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盼
【摘 要】 通過對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現狀的總結,重點分析了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中的投融資風險。通過分析可知,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中存在的投融資風險問題較大,制約了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的步伐。本文提出了在國有企業混業經營體制改革中提高投融資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 國企 混合制改革 投融資風險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國家對國企資本擁有控制權,政府的決策指引著國有企業的行為?;旌纤兄平洕遣煌兄瀑Y本參與的經濟形式,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發展,可以發揮國有資本的優勢和非國有資本的活力、創造力。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進國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斷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
1國企混合制改革現狀概述
2017年是國企改革的“施工年”,從該年開始,國企紛紛進行改革,地方國企尤為突出,截至2017年底已有32家地方國企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十九大報告更是強調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2017—2018年一些地方國企更是迎來混合制改革全面提速之年,如深圳、山西、河南、山東等多個省市都開展了混合制改革行動,如召開相關會議并擬定改革相關文件等。例如,2017年河南安陽鋼鐵在國有企業改革中,通過投資數十億元的冷軋項目,成功由“普鋼”轉向“優鋼”,在轉型過程中優化了鋼鐵產品,真正淘汰了中低檔、無效的產品生產,較大滿足了市場對優質鋼鐵的需求,使得安陽鋼鐵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70.29億元,同比增長22.61%,實現凈利潤16.01億元,同比增長1198.494%。這一轉型給河南省管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盈利,截至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51.60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53.50億元,同比增利85.10億元[1]。再如,廣東省中山市于2018年11月初開啟了國企民營相互作用、互利共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新模式。中山市國資委直屬的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民營企業全通教育達成產業創新聯合的舉措,以及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為全通教育創造了更為市場化、開放的投資機會,實現企業資產效益與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升,不僅增強了國企核心競爭力,而且也將促進粵港澳大港區快速發展,打造活性的國營民企產業聚合生態圈。
2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現狀
2.1體制機制有障礙
受國有體制機制的影響,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不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國有企業壟斷地位沒有打破,公司的治理結構調整不到位,非公經濟股東的影響力較小,對公司決策的制約作用不明顯;其二,產權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作為市場經濟穩健和良好秩序運行基礎的產權制度,可以有效分配與制衡相關權利,提高企業運行效率,促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發展,但目前所有制經濟產權沒有得到很好地保護,產權力度失衡;其三,國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手段較為匱乏,對國有資本、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等相對較孤立的資本無法進行整合,缺乏有效的手段。
2.2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面臨的企業內部治理問題
首先,雖然部分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已經建立,但傳統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依然嚴重。企業人事管理制度仍具有較強的行政色彩,選拔、考核、聘用、薪酬、激勵等市場化程度較低,制約了專業管理人員的建設,對市場競爭力有著嚴重影響。其次,過去一些國有企業還不同程度地遭受著“大國有企業病”。資本結構仍以國有股為主。政企不分離、機制不活躍、競爭同質化等問題依然嚴重,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績效和治理效率有著嚴重影響,阻礙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進程。隨著分級分類改革的推進,部分國有企業子公司已成為國有股混合所有制企業,母公司仍繼續向子公司下達訂單,這與子公司董事會的觀點相反,導致經營層無法適從,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
3國企混合制改革存在投融資風險的改善措施
3.1制定科學合理融資計劃
第一,融資計劃應貼合國家政策。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是對國企提出的新要求:企業要注重資產質量,加大處置低效、無效資產的力度,降低資產負債率;注重資本的回報,除了看利潤還要看增加值和資本收益率。由此可知,國家政府是很注重國企的混合制改革效果,也指出了國企存在的高負債率缺陷,提醒國企要降低資產負債率,要慎重融資,這是對國企混合制改革之路的一個警醒。
第二,融資計劃應注重前期的預測和分析。除了注重利率因素之外,還應重視融資量的預測和分析,避免融資過多使得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給企業增加負擔,或者融資過少限制企業發展。對此,建議國企的融資計劃應注重多方面預測和分析,預測和分析要做到結合不同發展階段,根據國企不同發展時期對資金的需求而制定不同的融資計劃,融資計劃中需要對不同階段資金籌集需求進行排布,給國企經營管理者一個科學合理的融資金額參考。
第三,國企在處理已有的存量融資時,盡量利用國家優惠政策,如2018年下半年許多銀行持續推出的“無還本續貸”業務?!盁o還本續貸”是指企業貸款快到期時,因缺乏資金進行還貸,提前向銀行申請延期還貸的行為。而銀行在風險可控情況下,對企業實行“無還本續貸”,能有效避免了“過橋貸”給企業帶來的費用負擔也同時降低了企業融資風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所以,在國企的融資計劃中,應盡快將“無還本續貸”方案納入其中,與銀行深入合作,重新制定融資計劃。
3.2擬定科學合理投資策略
第一,提高國企經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國企有必要對高管及部門負責人進行“謹慎投資”等相關課程培訓,以提高國企高管及部門負責人的行業知識水平、管理素質、投資預測和分析水平等[3]。通過一系列培訓之外,不僅高管及部門負責人的謹慎投資意識會增強,而且還會主動的在投資前先進行投資收益率預測、投資風險預測和分析等,以降低國企投資風險,給國企投資高收益率實現帶來更大可能性。
第二,建立有效投資決策機制,提高投資決策的準確性。在建立投資決策機制時,應要求相關負責人提供《投資項目前景預測和分析報告》,報告中包括投資項目對應的行業市場調查、產投出比例、收益率預測、影響收益因素分析、可能隱藏的財務風險分析、財務風險相對應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重要財務風險應急處理預案等。除該報告之外,還應有相應的投資風險監控體系、投資決策擬定制度等,以此形成完整的投資決策機制。
第三,結合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兩極化分化突出的問題,國企在混合制改革中應及時抓住社會變革所產生的新的投資領域或投資細分市場,從而獲得市場主導權。如拼多多在三、四、五線城市的火爆、涪陵榨菜(002507)2018年營收及凈利潤的爆發性增長(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94%,凈利潤同比增長72.16%)等,都說明了中低收入群體出現了消費降級的情況。然而,今年國慶出國游消費的持續增長(同比增長8.20%)和高端酒茅臺酒的供不應求等,則說明了中國仍然有一大部分群體有消費升級的需求。對此,國企在混合制改革中,應利用民企經營方式靈活、消息靈通及市場觸覺敏銳等優勢,效仿以上企業抓準投資領域或投資細分市場,推進混改步伐和提高混改實效性[4]。
3.3競爭性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國資監管建議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有企業改革驅動和主導的國有資本監管體制改革。一是建立“試錯容錯機制”。中央政府的文件相繼為促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發展確立了底線。但是,改革應該允許企業犯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底線和紅線內大膽嘗試。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國有企業管理者的創業精神,增強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積極性。二是職能轉變和科學監督。國有資本監管體制改革是建立在“資本”這個詞的基礎上的。國資委的職能必須盡快轉變,不分資產,更不必直接干預企業經營,完善國有資本監督管理體系。第三,通過權力下放和授權,所有權和管理權進一步分離。管理權完全下放給企業的,不應依法下放,不應越位。第四,對國有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監督,可以試行預先約定的條件,任免被任命的董事或者監事會主席;注重內部監督制度,提高監督水平[5]。
結 論
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合理安排所有制結構。國有企業應引入多種投資主體,完善企業組織體系,增強競爭力,激發活力。
【參考文獻】
[1] 張冰石,馬忠,夏子航.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論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7,(6):5-11.
[2] 程子芮.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企業活力提升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110.
[3] 金依媚.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企業活力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6.
[4] 張軍.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投資者選擇的風險控制[J]. 財務與會計, 2017(13):65-66.
[5] 唐現杰, 李新宇.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范式探索[J].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7(1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