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憲峰 姚舜禹 劉杰
摘? 要: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其在發揮著促進和指引作用的同時,部分傳統文化思想對高校校園足球的開展卻產生一種制約性。研究認為,在“君子之爭“以及”中庸之道“的思想里,影響著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參與性,并且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文化思想,影響著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判斷。而對于開展學校來說,其娛樂性和”重文輕武“的態度,則影響著高校對于本校足球運動開展的態度。
關鍵詞:傳統文化思想? 高校? 校園足球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c)-0087-02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擁有廣大的愛好者和擁簇者,其最為吸引人的地方莫過于快節奏、高對抗以及競爭性。恰恰是這些特征與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背道而馳,而足球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其發展必然會受到文化的制約,并且其特征也會往其傳統文化特征所靠攏,例如巴西的桑巴足球、意大利的鋼鐵防守,都與其傳統文化思想息息相關。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足球這項運動的開展在經歷了瘋狂之后卻因為種種原因呈現一種下滑的態勢,據統計,2000~2005年全國參與足球項目的青少年急劇下滑到18萬人。2006年以后更逐年下滑,截至2010年中國足協注冊的青少年球員不足7000人。國內足球學校更是由最多時4000多所下降到2010年20多所。而當年的這一數據遠不及日本和韓國,其青少年球員注冊人數則分別達60萬和50萬,甚至落后于人口數量較少的越南。自2015年國家正式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以來,全國掀起了一片校園足球熱,高校校園足球作為四級聯賽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眾多人群的關注,而其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在某些方面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制約。
1? 傳統文化思想對于學生的影響
1.1 “君子之爭”的思想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之爭”的這種重和諧,輕競爭的思想在中國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競技類的運動項目中,一直講究“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這一點恰恰與足球這項運動背道而馳。足球運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快節奏、高對抗和競爭性,而競爭性的特征也是足球運動的魅力所在,正如運動訓練學里對競技體育的闡述,“是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征,以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勝利為主要目標的社會體育活動。”而足球作為競技體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運動項目,其在奪取比賽勝利方面占據了整個運動的主導地位,這一點恰恰與君子之爭的傳統文化思想相駁。而這種重和諧,輕競爭的思想,則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參與足球這項運動。
1.2 “中庸之道”的思想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中庸之道,古有“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今有“槍打出頭鳥”的說法,無論哪種說法都在提醒我們要講究中庸,不要太過張揚。足球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正是競爭性,而競爭性在拋棄足球這個項目來說,通常所講究的是更高、更快、更強,在做到這三點后,勢必會與中庸之道的思想背道而馳。并且對于剛剛走出緊張的環境,邁入相對寬松環境的大學生來說,在這種中庸的思想影響之下,會嚴重制約著其參與到這項運動中的興趣,使其對足球這個項目的認知產生一種偏離,從而無法正確認識到這個運動項目所能帶給他的好處,以致直接影響到高校校園足球開展的群眾基礎。
1.3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思想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深深的影響到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而在儒家文化中所強調的“孝“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思想也成為其最開始的一項要求,每個人的身體受之父母,必須倍加珍惜和愛護。而在最早受到校園足球的影響的人群中,高校的參與者主要集中于90后,絕大部分的高校學生都處于這個年齡段之中,并且這個年齡段也是全國獨生子女最多的一個年齡段,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高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此父母對于孩子更加珍惜和愛護,絕大多數父母自小就對孩子強調少做危險的事情,減免受傷情況的出現,而這種遠離危險的思想態度伴隨著從小到大的灌輸,已經深入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中。而對于足球這項運動來說,對抗性也是其特征之一,缺少對抗性的足球是不完美的,會失去吸引力的。而對抗性常常伴隨的是受傷情況,這一點則是每位父母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這種從小灌輸的思想影響下,會直接影響到剛開始脫離父母的管轄獨立生活的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的判斷力,認為其是項高風險的運動項目,從而影響到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的興趣。
2? 傳統文化思想對于高校的影響
2.1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思想
《論語·述而》中的“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思想,將體育歸納到娛樂的范疇之中。而多數高校在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之下,也將體育劃分到娛樂的范疇之中,從而使其得不到重視,從而導致在開展校園足球的時候,認為這只是種娛樂活動,而不是一種學習的手段,從而減少時間上的分配,以致影響到其開展。而對于高校校園足球的開展,制約其發展的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的因素,足球運動是一項人員參與數量較多的團隊運動,講究相互間的配合,這種配合需要日積月累的訓練來形成,而在現如今大多數高校對于學生業余時間的安排上,因把其當作娛樂,并沒有安排專門的時間段進行體育鍛煉,而這直接導致學生無法集中訓練,從而影響到這項運動在業余學生中的開展,使這項運動在高校的開展中,陷入一種窘境。當清華大學,提出下午四點半之后不在安排課程,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之后,值得每個普通高等院校的深思。
2.2 “重文輕武“的思想
中國自古以來“重文輕武“,一直提倡的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思想態度。多數高校學生,在之前的學習生活中,因為這種思想的影響,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導致其在大學之前從未接觸過這項運動,缺乏群眾基礎,直接影響到這項運動在高校中的開展。并且各個高校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其考研率以及就業率成為從學生到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之許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傳統觀念的影響,依舊保持著”重文輕武“的思想態度,直接導致高校校園足球的開展舉步維艱。
3? 結語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在世世代代的流傳中,已經深入國人的思想之中,在其發揮著引導作用的同時,也在某些方面產生一種制約性。研究認為,中國部分傳統文化思想制約著高校校園足球的開展,而這種制約主要分為對學生個人思想的影響,以及對學校工作的影響。對于學生個人來說,應幫助學生轉變本身君子之爭、中庸之道的傳統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感觸足球運動的魅力所在,以及加強損傷的預防,減少損傷情況的出現,幫助學生擺正對于足球這項運動的風險性的判斷,當屬重中之重。對于學校來說,課余鍛煉時間的保障以及重文輕武思想的轉變,對高校校園足球的開展起到一個保障作用。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于中國足球的大力扶持,中國的足球環境也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各級賽制包括高校足球聯賽也將獲得新的活力。總之,正確處理好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于學生以及學校的影響,能有效地促進高校校園足球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翟光勇,李天珍.慣習與場域:中國足球困局的文化社會學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11):56-60.
[2] 余曉慧,熊偉.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養生體育文化[J].體育科技,2012(4):18-21.
[3] 王斌.禮文化對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5):44-46.
[4] 馬國義.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女子足球運動發展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1):20-23.
[5] 石展望.儒家思想對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09(9):9,102-103.
[6]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