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起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屬于一項系統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協同發力,但是部分高校還缺乏完善協同育人機制,沒有針對于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夠理想,這就需要高校要遵循創新性、整體性原則,同時針對校內運行機制進行完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本文主要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協同育人機制的研究,以供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
當前高校教育越來越注重人才素質的培養,學生政治素養以及道德素質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若是學生道德素養和政治素養較差,勢必對學生就業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而且直接關系到學生在未來能否實現自身的價值,但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還是不容樂觀,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力度,不夠完善及全面。因此,需要高校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構建重要性
(一)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應該加強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各類矛盾及問題日益凸現,甚至各方面不協調問題,例如鄉鎮發展以及城鎮發展的不協調,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不協調,針對以上現象,政府應該遵循協調發展理念,加強鄉鎮城鎮建設,同時要注意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物質文明建設二者兼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融入協同育人的思想,同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類要素可以實現協同穩定發展,進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搶占思想意識領域陣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礎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內容,同時屬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目前時代背景之下,大部分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上多元思想以及多元文化沖擊,例如,社會上享樂主義思想、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思想會對學生價值觀產生較大沖擊等,對學生思想意識都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因此,需要相關人士對此引起高度重視。高校是大學生的學習基地,同時是對學生意識形態進行改造和培養的重要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視,這對學生意識形態有著重要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加強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工作,這樣才能夠搶占意識領域的陣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作用,促使學生思想和意識更加符合主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傳播社會正能量,同時將學生意識和社會主流意識相互統一起來,促使學生可以正面發展,拒絕西方的一些負面不良思想對學生的影響,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需要
高校需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存在的問題若不及時加以解決勢必對思想政治工作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有效解決問題,高等院校需要構建協同育人機制,能夠促使教育效能得到有大幅度提升,同時可以促使教育體系主體可以實現多元化互動,促使多元主體之間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進而形成聯動機制,防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當中孤軍奮戰問題,進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性以及有效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以及效果,進而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四)優化學生素質結構的需要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觀點,教育最為重要任務就是加強德育,優化學生素質結構,高校教育過程當中教師一方面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培養,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學生專業素質培養,針對大多數高校中存在的育人機制缺乏協調性的問題,要求相關人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通過構建協調育人機制進而優化學生素質結構,全面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養,提升學生思想境界,促使學生形成較為健全和完善人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構建
(一)跨學科協同育人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的過程當中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同時在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構建起跨學科育人機制,將非正式課程和正式課程之間相互協調發展起來。另外,開展各類培訓活動的同時,應當通過各種方式將專業課和政治課相互融合起來,實現跨學科協同育人教育,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教育與管理協同育人機制
高校管理者要逐漸的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應當將管理和教育二者相互融合,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對于高校教師而言,還應當發揮自身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學生通常都具有模仿教師的意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規范自身行為,除此之外,教育以及管理過程當中要以人為本,同時要對學生思想狀態進行充分關注,避免學生產生消極思想。
(三)構建連續性全方位育人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要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育人機制的過程中要注意全方位、連續性,首先,學生上學之初可以通過使用講座活動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還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機制,同時制定科學合理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并安排心理咨詢教師,針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心理教育,防止學生心理上出現較大負擔,避免學生在較大的學習壓力之下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問題學生心理干預工作,加強對學生創業指導工作,促使學生可以形成正確就業觀以及擇業觀,避免學生好高騖遠或者妄自菲薄,促使學生在畢業之后可以實現良好穩定就業。
(四)校際資源共享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逐步實現校園和校園資源之間資源共享,在對思想政治教學資源、師資資源以及課程資源實現共享過程中,及時發現教學設計不足之處并做出改進,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得到全面提升。除此之外,優質課程資源也可以實現共享,促使所有學生可以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進而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可以開設講座,通過講座的形式進而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響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與效果,高校需要從協同育人角度針對協同育人重要意義進行探究,同時還需要針對高校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努力加強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工作,進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才俊,李渝萱.建立高校“八維一體”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共同體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0):125-128.
[2]趙剛.高校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協同育人的機制構建[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5):61-64+50.
[3]張健.三維視域中思想政治教育融高校黨建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7):224.
[4]余敏.以導師團為契機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8,39(08):73-75.
[5]趙丹.淺談協同育人機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構建[J].輕工科技,2018,34(07):182-183.
[6]朱江.論高校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