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西
摘 要:林業作為地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林業不僅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 調節氣候,擋風穩沙,還能減少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延續十分重要。但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工業化規模越來越大,林業資源被濫砍濫用的現象日益嚴重,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以下是我圍繞此論點以及我的有關工作經驗產開的論述,首先分析了當前發達國家對林業資源濫采濫用的慘痛教訓,然后分析了林業資源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中;作用
當前,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人們越來越重視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保護林業已經成為了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而在我國的環境建設中,雖然暫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其他林業資源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仍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林業不僅要治理,還要保護,人們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才能使我國的林業資源得到立竿見影般的保護。
一、林業資源濫采濫用的慘痛教訓
當前,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生態環境也在隨之惡化。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不難發現,G8國家(G8成員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日本,以下以“G8國家”簡稱,不再作具體講述)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走了“先發展再治理展”的道路,即把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在毫無計劃、毫無節度的開采自然資源,尤其以林業資源為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破壞,最終G8國家雖然如愿的快速發展了起來,但是其國家的人們也在飽受自然災害帶給他們的“回報”,面對這種現狀,G8國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公共資源對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因為生態環境受到過度的損壞,大量的自然資源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以林業資源最為顯著,由于樹木生長周期較長,所以林業資源較為缺乏。
通過G8國家的慘痛教訓,對于林業資源的開發,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開發。然而,我國林業資源卻呈現整體惡化,局部好轉的現象,林業資源的破壞速度遠遠大于恢復速度。林業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林業資源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都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森林資源作為林業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被譽為地球的肺,同人們的生存密不可分,因此,保護和建設林業資源勢在必行。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建設主要包括對遭到破壞的林業進行保護和重新建設而制定的計劃和措施。實際上,當今我們面對的生態環境問題,全部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認識到大自然的重要性而出現的惡果,這些惡劣的生態環境以及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迫使我們必須重視自然、和自然和諧相處。
林業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能夠產生巨大的“生態→經濟→生態”可循環健康系統,其生產的綠色無污染產品能夠最大程度的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二、林業資源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通過總結G8國家的慘痛教訓,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林業資源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充分林業資源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1.涵養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林業資源對于涵養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下雨天氣,樹木能夠保護土壤使其避免被雨水沖走,進而保護了土壤的完整性,最終又保護了地表植被,實現了一種良性循環。同時,土壤受到大范圍的樹木覆蓋,還可以降低地表水資源的蒸發量。截至目前,我國大量耕地的林業覆蓋率都沒有達到有關部門的標準,以至于頻繁發生水土流失和干旱導致的嚴重缺水,其中以我國的黃土高原最為顯著,急需我們解決。例如,根據聯合國有關部門的預測,一篇20萬畝面積的森林,相當于一個600萬米的水庫,正如我國民間農諺所說的那樣: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又因這種神奇的功效被科學家譽為“吞水吐雨器”。
2.擋風穩沙。由于樹木具有十分發達的根系,其能夠深入低下數米穩固土壤結構。成百上千樹木組成的森林在遇到風沙天氣時能夠組成防護林,減緩風的速度,改變風的方向,可以有效的阻攔沙丘的移動。所以,森林的擋風穩沙效果能夠有效的預防和治理土壤沙漠化,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尤其針對我國北部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地區,這一作用更為顯著。例如,我國西北部著名的庫布齊沙漠,其作為我國第七大沙漠,面積高達145萬公頃,但是通過當地居民和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廣泛種植沙柳,在短短十幾年內便實現了從沙漠到綠洲的轉變,使得這個距離我國首都最近的沙漠變成了北京市乃至河北省的防風衛士,其不僅制止了沙漠的擴大,同時也減少了至少上億噸的黃沙。
3.調節氣候。樹木的另外一大特征就是會不斷的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樹木會吸收巨大的熱量,降低周圍的溫度。正因為這樣,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常常會躲進樹林中乘涼,這便是森林調節溫度的作用。另外,樹木在進行蒸騰時會釋放大量的水氣,這些水氣會增加周圍空氣的濕度。同時,這些水氣在增加濕度的同時,也會有一部分上升,直至遇冷凝結,形成降雨,所以森林資源較多的地區降雨也會較多。林業調節氣候的作用能夠極大的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保障農、林、牧、漁業的有序生產。
4.預防和治理環境污染。預防和治理環境污染也是森林的一項重要效力。森林被科學家稱為“地球的肺”,這是因為森林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不僅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還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氧氣。例如,根據聯合國有關部門的統計,10平方米的森林在24小時內可以消耗掉10000L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7000L的氧氣。
三、結語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僅有美麗的草原,還有浩瀚的大海、廣闊的平原、連綿的群山、現代化的都市……,林業在我國的社會發展和人們日常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過去,為了給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導致林業資源遭到了過度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不能及時加大對林業的保護力度,那么環境惡化、自然災害等一系列問題就會隨之而來。面對新時期經濟轉型、可持續發展的新目標,摸索林業事業長久發展道路,使得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才可以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體現林業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蔣培.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中地方性知識的作用及轉型——以嘉絨藏區林業資源保護為例[J].云南社會科學,2015(02):102-107.
[2]葉雪琴,李雪麗.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相關思考[J].農業與技術雜志(上半刊),2018,38(02):197.
[3]薛靈恩,藺菊芳.生態環境保護中林業的作用及發揮[J].中國林業經濟,2017(06):88-89.
[4]刁云飛,張蘇.轉型期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探析[J].中國林副特產,2016(01):99-100.
[5]閆明豪.宋思哲.我國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7. (01):13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