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班主任是學校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個性的形成與品德的培養有著決定性作用。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具備較強的領導能力與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扮演好自己在教學中的多種角色,善于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1-016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58
小學班主任不僅承擔著學生知識的傳授工作,而且還承擔著班級管理工作。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社會的時間較短,缺乏一定的判斷力與明辨是非能力,但是小學生的可塑性較強,模仿能力與接受能力也很強,他們的人格修養與行為習慣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應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不僅是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管理者,而且還是學生的朋友、合作者、引導者,班主任既要關愛學生,又要嚴格地要求學生。班主任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采取循循善誘的管理方式,用尊重與微笑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尊重、信任,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現階段,部分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與弊端,不僅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惡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主導者,班主任的行為舉止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自身的性格與素養都會受到班主任的影響。部分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只憑借于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與自身教學的經驗與習慣,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管理與教育,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還有部分班主任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管理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管理,而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素質與言行舉止的管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少之又少,即使會與學生進行交流,也只局限于表面形式,以權威者與命令者的角度與學生交流,以至于溝通效果不佳。
2.班級管理方式較為單一、落后。低年級的學生思想較為單純,對班主任存在懼怕心理,采取單一的管理方式就能夠保障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但是中、高年級的學生不像低年級學生一樣容易管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所提高,并且擁有了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并未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實際情況及時地調整管理方式,仍然沿用單一的管理方式,不僅激化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矛盾,而且還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了抵觸心理,嚴重阻礙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強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的管理,而且還要強化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應注重細節,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社會情境,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2.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小學班主任應全面地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學生成為知己、好友,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從而發自內心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小學班主任應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對于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應給予贊美與鼓勵,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教師應充分地挖掘此類學生的潛能,積極地引導他們挑戰困難、戰勝困難,從而形成學生積極、樂觀、向上、勇敢的高尚品德。同時,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善于總結、善于思考、課前預習、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自主地探索知識的奧秘。
3.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實現家園共育。小學班主任想要全面地了解學生就必須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定期召開家長會,將學生在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與在學校、班級中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針對于思想有偏差的學生,班主任應與家長共同努力,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真正做到防微杜漸。同時,班主任應多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學習活動,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教育學生健康成長,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與自信心,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
總之,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在班級教育管理方面,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始終保持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全面地關心、教育與管理學生,以德、智、美、體、勞全面發展為教育方針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將學生培養為一個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社會主義公民。
參考文獻:
[1]司國棟.分析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0).
[2]梁暉.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J].西部素質教育,2018(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李秀英(1974.10— ),女,漢族,福建永春人,二級職稱,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