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萌
【摘要】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是保證高校相關管理措施順利落實和促進高等教育事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文章對“雙一流”建設對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展開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高校黨政管理人員思想實際,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策略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策略
一、前言
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在學校建設和創新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理念的逐漸普及,高校黨政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雙一流”建設的實現離不開一流的管理,而一流的管理需要依靠一流的管理服務。對此,如何根據現代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強化對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養的培養,成為重要任務之一。
二、“雙一流”建設對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
(一)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結構要求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逐漸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教育領域與高校多項事業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并且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就。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在很大程度上為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現代化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與技術支撐。
近年來,我國逐漸開始全面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國務院于2015年10月發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高校黨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滿足工作需求,黨政管理人員結構必須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從現階段高校黨政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管理人員結構的新要求主要體現在管理隊伍知識化與年輕化這一方面。究其原因,新時期高校黨政管理隊伍逐漸完成了新老交替工作,但是受到工作狀態起伏較大以及互聯網思潮對傳統觀念的沖擊等因素的影響,高校黨政管理普遍存在一些問題。而高校管理隊伍人員的單一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關工作的開展難度。對此,“雙一流”建設對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結構提出了新要求。
(二)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崗位要求
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以及一流學科的“雙一流”建設,是現階段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之一,同時也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發展逐漸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雙一流”建設理念一經提出,便在全世界范圍的高等教育界以及學術界迅速引起較大的反響與熱議。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和相關管理理念的逐步更新,為了適應“雙一流”建設對高等教育院校黨政工作提出的要求,高校黨政管理崗位設置優化勢在必行。當前高校黨政管理崗位的設置主要分為黨務管理崗位、教務管理崗位、學科管理崗位、學生管理崗位、資產管理崗位、實驗室管理崗位、后勤服務管理崗位以及產業管理崗位等[1]。上述管理崗位分屬于黨政管理部門、經濟實體以及群眾團體等組織范疇。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想要促進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就要對崗位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同時保證管理人員與管理崗位相適配,有利于充分發揮出管理人員的最大價值。
(三)高校黨政管理人員職能要求
綜合分析“雙一流”建設對于高校黨政管理人員職能的要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服務職能要求。“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從側面體現出我國教育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在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基礎技能培訓過程中,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充分發揮出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服務職能,對于落實“雙一流”建設相關措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第二,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決策咨詢職能要求。“雙一流”建設的要求主要在于統籌社會資源,在全面推進高校黨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同時,圍繞學校戰略發展規劃,為學校各項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障。因此,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決策咨詢職能也被提出新的要求。
三、“雙一流”背景下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養提升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黨政人員管理機制
結合高校黨政管理人員思想現狀,建立完善的人員管理機制,有利于弘揚高校奮發向上的管理文化,提升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綜合水平。從某種程度上講,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學校內部管理機制的健全程度、管理體制的科學性有著直接的關系,當然也離不開每一位黨政管理人員的付出與奉獻。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得以快速發展,雖然已經逐漸取得了較大的成就與進步,但是同時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在學習以及專業培訓方面受到的限制。尤其是在今天國家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各個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培訓機制、管理機制以及行政機制等方面的缺陷正在逐步凸顯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更好地與現代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相適應,需要在明確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相關管理制度的規范化、系統化、科學性。在實際的工作中,首先需要設立合理的目標管理規則,這一過程可以參照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相關管理理念實現。其次,將黨政崗位對象和需要實現的目標作為基礎,通過運用多種管理方式相結合的策略,保證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再次,根據任務完成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總結與反饋。
(二)搭建系統的黨政人員管理平臺
搭建系統的黨政管理人員管理平臺,需要根據高校黨政管理崗位設置的基本情況,在靈活轉變人員管理理念的同時,優化崗位設置,從不斷深化高校內部黨政人事管理制度這一角度出發,搭建完善、系統的管理平臺,為相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優化黨政崗位設置需要從管理思想變革和思路創新兩個方面實現,同時注重對黨政崗位管理模式的完善與優化。在實際的優化設置工作中,不僅要勇于突破傳統觀念的限制,打破陳舊規定框架,積極探尋新路子,而且要及時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解決經驗[2]。
比如,在“雙一流”建設理念影響下,高校想要進一步提升黨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在優化黨政崗位設置期間,在部分科室先進行試點,待得到一定成績并總結經驗后,開始逐步大面積推廣與應用。在這一過程中,對黨政崗位新管理人員的聘用,需要靈活采用新理念與新思維,對于以往不合理的設崗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并取消部分技能單調的崗位,使每一位管理人員均可以滿足黨政崗位的實際要求。
(三)加強對黨政管理人員的培訓
從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養現狀來看,加強對黨政管理人員的培訓是提升其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關鍵性措施之一。學習作為一項終身任務,是提高黨政管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高校黨政管理人員應該切實提高對理論學習與技能學習的認識,并且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制定黨政管理人員技能培訓與素質培訓計劃方案,針對黨政管理人員的考核與升級等幾個主要環節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保證高校黨政管理人員技能培訓與素質培訓的合理性與系統性。比如,學校在制定黨政管理人員日常管理規范中,應該綜合考慮黨政管理人員的個性化發展,用包容性管理理念來激發黨政管理人員的內在潛能,使其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感受到自我能力提升的自豪之感,這對于全面提升黨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國家大力推進“雙一流”這一戰略背景下,促進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有效提升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與緊迫性的艱巨任務。因此,除了需要校方政策層面的支持與重視,還需要黨政工作者的自我努力。
(四)提高對黨政管理人員道德教育的重視
黨政管理人員是保證高校相關戰略措施順利落實的基礎部分,高素質黨政管理人員不僅有利于高校優良校風、學風與教風的形成,而且對促進高校辦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全面提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具體的工作中,想要最大程度上提升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應該切實提高對高校黨政管理人員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以理想信念作為著力點,對黨政管理人員開展“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是“三觀”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一個人的精神原動力,所以從理想信念這一角度入手,強化對高校黨政管理人員的道德教育,可以避免其陷入歧途。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教育與道德思想教育規范黨政人員的行為,使其樹立正確的觀念,同時結合黨政管理人員的思想實際,有計劃地開展針對性教育工作,在堅定共產主義必勝信心的同時,將各項工作的開展均建立在思想進步這一基礎理念之上。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全面推進“雙一流”戰略的背景下,如何促進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成為關鍵性任務之一。在工作中,為了使黨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可以滿足現代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可以從建立黨政人員管理機制,搭建黨政人員管理平臺,加強對黨政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提高對黨政管理人員道德教育的重視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正思齊.高校黨政管理服務意識的強化做法探索[J].智庫時代,2018(36):68-69.
[2]張露露.辯證思維用于高校黨政管理服務工作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8(2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