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花 錢興萍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抑郁癥患者情緒及自我接納程度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均為4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方案,給予觀察組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方案,分析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各項臨床癥狀(焦慮、抑郁)及自我接納程度改善情況,并對比兩組各項數據。結果: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前者較后者明顯更優,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自我接納程度改善情況,前者相比后者明顯更優,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能有效改善抑郁癥患者不良情緒狀況,提高其自我接納程度,患者經護理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到有效釋放,具備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自我接納;心理護理;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6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隨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快速發展,促使護理模式漸漸轉變為整體護理,更加強調心理護理作用[1]。心理護理通過護理人員在護理實踐過程中,以心理學知識幫助患者解決其精神痛苦和疑難問題,達到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目的。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意義重大[2]。抑郁癥患者治療過程中受到過分關注,會使其在出院后無法正常工作及生活,最終導致患者出現繼發性抑郁,甚至于自殺[3]。本次研究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抑郁癥患者情緒及自我接納程度的臨床效果,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詳細研究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均為4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方案,給予觀察組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方案。此次參與研究的兩組中,觀察組患者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為23至47歲,平均年齡為(30.12±6.49)歲;對照組患者有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為22至45歲,平均年齡為(30.04±6.31)歲。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方案;給予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方案,詳細護理方案為:①以心理游戲、心理劇及心理故事等方法幫助患者心理成長,以此改善患者認知及外在行為,讓患者更加了解自己,并從深層次反思自己人際溝通、競爭合作意識及自我等方面的認知,使自身心理品質獲得提升②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包括對話、催眠等,并舒緩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使其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樂觀、積極態度③定期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及報告等,給予患者正確疾病認知,詳細講解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及要點④向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心理健康重要性,幫助患者獲得家庭及社會支持。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焦慮(SAS)及抑郁(SDS)評分及自我接納程度改善情況,對比兩組患者各項數據。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相關數據使用SPSS16.0處理,同時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方法;計數資料以(%)表示,并行(χ2)檢驗,(P<0.05)代表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改善情況 分析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焦慮及抑郁改善情況,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自我接納程度改善情況 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自我接納程度改善情況,前者較后者明顯更優,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抑郁癥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療后,其社會角色也由健康人變為患者?;颊咴谌朐汉笊瞽h境及人際關系發生變化,部分患者無法完全適應這種變化,隨之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影響生活質量,需要給予其針對性心理護理措施[4]。心理護理能有效提高抑郁癥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改善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健康恢復。相關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干預配合適當藥物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認知評價、自我體驗及自我表達能力[5]。心理護理還能夠使患者以積極樂觀心態接受治療,避免其自殺。自我接納屬于一種自我態度,其建立在自我評價之上。抑郁癥患者自我評價及自我接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社會適應能力低于正常人,在出院后日常工作及生活會存在一些困難,部分患者會因這些困難出現繼發性抑郁,甚至于自殺。
本次研究顯示:分析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焦慮及抑郁改善情況,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自我接納程度改善情況,前者較后者明顯更優,兩組各項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心理護理能有效改善抑郁癥患者不良情緒狀況,提高其自我接納程度,患者經護理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到有效釋放,具備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王瓊.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情緒及自我接納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6):249.
魯麗麗,鄭曉英.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情緒及自我接納的影響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1):86.
朱文通.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情緒及自我接納的影響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42):177.
喬元.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情緒及自我接納的影響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33):105.
段翠蘭.抑郁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對自我接納及情緒的影響探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9):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