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玲
信息時代呼喚著語文教學方式的革新,多媒體技術無疑是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時下,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成為優化課堂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具體、生動、有趣;使學生更多、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直觀導向,突破重點;視聽并茂,趣味化教學氛圍;優化信息,省時高效。現用三個“巧用”總結如下:巧用多媒體,理清順序;巧用多媒體,烘托氣氛,調動情感;巧用多媒體,突破課文重、難點。
一、巧用電教媒體,理清文章順序
中學階段的閱讀訓練是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階段訓練是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進行的。如何在課堂上巧用電教媒體,幫助學生讀懂句子,理清文章順序?這里就《西湖游記》一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幾句話為例來說明。請看下面這段文字: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這段話中“則已心飛湖上也”是中心句,后面幾句圍繞它具體說明。我扣住中心詞“心飛”,先用課件打出整幅西湖的圖片,讓學生整體感知西湖的美景。接著分別出示西湖的山色、花光、溫風、波紋。這四處美景的局部圖片,湊成一幅完整的西湖圖,讓學生仔細觀察,予以理解。接下來的“已不覺目酣神醉,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一句,我也做成了課件進行展示。最后湊成一幅完整的空蒙的西湖圖,從而幫助學生讀懂了句子之間的總分關系。接著我又打出西湖的整幅圖片,讓學生隨著老師的指導觀察作者所寫西湖的美麗景色,從山色到花光、從花光到溫風、從溫風到波紋,學生能很清晰地看到是一種由表面到具體的觀察順序。若沒有用課件給學生鮮明而直觀的剖析,疑難句子是無法迎刃而解的。
二、巧用多媒體,烘托氣氛,調動情感
《沁園春·雪》一文,上闋的文字是全文的難點,僅僅通過品文析句無法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原文如下: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這里采用借物喻人的寫法,由雪的品格而引申到贊美人的品格。單單靠誦讀重點詞句,無法調動學生的情感。我在教學時,兩次播放劉秉義的歌曲《沁園春·雪》。第一次,在學生找出寫雪品格的句子后,讓學生感悟,風雪彌漫,長城內外,偉人屹立,優美動聽的旋律,深情贊美的歌詞,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對“雪”有了更新、更高的認識。第二次,在學完上闋后,學生明白毛澤東贊美雪,實則贊美的是有氣節的中國人時,再次播放劉秉義的歌曲《沁園春·雪》。同時指出:這首歌是根據毛澤東的詞配樂演唱的,歌曲唱得是雪,實則贊美的是有氣節的中國人。
三、巧用多媒體,突破課文重、難點
《詹天佑》,關于“‘人字形”線路的最后一段文字難以理解。原文如下:
“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
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孩子,沒有見過火車,不知道火車有兩個駕駛室,更不知道火車有自動換向裝置。至于岔道口起什么作用,對學生而言,更是一片空白。作為教師,我也是通過查資料才弄明白的。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100多年前詹天佑這位杰出的設計師的創造,我用課件設計了兩個頭的火車、“人”字形鐵路、道岔口。這樣,將文字用生動的畫面演示出來。火車北上,到道岔口,道岔口自動給火車換向。火車頭尾互變,折向西北前進。學生通過畫面直觀地看到了火車演示的全過程,為詹天佑的杰出設計而喝彩。
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可以使語文教學進入一種美的意境。從內容上說,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富有理性意義的內容,無疑可以給聽者帶來美的享受;從形式上說,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將教與學連成一個整體,使課堂生動活潑,使教學藝術化、多樣化,這也是一種美的形式。它不僅可以使語文課充滿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當然,任何事物的誕生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先進科技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仍處于摸索階段的今天,多媒體技術是課內外教學的可行性手段之一,教育系統各層次的專業人士也對多媒體教學進行了廣泛而積極的研討。語文教師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為己任,對文本本身的語言和情感進行挖掘,在語言知識教學中進行人生教育。語文教師不僅要把教學作為簡單的解說手段,還需要把教學與生活相交融,將其上升為一種藝術。由于語文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門學科的特殊性,這種理念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相碰撞的時候,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而言之,信息時代呼喚著語文教育技術的革新。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現代化教學,對語文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也出現了誤區,我們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自身規律,圍繞有利于學生的創新而開展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一定要體現從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至熟讀成誦、入情品味的過程。我們要揚長避短、務實嚴謹、把握好尺度,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特有優勢,找到支持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支點作用,使其能真正服務于語文教學,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真正“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實現語文教學技術的現代化,創造魅力無窮的語文教學的多媒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