上建立了BBS論壇,信徒們可以通過網絡上匿名留言來向邪教組織反應問題。現在及時互通的社交媒體如此普及,甚至取代了傳統電話和短信的通訊方式,信眾之間的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而在信息時代,邪教傳播方式的多元化更多地表現在對新技術的及時把握上,每當新技術上市時,往往就是安全漏洞最多的時候,邪教組織善于抓住這樣的空子積極傳播自己。早在2008年智能手機剛剛進入市場時,法輪功就推出了明慧網的手機版本以適應大眾需求。
(二)邪教傳播主體的隱蔽性
自從邪教被政府取締以來,可以說傳播主體的隱蔽性一直是邪教傳播的一大特點。鑒于邪教的危害性,它們不可能將自己的真面目示人,只能打著宗教的招牌,用做好事做善事來隱藏自己的邪惡本性,在各式各樣的假面孔下面傳播自己。這種傳播主體的隱蔽性借助信息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也許互聯網給人類的交往方式帶來的最大的改變就是打破了人類社會的固有局限。信息時代特有的低門檻和多向度的信息傳播方式,使得所有的網民都能夠突破原有的地域、語言以及文化的限制,在互聯網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上面組織成為一個新的群體。而邪教組織作為傳播主體就隱藏在這樣一些信息平臺中。
(三)邪教傳播對象的隨機性
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當邪教組織將自己的信息發布到網絡上之后,很多不確定的用戶有可能瀏覽到該信息,從而也帶來了邪教在信息時代傳播對象的隨機性特點。不管居住在城市還是鄉村的老人或者青年人,都有可能成為接收邪教宣傳信息的對象。正是基于這種隨機性,邪教的組織成員呈現出隨機的態勢,不同于傳統的受眾群體,邪教信息接受者呈現出多群體、多層次的狀態。其一是向更加偏遠的農村地區傳播,第二就是呈現出低齡化和高知識化的趨勢,其中大學生群體最為突出。
三、互聯網背景下邪教防治建議
(一)通過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來加強網絡輿論監管
我國對邪教的懲處上是以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作為根本出發點的。雖然法律層面上相對完善,但是對于具體的落實和普法的過程還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完成的,許多基層工作人員并不能明確地識別邪教組織,也有很多群眾不知道邪教是一種非法組織,不知道參與邪教是一種犯罪行為,所以在普法這層面上還需要加大力度。另外,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法律法規有一個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繼續發展的問題。鑒于信息時代傳播方式更新如此的迅猛,很有可能出現現行的法律之外的傳播方式被邪教利用。例如現在正在逐步興起的“直播平臺”“視頻社交平臺”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傳播邪教的新方式。因此,法律法規需要不斷地完善,這也依靠相關部口對新出現的邪教傳播方式反應迅速,快速遏制。
(二)通過公開的反邪教信息系統來及時防范邪教
出于對公民隱私的考慮,已經被俘獲的邪教分子信息不能夠被公開,但是是否能夠建立邪教分析的查詢信息系統,將被落網的邪教分子進行編號,能夠在專門的反邪教信息系統的追蹤查詢邪教分子的悔改情況。這樣一則斷了邪教組織謊稱政府虐待邪教分子的謠言,二則也是從心理上擊垮邪教組織信也的一種策略。對愿意公開自己誤入歧途的悔改人員一個揭露邪教真面目的平臺,W網絡匿名的方式勸阻更多的有著同樣經歷的人員。
(三)合理引導傳統宗教和新興宗教的健康發展
引導宗教組織的發展需要加強政府對宗教組織的登記、管理和取締制度。任何宗教組織在發展時都應該向有關部口提出申請,并且對相關教義、組織者和活動進行備案,在特殊時期有特殊活動的也應當進行申請和備案。其次對于宗教組織,特別是發展中的新興宗教,需要定時地監管,甚至指派專人專教,進行一對一的負責人式監管。最后,一旦宗教組織活動中有邪教的影子需要立即匯報,經過證實的可以通過警告或付款等行政手段進行控制。被認定是邪教的宗教組織必須立刻向社會公布并且停止其在國內的一切活動,并將具體的違法行為落實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