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元平 汪志明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應用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骶部褥瘡的效果。方法: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0例骶部褥瘡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標本的納入時間范圍從2016年03月到2019年03月,所有患者均采用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治療,分析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的臨床效果以及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結果: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骶部褥瘡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骶部褥瘡;臨床效果;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褥瘡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并發癥之一,又叫做壓力性潰瘍,是指人體的局部組織受到長期外力的擠壓導致局部組織發生缺氧、營養不良,使得局部組織發生潰爛或者壞死。根據我國大量臨床數據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每年大約有六萬人因為壓瘡綜合征死亡[1]。其中骶部褥瘡是褥瘡中常見的類型之一,具有缺損面積大、易復發、不易愈合等特點,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疼痛、發熱、紅腫、水皰、潰瘍等等,嚴重的還會出現肌腱外露、全層組織缺失等,會大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使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不良情緒。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骶部褥瘡的治療當中,并且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基于此,本文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0例骶部褥瘡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檢驗了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治療的有效性。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0例骶部褥瘡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標本的納入時間范圍從2016年03月到2019年03月。其中男性患者的人數為20例,女性患者的人數為20例,最低年齡的患者為20歲,最高年齡的患者為67歲,平均年齡為(48.88±6.45)歲。所有患者的病程在7個月到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81±0.41)年,其中有8例患者的發病原因為糖尿病,2例患者的發病原因胸腰椎骨骨折,10例患者的發病原因為骶部腫瘤,其余則因為腦血管意外等疾病。所有患者均事先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在進行手術之前叮囑患者食用流食,術前兩天予以抗生素、呋喃唑酮和清潔灌腸治療,對長期臥床且體質虛弱的患者應該予以氨基酸和少量輸血等改善機體營養狀況,之后對患者的創面進行清潔,將患者骶部的壞死組織和周邊的瘢痕組織做徹底清創,清創后用紗布對創面進行保護[2]。之后進行皮瓣的設計,皮瓣主要V形為主,并將皮瓣的上下緣和內側半切開,及臀大肌的淺面作為基準面,向遠側對皮瓣進行分離,之后以臀大肌的深面作為基準面對皮瓣進行分離,做V-Y瓣區縫合。
1.3 觀察指標
分析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的臨床療效,采用療效判定的方式對治療方式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判定等級,其中皮瓣全部成活且創面完全修復為顯效,皮瓣大多成活,創面修復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則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即為治療無效,其中治療總有效率的計算公式為:(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主要包括心理智能和軀體功能等,采用生活質量自評量表的評分方式,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在SPSS20.0軟件中錄入本次的研究數據,治療總有效率的計數資料和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分別用%和()表示,均分別通過(χ2)和t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的臨床療效
經治療,40例患者治療顯效的人數為20人,治療有效的人數為9人,治療無效的人數為1人,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治療總有效率較高。
2.2 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
經治療,40例患者治療后軀體功能評分和心理智能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重,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病情嚴重的患者由于長期臥床容易引發壓瘡等并發癥,從而提高了骶部褥瘡的發病率,嚴重影響預后。骶部是發生壓瘡較多的部位,并且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為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3]。褥瘡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六個等級,一期壓瘡:皮膚完整、發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之不退色,伴疼痛、皮溫變化,常局限于骨隆突處。二期壓瘡:部分表皮缺損,皮膚表淺潰瘍,基地紅、無結痂;也可為完整或破潰的充血性水皰。三期壓瘡:全層皮膚缺失,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可有潛行和竇道。真皮層部分缺失等癥狀,到第四期患者則會出現全層皮膚缺失,但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局部可有壞死組織或焦痂,通常有潛行和竇道。第五期可疑深部組織損傷:皮膚完整,但由于壓力或剪切力造成皮下軟組織損傷,皮膚顏色改變,呈紫色或褐紅色,或出現充血性水皰,可伴疼痛、硬塊;膚色較深部位,深部組織損傷難以檢出,須在完成清創后方能準確分期。第六期表現為難以分期的壓瘡:全層皮膚缺失,但潰瘍基底部覆有腐痂和(或)痂皮。需在腐痂或痂皮充分去除后方能確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目前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治療骶部褥瘡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的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修復性強等優點,有效的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不良情緒。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應用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骶部褥瘡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骶部褥瘡治療中應用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治療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童仁聯,黃峻,鐘曉旻,等.臀大肌遠側穿支V-Y皮瓣修復骶部褥瘡[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6,20(12):1208-1210.
汪峰,劉明武,賀茂斌.臀大肌遠側穿支“V—Y"推進修復骶部褥瘡[J].醫學新知,2017,20(6):602-603.
徐皓,符廷學,盧森桂.雙側臀大肌V-Y推進肌皮瓣修復骶部褥瘡[J].中國康復,2016,10(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