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需要管理者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文章以“職業幸福感”為切點,探討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的策略,具體策略有:在激勵認可中,點燃教師職業幸福感;在提升專業中,激發教師職業幸福感;在各種活動中,加強教師職業幸福感;在團隊合作中,升華教師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職業幸福感;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
一、在激勵認可中,點燃教師職業幸福感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在1968年通過“未來發展趨勢測驗”,發現了羅森塔爾效應。這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將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到管理中,就要管理者對下屬投入感情、希望和鼓勵,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如管理者對下屬布置一任務時,以激勵的方式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行的”“試試看,你要相信自己”。在下屬實施工作過程中,激勵性地表揚:“這個想法很好,繼續努力。”經過管理者的激勵后,下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能力也就會逐步提高。
幼兒園的管理者也要經常肯定支持幼兒教師的工作,善于發現幼兒教師的閃光點,及時具體地激勵教師,可以用言語表揚的方式,也可以用無聲的動作、表情作為鼓勵。例如,園長針對班級環境的布置向教師們提出了要求,在日常巡班中,發現一位教師正按照要求調整,園長看到后立即稱贊教師執行力強。教師聽到了園長表揚后,更加努力地充實環境的內容。園長將該教師班級的環境調整后的照片發送到幼兒園的工作群,其他教師也在工作群里為這位教師“鼓掌”。在這樣一個“認可別人”與“被認可”的良性工作環境下,幼兒園的工作氛圍就會非常融洽。此外,幼兒園“教職工之家”里可以創設“身邊的好事”“我為你點贊”等欄目,將平日生活中教師們做的一些好人好事寫出來,教師們會將大家的認可轉化為自身的內驅力,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在提升專業中,激發教師職業幸福感
教師的成長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主要影響因素。一個是教師自身的努力與追求,另一個是幼兒園的支持。教師個體的專業化體現在教師個體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通過接受專業訓練獲得專業知識技能,在專業自主的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由普通人轉變為教育者的成長過程。當教師有一定的專業自信,把“幼兒教師”這個職業當作“教育兒童”的事業來做時,會激發其更多的職業幸福感,他們會更享受“幼兒教育者”的殊榮。
1.常態化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幼兒園管理者要重視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常抓落實,經常開展聽課、說課和評課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們在聽課中可以看到別人的優點,學到經驗方法。在說課中可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評課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
2.“走出去”“引進來”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走出去”是指每學期安排教師外出學習或比賽。對于教師而言,能夠有走出去的機會,就意味著自己在專業上是被認可的。幼兒園管理者要了解每位教師的特點,為教師提供平臺,讓她們能夠在幼兒園里有所發展。
“引進來”是指每次教師外出學習回來后,都要開學習感悟座談會,教師培訓后肯定有自己的收獲,要把收獲分享給其他教師,讓沒有去參加培訓的老師也能學習到其他優秀幼兒園的先進理念和教育方法。
3.資源共享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保教質量
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保教質量,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日常可以開展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時,同組教師可以相互探討教育教學方法,把教案設計得更全面,教具也可以共同制作,輪流使用,共享教育資源。
4.教育專家的引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專家引領”通常是指具有教育研究專長的人員通過他們的先進理念、思想方法、先進經驗引導和帶動一線教育工作者開展教育實踐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形態。他們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資源。
幼兒教師在積累實踐性知識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和自我反思,但是往往容易陷入自身模式化的誤區,如果沒有他人的提醒和指導,難以發現自己的問題,更難以提升自己。專家引領可以幫助幼兒教師發現本質問題,提高教學水平,在專家指導下的園本教研是專業成長的重要形式。
三、在各種活動中,加強教師職業幸福感
幼兒園教師團隊絕大部分是由女性組成的。女性團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情感細膩、關注細節、有特殊的生理期、還要照顧家庭。她們的工作情緒易受家庭生活、生理上的疲勞和工作壓力帶來的沮喪、記憶力衰退創造能力下降等影響,從而影響日常的工作狀態。幼兒園管理者要關心教師,努力為教師搭建“暖心活動”平臺,讓教師釋放壓力、學會自我調節,讓教師感受到自己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工作很幸福。
1.營造團隊溫馨和睦的氛圍,給予教師人性關懷
只有關懷教師,才能讓教師關懷園所。幼兒園以“教師關懷日”為起點,實施長期而有效的教師關懷。“三大關懷模式”的確立:紀念日(生日、獲獎日)、轉折日(工作轉正日、退休日)、傳統節日,在“教師關懷日”中,幼兒園非常有儀式感地進行活動。當教師生日時,工會小組及時送上蛋糕和祝福的賀卡;當傳統節日來臨時,幼兒園會送上溫馨的祝福短信和應時應景的小禮物;教師節來臨,園長親自給每位員工送茶致謝;當員工家里出現了困難,園長、工會總是第一時間給予關心幫助,排憂解難……真真切切地讓教師感受到幼兒園關心每位教師的健康和生活,吸引教師建立與幼兒園共同成長的目標。
2.開設“教師社團”,讓教師享受自己的愛好
幼兒園開設“教師社團”,教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業余愛好選擇社團活動。“教師社團”可以有插花社、烘焙社、瑜伽社、繪畫社、合唱社、禮儀社等,讓教師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享受自己的愛好,讓心情得以放松。
3.組建“心理工作室”,讓教師的工作壓力得以釋放
幼兒園組建“心理工作室”,可以聘請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專家當“知心姐姐”,“知心姐姐”定期來園,教師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都可以找“知心姐姐”聊天,讓教師能隨時得到情緒上的障礙排除和心理壓力的緩解。
四、在團隊合作中,升華教師職業幸福感
1.打造幼兒園團隊公眾形象
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對幼兒園的管理、教育教學等各個方面形成科學的管理理念,要打造本園的品牌文化。一個和諧、上進、團結、進取的幼兒園團隊,會讓每一位成員產生歸屬感,團隊公眾形象的塑造會影響教師歸屬感的產生。第一,加強日常工作中對團隊工作、成績的宣傳,讓教師逐漸形成以幼兒園為榮的信念,讓每位教師都能有主人翁精神。第二,幼兒園要做好對外宣傳、推廣工作,加強網絡、報刊等媒介宣傳幼兒園的各種活動,讓教師感受到能在本園工作的榮幸。
2.建立有愿景的“心靈契約”
管理者要告訴教師幼兒園的發展愿景、幼兒園的園本課程建構等,讓教師有一個奮斗的方向。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也要將自己的發展期望寫下來告訴幼兒園管理者,管理者要搭建平臺去滿足每位成員的成長需求。這種共同發展的愿望轉化成一種有形契約的影響之后,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都精心呵護這份“契約”,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意念:幸福是靠自己奮斗出來的。
3.實行項目活動負責制管理
項目是指一系列獨特的、復雜的并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活動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或目的,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預算、資源限定內,依據規范完成。項目管理是指基于被接受的管理原則的一套技術方法,這些技術或方法用于計劃、評估工作活動,以按時、按預算、依據規范達到理想的最終效果。
幼兒園項目活動負責制是指幼兒園把整一學期要開展的活動進行梳理,分成一個個子項目,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進行自主申報項目。項目的承擔者分析活動的內容、具體目標,制訂活動方案。在活動實施工程中,項目的承擔者可以體驗到活動成功后的成就感,也可以感受到活動的背后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那么在今后其他教師組織活動時,會給予更多的體諒與配合。
五、結語
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是幼兒園順利進行教育教學的重要保障,堅定的團隊精神和高水平的業務素質就是一個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每位教師擁有了職業幸福感,才能積極主動、滿懷希望地投入幼教工作中。建立一支充滿陽光、積極向上的團隊,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到最優質的學前教育,是每位幼兒園管理者的任務與使命。這不僅對幼兒園發展有重要的意義,還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楊文.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的特點、困境及解決策略 [J].學前教育研究,2015(7):58-60.
[2]張吉麗.專家引領:成熟階段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 [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8(12):31-33.
作者簡介:葉嘉琳(199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三里亭幼兒園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