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的城鎮化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以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視域審視我國的農村城鎮化,分析其產生的哲學根源,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農村城鎮化轉型發展思路,為黨和政府推進新型城鎮化特別是農村城鎮化轉型發展提供理論參考,推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解決,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而推動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人本思想 城鎮化建設
一、引言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馬克思在對西方人本主義思想進行揚棄的基礎上建立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注人的發展、價值、生存和全面發展的理論,對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推進我國農村城鎮化轉型發展,必須要高度重視以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為指導。
二、馬克思人本思想是城鎮化建設的理論內核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新型城鎮化與以往的城鎮化建設不同,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理論核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強調的重點是在城鎮化進展中“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從根本上確立起了人在自然界以及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基礎和主體地位,并且指明了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最高目標。人追求自身的自由發展,不僅要求人通過自身的斗爭與進化從自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也要求人從剝削與壓迫的社會關系中解放出來,從禁銅、落后的錯誤觀念中解放出來,使個人的體能、智慧、才能等各個方面盡可能全面充分發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正是實現這些解放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農村城鎮化的意義
“城鎮化是伴隨工業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鞭r村城鎮化是城鎮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和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協調發展的強勁動力,也是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奮力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三農問題”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雖然,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我國農業、農村實現了較快發展,農民收入也不斷增加,但是農業勞動生產率還不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城鄉二元分化等問題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我國農村人口過多而所擁有的農業生產資源卻相對較少,人均占有量較低,導致土地無法規?;洜I,現代化的生產方式難以大面積推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由之路就是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
四、以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指導農村新型城鎮化建設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粗放擴張、人地失衡、舉債度日、破壞環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在這樣一個十分關鍵的路口,我們一定要牢記,正確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鎮化?!?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當代的農村城鎮化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為指導,對傳統農村城鎮化模式進行揚棄,加快轉型發展步伐,做到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一)從“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人的內在本質是人的需要?!耙匀藶楸尽钡霓r村城鎮化必須要從人的需要出發,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的,圍繞城鎮如何讓人生活得更美好去制定戰略、出臺政策、推進建設。在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需要關注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大力促進經濟發展,更需要關注人們的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需求,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推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努力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改善目標;需要推進城鎮建設,優化建筑風貌,更需要關注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管理,促進城鎮的內涵式建設,推動城鎮化的健康發展,讓廣大群眾能夠享受到優質的城鎮生活?!耙匀藶楸尽钡霓r村城鎮化要堅持共建共享原則,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他們一起分享城鎮化發展的成果。
(二)走城鄉一體之路。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推進農村城鎮化轉型發展必須尊重人的現實本質發展規律,破解傳統的城鄉二元管理體制造成的人員隔離,重視城鄉的流動、融合和一體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說:“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要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不是要消滅農村,而是要發展農村,并“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對立逐步消滅”。因此,既要發揮大工業在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工業發展、實現平衡布局,促進農村人口轉移,還要不斷加快農業的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步伐,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協同發展。要切實保護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實施農業的規?;?、產業化、專業化經營,發展高效農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增加農民收入,以農業的現代化促進人口的城鎮化和農村的現代化。二要大力推進城鎮發展。城鎮是城市和鄉村的空間結合體、二者連接的中間橋梁,加快城鎮建設有利于實現農村的就地城鎮化和人口的就地轉移,緩解大中城市的人口壓力,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既要重視小城鎮發展,給予政策、財力和土地指標等扶持,大力推進城鎮的快速發展,也要注意立足實際、打造特色,避免城鎮建設的貪大求全,增強城鎮的吸引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永祥,呂立志.馬克思人本思想的科學內涵透視[J].學術界,2014(11)
[2] 陳燕妮,李家祥.構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路徑[J],理論與現代化,2014(11)
[3] 彭煥才.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的內涵與路徑[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10)
作者簡介:林錚(1994—),女,漢族,福建福州,經濟學碩士,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