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在黨的各項工作和活動中大量引用毛澤東詩詞,充分彰顯了毛澤東詩詞在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使命中所發揮和彰顯的深刻影響與積極作用,不僅包涵了修身勵志情結,還蘊涵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激情與情懷。本文從毛澤東詩詞的特點和對文化自信的深刻影響入手,闡述了毛澤東詩詞的個性風格和特點,充分感悟毛澤東詩詞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勵志動力。
關鍵詞:毛澤東詩詞 ? 文化自信 ? 家國情懷 ? 民族精神 ? 中國智慧 ? 勵志能量
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深刻認同與自覺考量,是對高度文明、并且具有高端先進性文化體系頑強生命力的堅定自信、繼承與發揚,是對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真摯的情感不折不扣的充分表達與篤實厚重的堅定情結。毛澤東詩詞正是以自身恢弘壯美的詩篇,當之無愧的成為新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一部恢弘磅礴的史詩和藝術瑰寶。
毛澤東是新中國的奠基者,他的詩詞作品恢弘磅礴大氣,充滿激情、自信與智慧,是一種自覺的民族精神與文化自信的傳承和弘揚,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向和思路,以及黨員的修身修為修品德等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深刻持久的,是積極健康的,是奮發向上的,因此,我們說毛澤東詩詞是堅定頑強的奮斗精神和勵志動力,是堅持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充滿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充滿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充滿中國智慧,不僅完美的承襲著古漢語文學藝術的優良傳統風格,還對其進行了有益的創新與拓展,更好的詮釋和提升了詩詞的內涵和張力,尤其是為中華復興、救民于水火、熱愛山河氣象萬千等各個層面的傾情奮筆疾書,彰顯出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明前途充滿必勝的自信,這正是文化自信的充分表達。
一、領略毛澤東詩詞的深厚民族文化情結,品位毛澤東詩詞壯闊的激情韻律,體會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的智慧經典,感悟毛澤東詩詞崇高的家國情懷和情操
近年來,習主席面對國內外各種對話窗口,經常引用毛澤東詩詞,由此我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毛澤東詩詞所展現的淵博的國學理論和文化知識含量,是歷代執政者和文人墨客無法相比的。尤其是經典的中華民族古典文化、深刻豐富的革命文化和先進智慧的社會主義文化內涵的契合與融匯,是當之無愧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中國智慧源泉,充分表達了毛澤東詩詞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毛澤東詩詞是一部恢弘磅礴的史詩,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古漢語語言文學的藝術魅力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古典文化,是我國在世界文化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礎。毛澤東詩詞,無論是體裁內容還是審美風格,都經典的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或畫龍點睛、或錦上添花的再創造,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多彩的藝術魅力與高尚經典的審美精神,是文化素質的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生動呈現,無論是體裁內容風格,還是美學元素,既是繼承也是發揚,是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創新,在破與立之間,筑起了一部恢弘巨著,一部中國現代社會革命與文化革命的史詩。
但凡流芳傳世的偉大文學作品,一定是對人生價值、民族發展、國家命運有著最深刻詮釋和把握的經典作品。無論從哪個視角出發,毛澤東詩詞都符合這一考量標準。首先是牢記使命、不忘歷史,在回顧歷史的演繹過程中,汲取光明正確的能量與精華;其次是扎根時代,對自然和人文社會個層面的現象與矛盾兼收并蓄,映射表達的內容都是社會基本狀態,凸顯尊重自然、改變社會的意識主旨;同步進行的還有情感的升華,真摯浪漫深情與豪放爽朗赤誠,溫文爾雅與激情飛揚,悲情奮進與激情熱愛,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胸襟與志向,等等,這些鮮明元素,在毛澤東詩詞中茁壯且蓬勃。因此,毛澤東詩詞當之無愧的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詩,是古為今用的典范之作。
(二)毛澤東詩詞深厚的家國情懷,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充滿自信
家國情懷是一個民族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并且世代薪火相傳的根基。家國情懷包涵的意義寬廣,既有親情又有國運蒼生萬物。少年的毛澤東就曾經寫過《七絕 呈父親》,青年時代也有好多詩詞寫給楊開慧,最為經典的“我失驕楊君失柳”,情真意切令人動容。而對于如畫的江山、如此多嬌的江山,在毛澤東詩詞中所占的分量更大更重。品讀毛澤東的山水詩,是一種精神愉悅。作為在這樣山水中成長起來的民族,自豪感必然是血液里奔涌沸騰的一股熱潮。那種且聽“濁浪滔天”、淡看“大雨落幽燕”、以及“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樂觀豁達心態,無疑是當今浮華世界所缺少的品格定力,淡定且自信,無憂亦無懼。
國富民強,長治久安,是民族興旺發達的物質基礎所在,而強有力的自信精神,則是支撐物質基礎的精神支柱,是安居樂業的基本保障。毛澤東詩詞中表達為國為民而進行的革命斗爭的“慨而慷”,就是最崇高的民族大義與自信精神,包括“敵軍圍困萬千重”、“大渡橋橫鐵索寒”等經典詩句。同樣,毛澤東以高度的自信,把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建設的繁榮富強,“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等這些積極向上、貼近民生和時代的經典作品,是精神食糧,激勵鼓舞著人們,堅定不移的為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奮斗。
(三)毛澤東詩詞品格情操高尚,表達了其善于宏觀思維和大局謀略,對理想和前途充滿樂觀自信
如果說“學不成名誓不還”,表達的是男兒志在四方的理想追求,那么“遍地哀鴻滿城血”、“人間正道是滄?!保屛覀兏惺艿降膭t是一個偉大的靈魂在殫精竭慮探索救國于危難、救民于水火之路的高尚情操?!案医腥赵聯Q新天”的自信和智慧高度,值得每一個中華兒女認真自省自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種救國救民的執念同樣充滿自信;“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樣的英雄氣概,正是共產黨人所具備的銳意奮進、無私奉獻的風骨和品格;“亂云飛渡仍從容”、“萬里長江橫渡,勝似閑庭信步”則是一種戰略性定力,是面對千萬種挑戰臨危不懼的心態氣度。這種無私無畏、勇敢奮進的精神,就是實至名歸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正是當今紛繁社會環境下所應當擁有的心理素質。
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精神,既有世代相傳的民族精神,又有長征精神、抗戰精神等,不同歷史時期的精神品質,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拓展和豐富,是藝術再現與升華,這種文化自信始終貫穿于抑揚頓挫、字字珠璣的詩詞里。
(四)毛澤東詩詞的內涵韻律特獨具特色,博大精深,是當之無愧的藝術經典
郭沫若有詩云:“經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說的是毛澤東在治理軍國大事之余寫點詩詞,就足以稱得上是詩詞泰斗。例如,“斑竹一聲千滴淚”,凄美如宋詞,這樣浪漫唯美,又情深義重的詩句,很難與振臂一揮橫掃千軍萬馬毛澤東聯系在一起。毛澤東詩詞縱橫四海,可令五嶺逶迤騰細浪,也可使烏蒙磅礴走泥丸。無論是纏綿悱惻的婉約情調,還是氣恢弘環宇的豪放風格,都是積淀了古漢語文學的語言技巧和智慧精華的結果。
毛澤東文采浪漫、自由奔放,有莊子的深度、辛棄疾的詞風、李賀的詩情,又繼承了以蘇、辛為代表的豪放詞風,同時把李白婉約的浪漫主義風格與杜甫的現實主義融會貫通、完美契合,比如“倒海翻江卷巨瀾”的豐富想象,“人間正道是滄?!钡恼媲閷嵏?。既“喚起工農千百萬”的理想追求,又有“芙蓉國里盡朝暉”的夢想,更為重要的是具有“亂云飛渡仍從容”那種堅如磐石的定力。
毛澤東詩詞在創新環節方面,實現了革命性突破,在審美形式上繼承和弘揚了古典詩詞優良傳統,包括語言、韻味、格調,都給人以清新、開闊、崇高、壯美的視聽感覺,從情境上極大的豐富了古典詩詞的外在表達形式和內涵,而且毛澤東詩詞在創作手法上極具民族文化個性,行云流水般一揮而就,同時又能夠包含著時代精神,堪稱是古典文學藝術與現代文學藝術風格珠聯璧合的光輝典范,不僅抒發了詩人的英雄氣概和磅礴氣勢,表現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險阻與波瀾壯闊,這種精神價值,就是中華民族高瞻遠矚、攻堅克難、開拓進取自信心和中國智慧。
二、結語
從毛澤東詩詞中感悟文化自信,毛澤東詩詞,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勵志動力。毛澤東詩詞蘊含著深刻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元素。新時期堅定文化自信,推崇中國智慧,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更加明確和彰顯了毛澤東詩詞在民族文化發展中的作用地位與深刻影響。只有認真領會和感悟毛澤東詩詞的深刻內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才能讓毛澤東詩詞中的文化自信歷久彌新、永放光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人民出版社,2016.
[2]毛澤東詩詞集[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3]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DB/OL].人民日報,2016-01-05.
[4]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人民出版社,2015.
[5]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DB/OL].人民日報,2013-12-27.
[6]習近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萬小洪,本科,畢業于四川文理學院,現有職稱:講師,作者單位:中共大竹縣委黨校,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