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丹
【摘 要】目的:探討在腫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對生活質量、癌性疼痛等產生的影響。方法:選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醫治的腫瘤患者(70例)進行研究,隨機數表法分成甲組與乙組,甲組35例,乙組35例。乙組常規疼痛護理,在此基礎上甲組加強癌性疼痛護理相關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總結生活質量和癌性疼痛。結果:甲組的癌性疼痛平分低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的總體感覺評分、生活環境評分、社會性評分、心理功能評分、生理功能評分高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腫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可明顯緩解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并且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腫瘤;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質量;癌性疼痛;影響
【中圖分類號】R4.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對于腫瘤來說,是指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機體局部組織細胞增生而形成的一種新生物,大都呈占位性塊狀突起,所以也被稱作是贅生物。腫瘤根據細胞特性和對機體產生的危害程度,可分成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主要是癌,是來源于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1]。惡性腫瘤患者的病程比較長,且病情比較危重,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和恐懼等心理,使患者疼痛感明顯,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為探討在腫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對生活質量、癌性疼痛等產生的影響,選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醫治的腫瘤患者(70例)進行研究,研究具體為:
1 資料同方法
1.1 資料
選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醫治的腫瘤患者(70例)進行研究,隨機數表法分成甲組與乙組,甲組35例,乙組35例。甲組中21例是男性,14例是女性;患者年齡在25-67歲之間,其平均是(50.12±2.30)歲;13例患者是肺癌、13例患者是胃癌、9例患者是肝癌。乙組中22例是男性,13例是女性;患者年齡在26-66歲之間,其平均是(50.22±2.25)歲;12例患者是肺癌、13例患者是胃癌、10例患者是肝癌。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做對比。
1.2 方法
乙組常規疼痛護理:治療護理、飲食指導、監測生命體征、用藥(止痛藥)指導。在此基礎上甲組加強癌性疼痛護理相關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1)健康教育,惡性腫瘤會明顯影響到機體病變部位的功能,且生存率較低、生存時間短,患者談癌色變,明顯恐懼,無法意識到有效控制可延長生存時間。給予患者客觀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定期舉辦講座或者一對一交流會,使患者和家屬正確認識和面對疾病,詳細了解疾病,發現可控性的特征,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檢查、服藥和治療,提高治療信心。(2)心理護理,惡性腫瘤會導致患者出現緊張、恐懼、抑郁和焦慮等心理,所以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多給予其安慰、鼓勵和關懷,耐心聆聽患者的訴說,使患者感到自己被尊重。通過溝通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逐漸產生主觀求生欲望,避免抗拒服藥、自卑自閉、社會性下滑等。從心理層面給予患者疼痛護理,轉移其注意力,使患者不再過分專注癌細胞擴散、治療費用、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等問題,提供給患者報紙、書刊,使患者不會因無聊而胡亂的思考,囑家屬多給予患者陪伴,并多給予患者鼓勵、安慰和支持。
1.3 評價標準
通過NRS(疼痛數字評分法)評估兩組的癌性疼痛程度,滿分十分,分數越高則癌性疼痛越明顯。WHOQOL-BREF(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評估兩組的生活質量,主要是總體感覺、生活環境、社會性、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等項目,生活質量同得分成正比[2]。
1.4 統計學分析
經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經()表示癌性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行t檢驗,P低于0.05時,組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結癌性疼痛
護理后,甲組的癌性疼痛評分是(2.01±0.35)分;護理后,乙組的癌性疼痛評分是(5.42±0.48)分。甲組的癌性疼痛平分低于乙組,差異顯著(t=33.960,P=0.000)。
2.2 總結生活質量
甲組的總體感覺評分高于乙組,差異顯著(t=13.732,P=0.000)。甲組的生活環境評分高于乙組,差異顯著(t=12.632,P=0.000)。甲組的社會性評分高于乙組,差異顯著(t=21.754,P=0.000)。甲組的心理功能評分高于乙組,差異顯著(t=21.286,P=0.000)。甲組的生理功能評分高于乙組,差異顯著(t=20.686,P=0.000)。
惡性腫瘤患者的病情大都比較復雜,在治療期間,受文化水平、社會閱歷、經濟條件、心理承受能力、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吹出現程度不同的負性情緒。因此要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目的是使患者客觀的、詳細的以及全面的了解自身疾病,不會因未知、胡思亂想等加重自身的心理負擔,減輕對生活質量和疼痛感知等產生的影響。惡性腫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會一直存在,而嚴重影響到心理狀態,使患者更加恐懼。健康教育使患者客觀詳細的了解惡性腫瘤,不再談癌色變,明確知道只要是合理的控制病情就能延長生存時間,得到并保持很好的心態,不再郁郁寡歡,明顯提高社會性[3]。
總之,在腫瘤患者中,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可明顯緩解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并且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薛芳芳.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影響[J].飲食保健,2018,5(52):235.
曹霞.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8,30(52):245.
劉海玲.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