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帥 鐘大勇 李寧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條件下廉政文化建設中宣傳內容不新穎、載體宣傳效果差的問題,提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搞好廉政文化建設,就必須發揮大數據優勢,提升廉政宣傳內容的品質;融合新老載體,打造精品網絡平臺;完善網絡監督,凝聚互聯網廉政文化建設力量。
【關鍵詞】互聯網;廉政文化建設;創新;方法;機制
廉政文化是以“清廉、為民、服務”為核心價值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就必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當前時代是互聯網大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已成為黨建黨宣的重要陣地。廉政文化建設在新時代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要搞好廉政文化建設,就必須深入探索互聯網條件下廉政文化建設的方法對策。
一、廉政文化建設在互聯網時代遇到的新問題
(一)網絡廉政文化宣傳內容不新穎
目前,廉政文化宣傳網站以各級領導講話、重要會議精神、廉政法律規范和典型案件報道為主要內容,其中文字性內容占絕大部分。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具有互動性、便捷性、開放性、移動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廉政文化網站內容難以滿足網民碎片化的需要。
(二)網絡廉政文化建設載體宣傳效果差
目前,廉政文化建設的網絡載體主要以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為主,也有少量手機軟件,主要由政府下屬相關單位負責管理。這些載體的鏈接只能專門搜索或者從政府相關網站中尋找,而在門戶新聞網站中則沒有其鏈接。在這些載體之中,存在部分“僵尸網站”,長期不更新內容,不改善用戶界面。大部分載體體驗效果差,嚴肅性有余而缺乏趣味性,難以吸引年輕網民。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搞好廉政文化建設
(一)發揮大數據優勢,提升廉政宣傳內容的品質
要真正實現黨員同志和廣大群眾對廉政文化建設的認同感,創造健康有序、崇尚法治的廉政文化氛圍,必須從廉政文化內容上出發,提煉廉政文化高品質內容。在互聯網背景下,廉政文化建設需要依托互聯網生產和發掘優秀的作品,并將不同形式的作品通過互聯網呈現出來。
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的作用不容忽視。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其中明確指出要“推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在未來5至10年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黨和政府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首要主體,必須正視大數據時代給官方網絡執政能力帶來了全天候挑戰的現狀[1]。在廉政文化建設的視角下,對大數據的認識不能只是公布貪腐數據,而應該著重培養廉政文化建設隊伍的大數據思維,提高其對大數據進行收集、整合、分析處理的能力,朝著構建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大數據資源、打造高素質的熟悉大數據技術的廉政文化建設隊伍、讓大數據真正成為廉政文化建設的左膀右臂的目標而努力。
(二)融合新老載體,打造精品網絡平臺
互聯網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時空的靈活性、受眾的廣泛性、內容的包容性、互動的高效性等優勢。作為廉政文化宣傳手段,互聯網具備明顯的傳播優勢。但傳統的載體也具有自身的強烈特點,例如黨課的系統性、會議正式性、活動的生動性、現場的感染力等。因此要發揮載體的最大優勢就必須將兩種載體結合起來,一方面堅持在繼承中發展,賦予傳統載體形式以新的內涵;另一方面運用新媒體助力傳統廉政文化宣傳載體發揮作用,讓廉政文化通過不同載體的協調和配合,真正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目前,廉政文化專題網站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受眾不廣,效果不好。例如中國廉政文化教育網,它的欄目豐富、更新及時,且與同步更新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一起構成了廉政文化建設宣傳的網絡主陣地,但是該網站內容繁雜、制作不夠精美、版面不夠清爽,難以引起更多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興趣。通過對比廉政文化建設的網站可以看出,目前廉政文化建設在網站建設宣傳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應該著力加強廉政文化網站建設,打造廉政文化精品網絡平臺。
要打造廉政文化建設的精品網絡平臺,就必須拿出精品占領陣地,用豐富、有趣、健康的廉政文化內容吸引網民,擴大廉政文化建設的影響范圍。首先,要提升廉政文化網站的用戶體驗效果。嚴肅性和權威性是廉政信息自身的特點,然而在當前網絡信息傳播具有碎片化的特點,這就要求部分網絡廉政信息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要能夠在數百字或幾分鐘的視頻內強烈的表現廉政文化。其次,廉政文化網絡平臺需要交流互動的形式。傳統廉政文化宣傳主要采用“告知于民”的方式,互聯網時代的網民可以在廉政文化話題上交流討論,這有利于提高廣大網民的參與熱情。最后,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塑造廉政文化形象,例如PS技術等,提高廉政文化網站的體驗效果。
(三)完善網絡監督,凝聚互聯網廉政文化建設力量
網絡監督具有及時快捷、廣泛便利、準入零門檻、低成本、公開透明、虛擬匿名、立體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網絡監督具有舉報腐敗現象、監督公權運行、制造社會輿論的強大反腐功能,但是當前我國關于網絡反腐、網絡監督和網絡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一些已經通過的法律法規仍然存在滯后性和難操作性,網絡法律法規的建設難以滿足網絡和網絡反腐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2]。因此,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運用、管理,建立廉政信息網絡監督體系,暢通腐敗問題反映渠道,使廣大網民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完善網絡監督主要從兩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是要建立多種信息收集渠道,例如設立網上舉報投訴信箱,簡化舉報投訴程序,建立網上問卷調查,實行網絡舉報獎勵等。另一方面是完善信息反饋和發布制度,例如針對網民舉報投訴的信息建立投訴處理及信息反饋責任制,對政府采購等敏感重大事項實行政府主頁公開制度等。
三、總結
互聯網與廉政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缺一不可。要搞好互聯網條件下的廉政文化建設,就必須充分利用互聯網相關技術手段完善配套軟、硬設施配置,拓寬黨風廉政文化建設的覆蓋面、提升了風廉政文化建設的有效性、增強黨風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動權。同時深入挖掘和提煉廉廉政文化的內容,營造風清氣正、廉潔奉公的的政治生態。
【參考文獻】
[1]賀文華.大數據視域下廉政文化建設新路徑探論[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08):12-18.
[2] 胡鞍鋼. 中國: 挑戰腐敗[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